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什么是有效的投后管理,如何真正助力创业者?

什么是有效的投后管理,如何真正助力创业者?
2023年04月21日 09:36

  4月的第三周,经纬创投在内部为生态公司做了一场品牌战略分享会。

  风险投资行业早已告别那种用钱来堆增长的时代了,创业公司有它们自己的发展规律,互联网时代“Winner takes all的机会在显著下降。当投资方向转向深水区,这些机会即便是正确的,也很有可能出现多个并行的成功者。

  当然,这并不是说资金已经完全不重要了,它的意义在于让创新有更强的容错率。消费新品的每一次投放市场、平台公司的每一条业务线扩张……不同背景的创业公司依然需要市场化资金带来的强大支持。

  “钱都是钱,但背后的意义不一样。”在这样的好公司面前,投资机构的一线经理像极了整装待发的销售——了解客户需求,同时也要能表明自身优势,成长于2018年的中国首屈一指的投资机构,经纬创投,它就在用实际的体系化赋能,来回答投入资金给创业公司,如何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以前,VC所说的投后,基本上是市场、PR、人才招聘、资源对接等领域。但当投资赛道转向更多元的领域时,VC与产业资本等等形成差异化竞争,需要的是财务投资人的专业赋能。

  为此我们与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王林,聊了聊经纬是如何开始体系化赋能之路的。王林早年为凤凰卫视大洋洲记者站记者,随后加入中国最好的经济观察报任职特写记者,在加入经纬前,还曾共同创立中国财经界的顶尖杂志《第一财经周刊》。并担任友信金融集团的副总裁,负责品牌与战略。

  在2014年加入经纬至今,王林以她的专业背景,为经纬搭建了PR与市场体系,除了常规的为创业者的公司品牌提供建议外,还通过中国第一部创业电影《燃点》,讲述了经纬以及活跃在21世纪的创业者们背后的故事,颇为感人。除此以外,她创立的亿万创业营,亦在2017年到现在的时间里,赋能了超过1000名创业者。

  新浪:可否简单介绍一下您是如何构建经纬的品牌与市场体系,并建立起了创业者生态圈的?

  王:我们当时搭了一个类似金字塔的模型结构,其实除了你们之前说的燃点电影,我们的抓手还有很多。

  比如最底层的,我们希望它能接触到足够广的创业者,让创业者这个特殊人群的心智里建立如果拿投资款,就要考虑“经纬“,这个品牌。因此我们做了”经纬创投“的微信公众号,同时在半年的时间里,这个号变成了创业与投资圈的第一大号。我们拥有200多万粉丝,它已经很大了。我们每天发有趣的创业故事、还跟踪新鲜的事情等等,很多创业者后面都会说,这个号的文章是伴随着他们创业的旅途的。

  当时做这个号,很朴素的想法是尽可能多接触很多的创业者,后来我们就变成了反过来帮助我们的创业者。因为它本身的受众很广,所以如果有些创业者想建立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我们这个号就是很好的载体。当然我们只给我们自己的投资公司,做他们的品牌宣传,必要的时候,如果他们遭遇了危机公关,我们也会帮他们发声。

  新浪:这个生态圈有什么特别之处?

  王:我是学品牌传播的,加上在电视、杂志等等多媒体,以及国内国外都工作过,所以我觉得我们很擅长抓住人的“耳朵“,传递我们想要传递的价值。我们也知道如何让一个公司的品牌,通过最低的成本——比如发文章,建立它在公众里的好感度。

  在这个公号的基础上,我们也做了视频号,现在大概有15万粉丝,比公号还差一些,但我们的点赞通常可以过千,这也是中国创投机构里,最好的成绩了。

  这是一个底层,在底层我们的策略就是触达更多的人,我们不对这些人做筛选。比如你们之前提到的《燃点》电影也是这个思路,燃点的反馈很好,创业者们基本都是饱含热泪走出电影院,当时他们还认为,带着自己的员工去看燃点,就能帮助自己的员工更好的了解老板的不容易。底层的传播,我们其实都在提供情绪价值。

  新浪:底层是根基,根基打牢了之后,经纬如何把生态圈的结构搭建得更牢固?

  王:我们再往上会筛选,再上一层是我们的系列活动。包括创答汇,针对创业者群体的probono大型公益活动,我们一般会选一个足球场,为足够多的创业者免费解答他们在创业上诸如法律、财务、品牌等等一系列问题;创融汇,以城市为主题,帮创业者寻找适合他们开分公司或者新的生产线的城市,同时也帮他们促进新一轮融资;创接汇和创享汇也大体如此,分享最新的融资以及行业趋势等等。

  再往上,就是我们的亿万创业营。这个创业营成立于2017年底,正式开始是2018年,到现在因为中间疫情等等,也举办了5期了,每次大约70名我们精挑细选的学员。为他们提供创业过程中非常具体的培训与咨询。

  接着再往上是经纬出行,一些已经上市了,或者非常成功的公司,他们不需要我们的培训,他们也通常是我们培训体系里,能够帮助其他更早阶段创业者的老师,我们会组织一些很有挑战的远行,没有手机信号,大家彻夜畅聊,一方面是情绪价值,另一方面则是达成一些高阶的合作。

  新浪:感谢分享。

  (来源:看头条网)

责任编辑:孙青扬

创业者创投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