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世界双相障碍日:“双极人生”终将向阳而行

世界双相障碍日:“双极人生”终将向阳而行
2023年04月03日 12:08

  “双极人生,向阳而行”。3月30日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举办的线上专题科普讲座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双相情感障碍领域最受普通市民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

  讲座开始由上海交大方贻儒教授、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刘铁榜教授担任主持并发表致辞。北京安定医院的张玲教授率先进行了演讲。之后的环节,来自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孙平教授、上海交大医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彭代辉教授、空军军医大学的王化平教授和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陈俊教授就“双相障碍可否治愈”及“常用的治疗方式”进行了讨论。

  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张玲教授认为,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偏好、家族史、不良反应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适合的药物方案。家属在此过程中则应担当倾听者、陪伴者和监护者的角色,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从社会面上帮患者消除病耻感,才是康复的核心”

  市民对“治愈”一词普遍存在误解,认为治愈就等于除根、不再吃药、彻底摆脱与疾病的关系。“实际上从医生角度而言,患者即使在服药状态,只要恢复正常生活、回归社会,就可以认为是‘治愈’了。”孙平教授表示。

  治愈是个动态过程,除了医学之外,还受社会、家庭、心理因素影响。一个常见的情况令王化平教授感到担忧,“在医学上患者的症状已经被‘治’好了,但社会和家庭并未给予患者‘愈’的环境。学校的歧视、家庭关系的紧张、对患者本人过高的要求,都容易导致病情不稳定。”

  彭代辉教授解释了“治好”的两个维度。“一是基于个人评估,即患者在全病程周期内处于持久稳定状态;二是基于功能康复,即患者服药情况下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两个维度都做到就称为治愈了。”他同时表示,“目前双相情感障碍日的活动多是学术届和临床医生在做,希望能从社会面上更好地帮助患者消除病耻感。这才是康复的核心。”

  陈俊教授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道,如果社会还在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是天才、是疯子、会自伤或者会伤害别人,患者就无法真正痊愈。他认为,“双相情感障碍(也包括其它精神疾病)患者只是情绪波动超过了控制范围,我们要做的不是消除他的喜怒哀乐,而是帮他重新控制自己的情绪。”

  药物治疗仍是主手段,常需联用3-4个药物”

  彭代辉教授表示,目前双相情感障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仍是药物治疗。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医生对疾病更深的了解,治疗手段也将越来越丰富,如声波、磁疗等物理治疗。此外基于数字化表型的全病程治疗预计将在5-10年内有所突破。

  正在编写的《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第三版)》将为中国人提供更新的规范化治疗指南。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吃药要种类少一点,还是越多越少好?

  陈俊教授给出的答案是,原则上尽量单药,但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治疗很复杂,经常需要联合治疗。能联用两个药物已属幸运,大部分情况下要使用3-4个药物才能稳定病情。其中以心境稳定剂为主,其它药物尽量选用对抑郁、躁狂均有效果、且具有临床安全性的种类。

  提升“双相”规范化诊断与治疗,任重而道远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诊断,目前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有一套科学的诊断标准,但双相情感障碍在综合医院的漏诊和误诊率还是较高。近年来临床大多选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与心境稳定剂联用,其中喹硫平被《中国双相情感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列为双相情感障碍“首选”和“一线”用药。其起效快、安全性高且具有广谱性,可全病程使用。

  “国内外学术交流密切,不要丧失治愈信心”

  据陈教授介绍,当前国内外双相情感障碍领域已有密切交流。国际双相障碍学会(ISBD)和欧洲精神病学协会(EPA)均在年会上设立了中国专场,前者还成立了中国分支学会。

  “所有这些学术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患者得到更好关照。”陈俊教授说,“须知,患者没有选择疾病,他是受害者。”

  刘铁榜教授总结道,“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在精神疾病中常被低估,实际上患病率比精神分裂还高,自杀风险则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高的。但我们一定不要丧失治愈信心。”

  方贻儒教授表示,“双极之间波动摇摆,如有社会和家庭的鼓励支持,终究会向阳而行。”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