引言:科学技术的火种,往往最先在象牙塔中点燃,随后传遍世界,惠及人类。
1.
近日,“2023中国化妆品科技成果交流会”在广州圆满闭幕。这场行业科技盛会,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说出了中国美妆护肤产业的现实和未来。
“合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体外透皮检测在化妆品功效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纯净美妆与面膜创新”“化妆品质量认证与纯净美妆溯源创新系统”……一些在市面上尚未普及的科学技术应用、美妆护肤观念,在会上被深入解析。
而这些“发展新趋势、原料新突破、配方新技术、品牌新突围”,很有可能将成为中国美妆产业新的风口。
在开场致辞中,广东省化妆品学会理事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杜志云教授谈到:“我国化妆品市场增长快速,但我国化妆品行业整体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创新原料端和产品市场端仍然还处于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水平。”
换言之,由于长期为外国品牌打工,我国美妆产业在附加值更高的品牌和核心技术领域实力欠缺。尽管化妆品市场空间巨大,但是我国化妆品技术含量较低,国际美妆巨头几乎垄断了我国高端化妆品市场。
然而,一个令人诧异的数据是,目前中国在皮肤类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在全球占比达到33%,是世界最高!而第二名日本的相关申请量为23%,落后10个百分点。
当然,专利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但试想,基于如此庞大的数量差距,如果中国美妆护肤企业能让其中的高精尖成果转化率提升哪怕1%,也将预示着巨大的产业进步。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美妆产业正在努力补齐科学研究和市场脱节的短板,加快产学研的跨界合作与渗透。在政府、企业、学界等中国美妆护肤创新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产学研一体合作转化的优秀案例也正在加速涌现。
2.
把玻尿酸生意做成世界第一的华熙生物,是美妆护肤产业在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中的典型例子。
事实上,华熙生物的业务范围早已不局限于玻尿酸的研发和生产,而是围绕“合成生物”,借力科技研发,实现合成生物全产业链布局。
作为生物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合成生物领域尤其注重基础研究的积累和突破。早期,华熙生物便开启了基础研究布局,一方面在内部建立不同方向的研发实验室,另一方面广泛开展外部探索,与全球知名科研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内生外源、相互促进的研发模式,使其成为了国内唯一集合成生物“研发创新能力、中试和产业化能力、市场转化能力”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
华熙生物是中国传统美妆大企业借助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典型。而另一边,近年来一些国内新锐美妆护肤企业作为产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表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其中,功效护肤赛道表现亮眼的溪木源,在产学研转化上也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与华熙生物将科研作为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中一环不同,新锐国货品牌溪木源创立以来聚焦并深耕全肤质敏感肌专业护理市场,旨在以科技研发、品牌打造为支点,以敏感肌人群护肤需求与痛点为杠杆,撬动中国美妆产业的“价值地球”。
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为332亿元,占整体护肤品市场13.6%,预计到2024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将达1010亿元,占整体护肤品市场22.9%;预计2019-2024年CAGR+24.9%。
对于新生代国货品牌来说,寻找到有效支点,是企业弯道超车的关键。这一道理在溪木源短短三年多就发展为国内全肤质敏感肌专业护理市场第一品牌的历程中,得以验证。
与大众印象中的概念不同,敏感肌并不是“皮肤过敏”,而是一种长期处于“敏感”状态下的问题肤质,通常由于皮肤屏障受损等因素导致皮肤对某些外在作用的耐受性降低。
“敏感肌护理需求追求的是用温和科学配方、安全性高、功效性强的产品,来舒缓和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一味地追求成分,或是强功效的产品,其实都无法被市场认可。溪木源用科技研发弥合了成分与功效间的鸿沟,真正实现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愉悦的护肤产品。”溪木源相关负责人表示,溪木源首创的“五维科研模型”,即形成以溪木源为核心运转的研发及供应链模式,通过内部自建、外部共创,将“消费者、高校研究所、原料实验室、三甲医院、智能制造”五大板块进行整合,打通“需求洞察、基础研究、原料配方、功效测评、智能制造”的循环通路。
