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剑指亿万级市场,重构中国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

剑指亿万级市场,重构中国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3年04月21日 11:51

  4月18~22日,由华凌牛业集团独家协办的“华凌牛业-2023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博览会”在中国青岛盛大启幕。一时间,华凌牛业超前的发展理念、优质的肉牛产品、深厚的为民情怀,在各大媒体头版头条不胫而走。华凌牛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个企业在做什么?业界禁不住好奇——

  投身肉牛产业 建设田园综合体项目

  华凌牛业集团是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凌集团)全资公司。上世纪80年代,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的关键阶段,新疆地缘环境所限,各类商品相对匮乏,刚刚兴起的流动经济也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市场。华凌创始人米恩华先生敏锐地抓住商机,于1988年7月,在乌鲁木齐市注册成立华凌工贸公司,经过34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商贸物流集散市场和肉牛养殖两大核心产业,商业服务、大型物流、对外贸易、境外投资、畜牧产业、林果种业、农机装备、地产开发、园林景观、热力、金融、教育等产业协调发展的民营企业集团。畜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华凌集团雄厚的资本支撑,是华凌牛业发展状大的坚实后盾。

  2020年4月,自治区发布《关于促进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高质量发展畜牧业指明了方向。自治区领导也希望华凌集团能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把新疆畜牧业做大做强做优,助力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华凌集团尽管长期从事商贸物流集散产业,但在畜牧业发展方面也有着长期的经验积累。早在2003年,华凌集团就以“自建示范、联营推广”的方式,在南北疆与大型养殖合作社建立联营牧场,开始对新疆畜牧优势产业发展进行探索。2006年,在乌鲁木齐市投资建成了新疆最大的现代化牛羊联合屠宰加工厂,设计年屠宰牛20万头、羊200万只,承担着国家、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政府储备肉任务,是国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被农业农村部等国家八部委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20年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为华凌集团规模化发展畜牧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托新疆农牧大省的优势资源,积极创新发展,形成了以肉牛养殖为核心,种植业、养殖业和循环生态经济相互促进的全产业链。目前,华凌牛业集团投资建设的牛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先后在南北疆10个县市奠基动工。各项建设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牛舍牛栏及配套建设基本完成,7个项目地肉牛已入栏,存栏数总计超过14万头,后续还在不断增加,肉牛养殖辐射带动作用已初见成效。

  构建产业共同体 打造产业卓越服务商

  华凌牛业依托新疆畜牧大区的资源禀赋,规划布局“华凌牛业田园综合体”项目,构建了以肉牛养殖为核心,种植业、养殖业和循环生态经济相互促进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格局。

  “华凌牛业田园综合体”由“三园一镇”构成,主要包括肉牛产业科技示范园、高效节水优质牧草种植科技示范园、循环经济产业科技示范园和牛业特色小镇,秉承“富牧强农、食安民康”的企业使命,采用“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园区+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联合银行、保险、政府、科研机构和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共同打造“订单农业、职业培训、融资监管”三大服务体系,建立联农、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孵化、培育和赋能家庭牧场和合作社等肉牛产业的经营主体,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

  这样的田园综合体,是华凌牛业着力打造的产业互联的共同体。在这个产业共同体当中,华凌牛业全力整合肉牛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供需资源,通过企业在技术、模式上的创新,使得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利用,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体系。华凌牛业在这其中是链主企业,企业的任务就是尽己所能,以“利他”为理念,帮助更多行业经营主体加入这个产业共同体,通过交易、金融、科技、履约、政策等服务的赋能,提升整个产业的效率、降低产业的综合成本,打造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共享产业红利。

  比如,华凌牛业田园综合体里的肉牛产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就是针对新疆畜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导入科学养殖模式,重点抓好高品质纯种母牛的育种和“谷饲+散栏”的工厂规模化育肥,将杂交改良的优质母牛交由当地合作社和农户家庭生产繁育,企业对达到回收条件的繁育牛犊和淘汰母牛按市场价进行兜底收购,与农牧民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千家万户小规模养殖,带动产业链大规模发展的良性格局。在良种繁育、规模育肥、疾病防控、科学管理上,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推行养殖规模化、品种纯元化、管理信息化、饲喂自动化、营养精准化、产业生态化,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融资、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的现代肉牛养殖管理模式,切实解决农牧民“养不好”“卖不贵”“养不起”和引种难、疫控难、销路难、增值难等产业难题。集团还建立牧民培训学校,让农牧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本领,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靠养牛种草增收致富。

  再比如,田园综合体里的循环经济产业科技示范园。采用“种养加、产供销”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同时,华凌牛业以科技、生态、文化融合为引领,促进智慧农牧业和现代化旅游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建立“华凌牛业大数据中心”,充分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将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贯穿于农牧业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当中,将生物资产数字化、数字资产金融化、金融资产资本化,提高农牧业管理与服务智能化水平。建设包括综合仓储、专业仓储、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在内的仓储物流网络,提供集装箱技术及供应链管理等服务,通过各类平台,构建完整营销网络,将原生态高品质华凌肉牛产品销往全国市场。

  过去,华凌牛业只经营自己的屠宰加工厂。而现在,集团运用产业互联的思路,自建示范、联营推广,以“利他”为核心理念,建立起了互联互通的产业共同体,与其他企业闲置的屠宰场、食品加工厂联营,通过订单、管理、资本的赋能,解决企业的市场、效能、融资等问题,让更多的闲置资源加入到产业体系中来,得到更好的利用。在这个互惠互利的过程中,华凌牛业的产品质量和效率也随着产业链上下游的良性循环得到了提升。

  勇立时代潮头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的国际局势下,中国肉牛产业面临着国外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冲击。现在国外的进口肉价格便宜,品种还比国内的好,而国内产业还时有注水肉、瘦肉精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很多行内企业想在产业链上从头做到尾,比如本来是搞餐饮的,要进入屠宰加工领域;从事屠宰加工领域的,要进入养殖领域……从头干到尾的结果是,出现了短贷长投,致使资金链断裂,企业最终被拖垮,品牌也衰落了。显然,在国际竞争中,单打独斗是不可取,也不可行的。如果产业内部达成“利他”共识,共同搭建产业互联的产业共同体,纵向上,采用种养加结合的方式,降本增效,发展循环经济,做品质提升;横向上,杜绝做假货、行业内恶性竞争等方式的内卷,提升行业自律,互通有无,把好的模式相互推广,形成一个健康生态的自循环体系,那么市场竞争力便会随着产业链上下游的良性循环逐渐提升,这样,中国肉牛产业才有能力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

  4月20日,华凌牛业-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首日,“华凌牛业‘产业互联·携手共创’田园综合体项目推介会暨战略签约仪式”在青岛世界博览城东一区L3馆0001展位隆重举行,推介会邀请了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伟莅临现场,一同见证华凌牛业近年来的发展。

  推介会上,华凌牛业先后与大有农实恒业集团、中山市犇鑫食品有限公司、贵州黔道集团等12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金额总计达90.2亿元。

  站在时代的潮头,华凌牛业以“投资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为发展理念,正通过自己的努力,倾力打造产业互联的田园综合体,积极投身国家乡村振兴事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综合优势,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将华凌牛业田园综合体建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的标杆和示范。华凌牛业也相信,有全行业优秀企业的共同努力,中国肉类产业必将阔步前行;在中国肉类产业这个万亿市场里,一定会有更多的行业翘楚、民族品牌诞生!

  (来源:看头条网)

责任编辑:孙青扬

新疆中国畜牧业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