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4—15日,“南洋论剑暨第三届中国皮肤科学百人论坛”顺利开展,以《品牌&高校共创型合作生态打造》为核心,由聚美丽主办,集结7位高校、企业方的研发人员,共同探讨行业共创科学生态的背后逻辑。深圳杉海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嘉恒教授,针对商业变局与科学生态展开了深度讨论。
张嘉恒简介:
张嘉恒,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校本部医学与健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Chemical Reviews、Chem、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发表了超过200篇SCI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6500次。张嘉恒教授系统化将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超分子技术”用于泛健康领域,在包括生物医药、护肤品功效原料 、医疗器械和食品添加剂等。其创建的杉海创新(原名萱嘉生物)开发了多款功效护肤原料,如超分子水杨酸共晶、层孔菌超分子溶剂提取物、甘油葡糖苷,离子液体促渗的蓝铜肽等,并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如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华熙生物米蓓尔等达成深度合作。
在功效护肤领域,张嘉恒教授重点研究在以超分子自组装技术:
1、利用超分子自组装技术开发全新结构分子团簇和聚焦体,如共晶和氢键有机框架材料,帮助已知功效原料提升安全浓度,提高渗透性,靶向性,协同增效,以及增强溶解性,稳定性等;
2、以超分子NaDES溶剂和离子液体,提高植物提取物的提取效率和目标成分的靶向性;作为催化溶剂提升生物酶定向催化的效率;作为活性成分的载体,形成特定结构胶束进行增溶和透皮递送。
杉海创新创始人、哈工大教授张嘉恒作为对话嘉宾之一,在会议上发表《品牌&高校共创型合作生态打造》主题对话,以下为现场精彩实录:
Q1
品牌科学化是现阶段品牌发展重要的诉求,也是品牌在做差异化竞争方面的抓手,品牌和高校或者科研机构的合作空前高涨,但是在实际的合作中,期许和完成度,时间规划,成果落地的保障等方面,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产学研学校或者整体维度上如何鼓励?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如何明确研究成果能得到市场合理的认可?价值如何合理的得道体现?
其实,杉海创新算是在产学研方面结合的比较好的一个案例了,可能跟我既从事科研工作,同时也做企业有关,与大多数纯做学术研究的学者相比,我考虑的影响因素会更多。
哈工大本身是国内工科类高校中比较重视产学研相结合的,提供了非常多的技术产业化、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支持,比如: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促进会由校领导和相关学院、研究所、企业代表组成,旨在加强产学研合作的沟通和交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哈工大将实践教学融入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在硕士博士的招生上面也逐步向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倾斜,比例甚至未来会超过学术型研究生。
建立了科技服务平台。利用学校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信部重点实验等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包括仪器共享、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专利申请等方面的支持。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哈工大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比如哈工大和诺奖超分子化学家索维奇教授共建的超分子新材料实验室,就旨在将诺奖科学成果进行实用场景开发转化。
同时哈工大鼓励教师、教授参与到产学研合作当中去,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包括数据库资源、联合培养学生、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支持。
Q2
关于在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如何明确研究成果能得到市场合理的认可:
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市场导向型;另一种是技术导向型。
市场导向指某一类或某一种成分在市场上形成了特定的热度,很多的企业会找高校进行合作,对指定成分进行开发,述求基本上是能做出来、进口替代和降本,这种方式目前占到合作的主流。另一种技术导向型,首先高校基于一些前沿理论研究会做一些0到1的创新,然后再根据这些前沿创新去广发英雄帖,寻找能做技术转化的伯乐,不过这种类型往往转化概率比较低,一是因为企业往往不太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常是以观望为主,二是前沿技术本身被接受的程度就是有限的,当然这种情况也基本导致了中国的企业很难挖掘出像openAI这样的颠覆性技术团队。
