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专家谈转基因安全评价与食用安全

专家谈转基因安全评价与食用安全
2023年08月07日 11:06

  2022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近日又公布了《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评审细则》。一年多的时间里,两次出台基因编辑植物的安全管理规定,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和转基因作物有何区别?如何进行转基因安全评价?老百姓是否可以放心食用转基因食品?近日,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魏雪涛围绕“转基因安全评价与食用安全”话题,展开科普交流。

  访谈中,魏雪涛首先介绍了基因编辑植物和转基因作物的区别。他指出,基因编辑和转基因的产生过程不同,基因编辑不引入外源基因,仅对作物自身基因进行修改。而转基因则是在植物或者动物体内导入一个外源性的基因片段,该基因片段可以来源于物种本身,也可以来源于近源种或其他物种。

  魏雪涛从毒理学角度分析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他表示,任何物质都可能有毒性,而决定其毒性大小的是剂量。例如,饮用水本身没有问题,但人们饮用过量之后就会出现健康问题;食盐本身没有毒性,但摄入过量就会引起慢性病影响健康。同样的道理对于蛋白来说,要判断其是否有毒性,需要用特定的毒理学实验去判断。

  “另外,还要考察蛋白的致敏性,观察它和现有的致敏原的蛋白结构是否相似,因为蛋白的结构相似就隐含着可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活性。第二步,我们再看蛋白进入体内以后会不会被消化,它在加热后会不会稳定,一个蛋白具有免疫源性往往跟它的空间结构相关,但是如果在加热之后它的空间结构破坏,那么它的蛋白的链会断裂。它在我们的消化道里面,无论是在胃液或肠液中,它能够被消化的话,变成寡肽和氨基酸,就和我们吃的鸡蛋的蛋白、牛肉的蛋白没什么区别了。那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实验就能验证这个蛋白对我们人体健康是不是有风险。”魏雪涛说道。他强调,经过安全评价后获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魏雪涛坦言,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食用安全评价,通过设置重大课题时引入新课题,不断对于基因编辑植物和转基因作物进行研究,论证并阐明其安全性,让老百姓更放心地食用。同时,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国家也在不断改进、修正评价方案,充分确保获得安全证书的产品是安全可食用的。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基因编辑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