具体来说,溪木源一方面组建了自研实验室Simpcare Lab®,打造科研大本营,另一方面,为找到更精准的解决方案、加速核心功效原料和精巧配方的研究,溪木源广泛与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珠三角研究院、北京工商大学三立慧评检测技术中心等顶尖机构,以建立联合实验室的方式展开密切合作。此外,上海市皮肤病医院、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病研究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化妆品评价中心等国内知名三甲医院也是溪木源的强大助力,一线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产品功效落地提供了强大的事实验证支撑。
集合高校研究所、原料实验室、三甲医院的智慧,溪木源在皮肤学、生物学、功效检测等方面持续攻关,在“精巧配方”的理念下推动产品研发,使安全、有效、愉悦的产品体验一次次成为现实。据了解,目前溪木源通过独立及联合研究,已申请并应用专利超过2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投稿了6篇SCI论文(3篇已发表)。
在本次交流会上,溪木源企业代表对药用层孔菌在油性敏感肌护肤品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深入讲解。据其介绍,溪木源通过自主研发的超分子溶剂萃取技术,对药用层孔菌进行活性物提取,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药用层孔菌的提取与应用效率。目前,溪木源对目标活性物三萜的萃取效率已是国际知名原料商的5.95倍;多糖提取效率是传统提取方法的4.6倍。溪木源科技实力也获得行业认可。溪木源凭借“SHINE+药用层孔菌提取物”成果荣获了中国最具国际性和专业性的工业行业技术创新奖项——2022年荣格个人护理品功能性配料技术创新奖。
在基础研究和美妆科技上的不断突破,溪木源在本次交流会上再次揽获多项国家与行业级大奖:“2023中国化妆品科技成果交流会创新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与三等奖、“中国化妆品行业大师杰出工程师奖”,一举成为全场获奖最多的企业。此外,交流会还为中国化妆品行业泰斗、国内知名高校化工系教授、溪木源首席科学顾问毛培坤教授颁发了“中国化妆品行业大师终身成就奖”,肯定其在化妆品科技方面作出的贡献。
科技研发为品牌打造提供支撑、品牌发展反哺科技研发。溪木源的“支点创新”让其收获了市场与消费者的广泛认可。2022年溪木源实现全年GMV15亿元,在同年双11活动表现中,溪木源登上“快消全行业新锐品牌”、“国内外新锐品牌”两大榜单第一,天猫旗舰店跃升至国货品牌第4名、行业第13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截至目前,溪木源已拥有两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揽获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州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认证。
3.
华熙生物和溪木源是我国美妆护肤产业的缩影——虽然发展历程不同、所处赛道不同,但它们都搭上了“产学研一体”的快车,在其专攻的合成生物及全肤质敏感肌护理领域,都能做到稳赢。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上述两家企业外,上海家化、贝泰妮、环亚集团等多家国内知名美妆企业,都至少与两家以上的高校或科研院所有合作,且都在相应美妆细分板块取得了相当的份额。
局面可喜,但与此同时也应意识到,在产学研转化方面,中国品牌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
本次交流会上,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谢红指出,2022年全国有效发布专利的产业化率,企业占48.1%,高校仅3.9%。
对此,她点评道:“产学研转换还不够,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还不够深入与广泛”,并且发出了“化妆品(企业)要多与院校、专家携手,推进研发创新”的呼吁。
原因在于,产学研的跨界联动、深度共建,对于中国美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尤为关键。
科学技术是高质量发展“质”的核心,而科学技术的火种,往往最先在“象牙塔”中点燃。
企业只有加强与高校以及专业研发机构的合作,在核心技术上投入更大的钻研,才有更大的可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突破我们在原料、技术等领域所面临“卡脖子”境地,从根本上转换中国美妆产业增长动力。
事实上,愿意从“根”上入手,与专业科研机构联手攻破学科难点的企业,在竞争中往往能够抢占先机,获得更大胜率。
与此同时,企业作为生产活动主体、产业链条中的关键节点,唯其掌握更多前沿成果,才能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升级,倒逼链条上的其他合作者升级,进而让科学技术的质变辐射更广。
当然,正确的路往往是最难走的,它将不断考验政策制定者、科研引领者以及企业经营者的智力和耐力。但与此同时,那个遥遥闪烁的产业跃升的梦想,会一次又一次坚定,中国美妆创新者的决心。
正如本次科技盛会所传达的观点,中国化妆品企业发展总体趋势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持续做大做强,新锐品牌及中小微企业则以“专精特新”独门绝技适配市场“微真空”,在机遇中寻求发展。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