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和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联合颁证仪式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由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钙钛矿α组件顺利通过IEC61215、IEC61730稳定性全体系的国内外双认证,并获颁了全球首个钙钛矿分布式电站的容量评估报告。纤纳光电成为全球首家同时获得国内外双认证和钙钛矿电站实证检测的机构。
CQC新能源产品认证部部长张雪、VDE可再生能源中国区总经理文的、中认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乌兰等出席并致辞,纤纳光电两位联合创始人姚冀众、颜步一共同出席。
![](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421/125/w555h370/20230421/02a2-69a1f3cdb10bf78b04c06ae072af5273.png)
颁发VDE认证证书
![](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421/125/w555h370/20230421/d4dd-d9f9e8ccf7f9346d24b0244974bd441d.png)
颁发CQC认证证书
![颁发全球首个钙钛矿分布式电站容量评估报告](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421/125/w555h370/20230421/5ec8-185a1f4839c7695e51ff18518980963d.png)
IEC61215和IEC61730标准是光伏行业稳定性和安全性最重要的基础标准,涵盖湿冻、热循环、湿热、爬电、脉冲电压等近百项系列测试,依据该标准所颁发的认证是光伏组件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必备通行证之一。
![](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421/125/w555h370/20230421/a6ff-ade2b9af6800ef1a41f02a70f1867f5a.png)
“过去,业内普遍认为钙钛矿材料较软,或难以经受严苛的机械、湿热等挑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实际使用当中缺乏稳定性。这次认证证明了我们的太阳能电池已经满足在户外条件稳定使用的基本条件,我们全面掌握了打开钙钛矿产品稳定性的‘密码’。”颜步一说。
![全球首个钙钛矿分布式电站已并网运行](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421/124/w555h369/20230421/020f-f1402016d996f43523900ad538bf2516.png)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双认证外,纤纳还获得了全球首个钙钛矿分布式电站容量评估报告,报告充分展现了钙钛矿量产技术的成熟度。该电站位于浙江衢州,装机容量97.2kW,目前已并网运行。
![](http://n.sinaimg.cn/spider20230421/125/w555h370/20230421/1fd4-5763da0831406eb32d9abda3a4f00216.png)
姚冀众表示:“证书和报告的颁发充分向世界证明了,钙钛矿光伏技术已成功跨越产业化的一道主要门槛,开始下一阶段规模化实证应用的新征程。CQC、VDE、中认南信和纤纳共同携手,开创了钙钛矿产品产业化落地的先河,在钙钛矿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次双认证和电站报告的获得,真正实现了钙钛矿光伏技术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化转型迭代的巨大飞跃。该成果把钙钛矿产品推向了更高的品质和更优的性能,满足了钙钛矿产品商业化推广和市场端应用的实际需求,是钙钛矿产业化新阶段的光辉起点。
(来源:看头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