不管什么样的合作类型,还是对高校提出了需求,最重要的还是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市场上产品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确保研究成果符合市场需求。
技术可行性评估: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确保研究成果的技术实现性和成本控制甚至是开发时间进度。因为有可能技术上虽然能实现,但实现成本过高不具备商业化的价值,或是技术落地时间过长导致等产品上市当初的热门成分已经被下一代的新成分替代了,或者生命周期已经进入到尾声。
市场适应性测试:在研究成果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市场适应性测试,通过与品牌客户沟通进一步了解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意见,对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至于价值的合理体现,至少在目前我觉得在国内总体是一个向好的氛围的。首先是比较多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研究成果产生的知识产权需要得到有效保护,以确保企业能够享有合法的权益,避免知识产权的侵权和抄袭。在护肤品新活性成分上面,我们已经储备了非常多的结构专利、制备工艺专利和应用专利。
再一个是现在行业新规出来以后,对我们这种扎实做基础研究的长期主义者是个利好,对于安全性、创新性以及溯源管理和环保要求,提高了准入门槛,也避免了很多滥竽充数的存在,对于整个行业氛围是非常有好处的,这种严谨、安全和鼓励创新的行业氛围对于科学研究的价值本身也是一种保护。
今年大家都在讲的「科学品牌」以及「科学的做品牌」。在科学传播上广:将研究成果推向市场后,研发者需要和品牌方包括KOL进行充分的沟通,甚至联动去做一些的市场推广和宣传,让市场了解产品的科学特点和优势,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优势。
Q3
在合作过程中,做过哪些有效的举措来保证的合作的顺理进行?
主要还是通过更多的交流与互动,比如说技术开发过程中的workshop,研发人员和产品人员相互外派驻场推进工作,彼此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加入等,另外还需要举办和参与大量的行业研讨与培训,推广新技术和新原料,普及新原料的应用特性吧。
为了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我希望,其实也是最诚恳的请求,希望品牌企业能给高校技术更多的试错空间和接受度。
我们是一个发表了200多篇SCI论文的团队,所有的技术都经过了国内外学术界大小同行peer review,也做到了诸多第一的创新,例如国际上第一个提出离子液体递送护肤品活性物,这个工作直到今年资生堂提出了同样的技术后才逐渐得到认可;在超分子负载活性肽上,我们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了在抗光老化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一篇学术论文,影响因子是19.9分,但即便如此,这些技术的转化仍面临着重重困难,有客观的、内部的,当然也有外部的和大环境造成的。
杨振宁先生在诺贝尔奖颁奖贺宴发言中说到“我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改变了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
我也希望中国原料科技突破国外封锁垄断,做出「了不起的中国成分」;希望国货品牌能不再仅做进口原料的搬运工;希望未来更多中国消费者认识到Made IN China可以比肩进口大牌护肤品。期待杉海创新能为国货崛起贡献一份力量。
Q4
品牌&高校共创型合作生态,从目前的工作场景和合作场景上来看,是否这种共创型的生态已经达成?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高校共创生态落地更多的是品牌企业、原料企业与高校技术进行共创型的生态,毕竟单一品牌在成果传化上能够获得的收益有限,单一功效原料在整个产品配方体系中的起效浓度占比也仅仅占到百分之几到万分之几就够了。算下来一年几百公斤的用量都不够支撑起一条产线的建设。
Q5
单个技术点的合作是否是当面的合作主流?而共创模式依然需要更长时间的探索,能否从真实的预期给出共创模式的合作建议?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目前护肤品行业是多个技术和学科融合合作,比如我们的超分子溶剂提高酶的定向催化方面,同时使用了哈工大(深圳)的超分子溶剂技术和浙工大沈寅初院士团队基因工程菌编辑技术;超分子包裹方面,同时使用到离子液体、DES溶剂和脂质体包裹技术。同时还有关于靶点通路和临床研究是需要联动皮肤科医学、还有检测技术的。
我觉得目前形成了一些共创的模式,当然也还需要持续尝试和探索。现阶段很多品牌对于科研的重视,其实也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好的产品是离不开科学的成分、配方、功效逻辑。以往单纯靠氛围和故事来营销的产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没有那么买账。
同时在市场洞察,消费者心智与成分技术的科普上我们也离不开更擅长这一块的品牌和KOL。因此我们跟很多品牌和KOL有定制研发的合作,双方各自发挥优势,在市场与技术方面共同探索,并在得到成果后共同去做好科学的传播。
(来源:看头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