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进军东南亚:君实生物的全球化野望

进军东南亚:君实生物的全球化野望
2023年03月30日 09:37

  3月28日,君实官宣与康联达(Rxilient,康哲药业控股)合作,设立合资公司一起在东南亚九国开发、商业化特瑞普利单抗。(网页链接)这是继君实和Coherus、Hikma签订北美、中东和北非合作之后又一个新的动作。至此,特瑞普利单抗的全球商业化网络已拓展至超过30个国家。

  先说说合作对象康哲这家公司,很多人提到他就会说他只是个CSO公司,也就“大号代理商”,但仔细看其过去的增长就会发现比绝大多数制药公司都要好得多得多,这两年拿到手的产品都值得说道,比如眼科双抗、环孢素、银屑病,以及老药改剂型的甲氨蝶呤预充式注射剂/注射笔,要么是新细分适应症,要么是能解决临床痛点,都是一些临床好卖的产品。

  总结下来,它的选品能力不弱于大部分MNC大厂。

  这次,拿到君实的PD-1,除了PD-1这个产品本身“基药”的属性,个人觉得还和特瑞普利单抗的适应症有关。比如鼻咽癌,全球层面看中国和东南亚是绝对的高发地区,欧美的几个免疫治疗药物都没有这个适应症。顺便提一句,这也是很多人看好君实PD-1有望在FDA申报成功的原因之一。

  所以,此次康哲和君实的合作,目下可及是差异化竞争的产品+转化效率极高的代理商的合作,往长远看,两家公司如果这次合作的好,双方很可能以此为模板,在东南亚引入更多新品,同时对当地研发资源加以利用,起到1+1>2的成果。

  市场这块,东南亚总人口有6.5亿人,消费能力这块,最近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给出一个指引:2022年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四国中产阶级人数将达到5000万人,可支配收入3000亿美元。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几个国家基本都没有什么本土医药产业,除了印尼和泰国有着一定体量的本土中草药之外,其他绝大多数地区药品基本都是靠进口,比例接近70%。而老龄化的问题不只国内严重,东南亚也有。

  可行性这块,因为这些地区医药工业都很薄弱,所以外国投资者大多都持欢迎态度,基本都会有一些税收或者固定资产补贴等优惠政策。监管上,过去东南亚因为没有自己成熟的药品准入体系,所以一般以OECD国家的审评标准为参考。不过这些年随着中国加入ICH,监管水平与其他成员国家不断趋同,同时加强了和东盟国家的交流,不少东盟国家也释放了积极信号,表示药物注册无需参考欧美上市情况,接受海外临床数据,这就为不少中国创新药提供了更多机会。再加上东南亚医药市场这两年刚起步,所以基本不存在什么竞争。

  需要指出的是,欧美跨国药企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厂,并非在此地没有市场,而是一来这里体量不如中国,二来规则和成熟度不如本土,所以一般都是给日本/新加坡/中国等亚太地区负责人“顺带着”去做。因此也不会有以量换价的逻辑,PD-1在美国卖10万美金一年,在东南亚也是10万美金一年。

  但对于国内的抗体药来说就不一样了,东南亚没有内卷、控费,利润率很可能还比国内高。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窗口期”。

  中国的制药公司里,任何一家叫得上名的,基本都是吃到了某个治疗领域,或者整个产业从零到一红利。比如恒瑞作为最早押注me too类产品,是第一批吃到15年药品结构改革的红利;比如君实信达,都是最先的把生物医药产业和资本嫁接,才成了国内第一批稍微有体量的biotech,比如药明康龙,top级CRO是怎么来的?不就是因为做得早,体量扩大的同时又赶上生物创新药红利。

  前RDPAC执行总裁卓永清说过一句话:任何一个社会人均GDP过5000美元时,就意味着这个地方的人要开始在改善健康水平上面花钱了。

  所以,无论是中东、北非还是东南亚这样的新兴市场,正是这样一个对药品需求从零到一的关键窗口期。

  而目前竞争格局尚未成形,但必要的基础体系基本搭建完毕,需求又在攀升中。所以,东南亚市场是君实,以及其它国内有着成熟管线产品的制药公司在中期能抓到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们不妨再猜猜看,君实下一站会选择哪里。

  来源:雪球 YI药没有圈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