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只有坚持不断学习,并及时跟踪先进技术与诊疗理念,才不至于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淘汰,这也是作为一个医生的必要素养,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患者负责,”上海长海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唐杨烽教授说。而这正是一个专业医生精益求精的职责所在。
唐杨烽教授从事心胸外科工作多年,除了参与一线临床工作,还承担10余项心血管相关的科研项目,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了60余篇重要学术论文,并获批了数十项国家专利,贡献了他在心血管治疗领域深耕多年所积累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针对主动脉瓣非特异性炎性病变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极易发生瓣周漏的临床难点问题,唐杨烽教授结合疾病本身的病理学机制研究及主动脉根部解剖学特点,原创“环上瓣膜置换”技术理念,有效解决“瓣环毁损性疾病”的治疗难题,使该类疾病的住院死亡率由 5.9%下降至1%以内,远期预后也得到有效保障;与此同时,他在国内较早开展、技术方法较多的微创瓣膜技术,如胸骨旁、胸骨上段、胸骨下段、右胸前外侧、腋下小切口、腔镜辅助等多种瓣膜修复及置换技术,并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疗效。
为了突破内外界限,唐杨烽教授实施同步化治疗,创新应用“CRT+瓣膜置换”技术有效救治主动脉瓣返流合并心衰患者。在采访中,唐杨烽教授说道,“主动脉关闭不全合并巨大左心室、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其自然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18%),但此类患者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又风险较大,手术虽可纠正其结构性问题,但由于心室功能受损、心室运动协调性差等因素影响,导致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较高。此外其常规术后的远期生存率也不理想(5 年约 50%),远期严重心律失常是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该类问题,唐杨烽教授从该类患者临床治疗难点问题出发,投入长期临床探索研究的第一线,在业内率先应用“CRT+瓣膜置换”技术。该技术成功使该类患者住院早期死亡率由 10.45%下降至2.0%,远期(5 年)心律失常发生率得到显著控制。同时,在此基础上,唐杨烽教授构建了心衰的综合治疗体系及国人心脏瓣膜手术风险预测模型,组建了国内首家外科为主导的国家心衰中心,并成为国家心衰治疗示范基地。正是这一系列对心脏瓣膜外科治疗领域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唐杨烽教授荣获了由国家国务院授予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崇高荣誉。
据2022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城市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分别占据46.74%和44.26%,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两例死于心血管疾病。根据估算,我国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3.3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代谢风险因素持续流行密切相关,心血管病患病率高,导致死亡人数占比居高不下,心血管患病人数不断增加,都是我们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降低我国心血管疾病人数和死亡风险,是每一个心血管诊疗领域科研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这也是唐杨烽教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努力的方向。
秉持着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赤子之心,唐杨烽教授从未停止对心血管诊疗领域的探索。在2015年,他带领团队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P1转录调控Beclin1促VSMC自噬在胸主动脉夹层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该研究筛选获得了多个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分子靶点,并为今后的胸主动脉夹层的非手术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而在2019年,他作为团队负责人再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自噬调控BMPR-II促VSMC表型转化在胸主动脉夹层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在业内率先提出自噬通过转录后表观修饰调控主动脉夹层发生的全新分子机制,为胸主动脉夹层的分子基础转化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在探索中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手段的道路上,唐杨烽教授也凭借着个人对心血管治疗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不断展现的杰出才能相继获得了业内重大荣誉奖项,如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授予的“优秀青年医师奖”、中华医学会Lillehei奖和树兰院士基金卓越人才奖等重大奖项。
唐杨烽教授坚定地表示,他将会以同等的重视度,将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创新与其广泛推广并重,不断深化和丰富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与理念,以此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他看重这份不可推卸的责任,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脏健康服务。在未来的发展中,他将利用自身卓越的医学才能,肩负起推动心血管疾病治疗突破发展的重任,成为促进医疗进步,保障人民群众心脏健康的重要力量。(文/林鸣辉)
(来源:看头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