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为期三天的2023亚洲国际交通技术与工程设施展览会(TRAFFIC ASIA 2023)在中国(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开幕。展会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四川省公路学会 等单位主办。本届展会以“新技术、新动能、新格局”为主题,深度结合市场趋势展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各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及最新解决方案。
智能杆第一人傅东生应邀参加2023亚洲交通展专题论坛,发表《智能杆机器人两大“闭环” 助力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主题演讲,围绕智能杆机器人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实现“行业应用闭环”和“商业收益闭环”两大闭环,讨论如何让传统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盘活“存量交通资产”,让存量路灯杆开拓收益渠道。现场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
以下为演讲全文:
前不久,2023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备受关注的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具体内容也随之揭晓:今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上一年增加0.2个百分点。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比上一年3.65万亿元,增加了1500亿元。3.8万亿,分摊到各级地方政府头上,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活水”,也是“甜蜜的负担”,如何用好专项债,发挥投资撬动作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考验着地方政府管理者的智慧。那么,专项债应该用到什么地方去呢?我们把结论放在前头,专项债要聚焦收益平衡、准备充分的公益性项目,让“钱去生钱”,专项债发出去,不仅能收得回,还能赚钱盈利,不仅能通过扩大投资,带动经济发展,还能持续带来现金流,这才是用好地方专项债的王道。
那么,专项债应该用到什么地方去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纳入准备项目清单的都是符合规划、政府主导、早晚要干、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什么样的项目符合发改委的要求?在两会之前,被视为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框架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就出炉了。在不久前的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中国也被单独成篇。答案明显已经呼之欲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想要稳定经济增长,数字经济是重要的抓手。《规划》提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智能杆机器人为例,将传统路灯杆升级成智能杆机器人就是典型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既遵循政府主导的原则,符合数字中国建设规划,也是未来打造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基座,重要基础,打造智慧城市,自然属于早晚都要干的事。最关键的还是第四点,用专项债规模化建设智能杆机器人,有两个明显的好处,总结起来就是两个“闭环”,一个是智能应用的闭环,一个是专项债投资收益的闭环。
我们之前问Chat GPT一个问题:智能杆行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Ta的回答是:行业应用的落地不理想!主要有个5个困难,分别是:成本高昂、维护技术难度大、数据整合问题、能源供应问题和安全问题。人工智能对智能杆行业的认知,比很多人看得更通透,没错,对于智能杆行业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将包括人脸识别、停车管理、人流、车流统计等等这些复杂的智能应用,实际落地,做到真正的智能。而这个难点,现在有了靠谱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路灯杆、多功能杆,通过装上边缘侧、分布式的城市“大脑”,也就是边缘计算单元,或者是边缘感知一体机,升级成智能杆机器人。
对我们来说,一根智能杆,一个智能杆机器人,就是一个商业帝国。现在,国家要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智能杆就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空间载体,无人机可以用于送外卖、送货、电力检修,或者是公路巡查,公路检测这些,平时就可以把智能杆当做无人机在城市中的航空母舰,停放在这里充电、维护、检修。除了无人机,我们的智能杆上,还可以挂在公安、交警、城管等职能部门的天网、摄像头,以及5G微基站之类的挂载设备。每根杆都是城市低空中的商业地产,可以用于对外租赁的商业空间。
而中间这些,包括摄像头、音柱、安全广播、显示屏、传感器,组成的感知体系,就是城市中“眼耳口鼻”。
而杆体的下边,是城市里的大型充电宝,地底下是储能蓄电池,白天通过顶上太阳能充电板充电,这些绿色电能,除了供智能杆本身用之外,下面还连接了充电桩,可以给路边停放的汽车、电动车充电,实现了充储换发能源结构上的闭环。而这根杆上最重要的,是里边的智能舱,它是整个杆上的大脑,相当于这个商业帝国的大管家。有了这个大管家,就有了主心骨,可以让上面这些功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运作起来。
我们现在通过智能杆机器人,已经实现了在城管、交通、商街、公园、海关等22个行业的智能化应用,将这些应用真正落地,实现了行业应用的闭环。
通过行业应用的闭环,我们也实现了第二个闭环,是我们已经成功实践的,高质量的发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化建设智能杆,实现业务运营真赚钱、投资收益真平衡的商业闭环。具体有3种收益模式:
第一,是数据运营的收益,这里有4种收益模式
1. 第一个是最直接的,政府委托企事业单位,对智能杆运维的收益
2. 第二是我刚才介绍的,智能杆对外租赁空间的租赁收益
3. 第三个是数据共享的收益
4. 是智能杆机器人事件处理的收益
第二种模式,是特许经营收益
1. 杆载广告收益
2. 路边停车收益
3. 车路协同收益
第三种收益模式,也是新基建当中比较关键的,也是我刚才提到的,能源管理的收益
1. EMC节能收益
2. 慢充/发电收益
3. 快充/换电/储电的收益
此前,7G智慧就曾多次协助地方政府发专项债,用于发展智能杆产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按照我们的测算,用专项债规模建设智能杆机器人,在12年内就能实现投资营收平衡。举个例子:假设10000根杆,路口新建杆占1/5,其余为旧改杆,新建杆满配挂载设备,旧杆挂载边缘感知计算一体机,需投入3.3亿,近2.4亿的地方专项债,来覆盖30平方公里的网格化空间。若分15年运营,基础收益14年可达到投资营收平衡,整体投资收益覆盖率>1.07;基础收益+扩展收益11.4年可达到投资营收平衡,整体投资收益覆盖率>1.32。
专项债券3.8万亿元,是历届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项债额度安排的新高。可以预见的是,今年基建投资将达到更高增长水平。投资重点势必将逐步从往年的水利、交通等“老基建”,转向以数字、智能、低碳等领域为代表的“新基建”。今年是经济复苏的大年,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是提振经济的重要方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将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符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义。另一方面,在大国博弈、国际地缘事件频发的环境下,自主可控、网络强国更加迫切。
用足专项债,用好专项债,发展智能杆产业,建设数字中国恰逢其时。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