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50恳谈会@新加坡,全球启航

2050恳谈会@新加坡,全球启航
2023年06月01日 16:27

  2023 年 5 月 27 日,2050恳谈会在新加坡著名的私人飞行俱乐部WingsOverAsia举行,这里停放着2050环球航空的小型飞机。在全球范围旅行依旧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年青人”张博又一次通过2050环球飞行将全球年青人连接起来,从美国芝加哥启航,跨越北美洲,欧洲,中亚,一路飞抵了东南亚。开启了2050恳谈会的第一站:新加坡。这一天,一百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生活或工作在新加坡,背景各异却同样热爱科技的自愿者在这里相聚。

  2050以“科技让年轻人相聚”为愿景。从2018年开始,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完整周末,从周五开始到周日,大家在杭州的云栖小镇团聚三天。2050恳谈会是为2050年活动做准备的独特方式。这次在新加坡是2050恳谈会首次在全球举行。

  已经完成两次环球飞行的张博博士,环球飞行旅程就如同他人生的冒险。这位52岁考取飞行驾照、54岁完成首次环球飞行的勇者让年轻的我们为之瞩目,他也为2050完成了年青人的定义。在他眼里,"一公里的高速公路take you nowhere,但是一公里的跑道却可以带你去到世界的任何地方",成为了鼓舞在场所有观众的座右铭。

  随后,来自新加坡本土的Steven Liew详述了自己对于时间和人工智能的见解,他讲述了自己对过去时代的科技产品的迭代思考,让所有人对未来科技发展改变生活的可能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他眼里,只要身处物理空间中而精神通过互联网和虚拟世界中的他人交流,这就是metaverse,这个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我们此刻正在体验的生活。

  Seventeen的分享打动了所有的听众,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也经营着一份成功的事业,与此同时也依然勇敢选择追寻自己的梦想,考取飞行驾照成为了私人飞机驾驶员,她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和梦想的美好交集。她说:“从天空中向下俯视看到了圆形彩虹的那一刻,治愈了我来自于生活琐碎的疲惫,我很享受飞行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压轴的分享者,2050自愿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博士的谈话让我们深受启发,他和其他自愿者一样席地而坐,非常平易近人,“我希望2050成为那些热爱科技的年青人们线下见一面的一个理由,我们也无需定义什么是2050,因为这样的行动就足够2050了”。

  他为大家分享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他自创的云栖小镇,第二件事就是2050,这件事情的初衷就是让人们互相见面,“没有目的的见面更加重要。”,就像城市一样,城市的意义就是将人们聚在一起。而第三件事情就是张博在飞行过程中的亲历体验,比如用胶水把螺旋桨粘好,3小时飞到伦敦,就像创业世界上没有完全计划好的事情。就像2050一样,环球飞行中每个机场都是新的,我们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他说,“全世界公认的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的会议的10位参会者的平均年龄只有33岁,而年龄最大的也不过41岁,世界是靠年青人改变的”。

  受到博士的激励,现场也有多位分享者展开了激烈而有深度的讨论。这些难得一见的脑力激荡让我们在一个普通的周末拥有了不普通的全新体验。

  整个恳谈会持续了五个小时。难以忘记的是这次分享会后,人们依然驻足讨论,久久不愿离去,仿佛在这场关于科技、未来和热爱的思想盛筵中找到了归属。自愿加入在线社群的一百多个自愿者们纷纷分享着他们对于这次活动的真实感受,“被2050精神深深打动”、“很久没有参与过如此纯粹而又有启发的活动”,“希望把2050精神在新加坡传承下去”。

  本次新加坡2050恳谈会活动的召集人Jo Xu后来也分享到,这次活动所带来的感动和启示远超过了筹办这次活动所付出的辛劳。“没有想到在新加坡第一次办2050活动,可以有近200个素不相识的人报名,并在这里只是为了来认真见一面,这个事本身就很2050,也让不可能的事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而且很完美。”她本人作为智能IP运营公司Openverse的CEO,也得到了整个公司小伙伴的鼎力支持。

  “让全世界热爱科技的年轻人都有机会在2050的活动中发声,让一切跨界的交流和合作的可能在2050发生”是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创业公司围绕在2050周围成为自愿者的初心与动力。

  在这次活动之后,很多自愿者也表示希望2050社群能继续拓展壮大,并且能够最终在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发芽,让更多人看见和连接彼此。

(来源:看头条网)(来源:看头条网)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