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人民日报评论肯定情绪消费:实实在在满足心理需求

人民日报评论肯定情绪消费:实实在在满足心理需求
2023年08月21日 09:40

  近期,淘宝情绪消费兴起的现象,引发了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数家媒体发表评论,指出年轻人热衷于购买“云监督”、“虚拟蚊子”、“骂醒恋爱脑”等虚拟服务,是抚慰身心、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肯定情绪消费的积极一面。

  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评论文章评论称,这些虚拟服务看似摸不着头脑,却能实实在在满足人们对于情绪的需要,也是探索自我的一种途径,“在戏谑中缓解着生活的压力,在搞笑中完成了自我的认同”,“花样百出的‘情绪产品’,让一个人的精神内耗变成几个人‘一起想办法’的情绪开导,不失为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之余,人们抚慰身心、愉悦自我、加油充电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

  文章分析了情绪消费流行背后的社会心理:情绪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推崇,年轻人喊着“拒绝内耗”踏入社会,用MBTI心理测试来认知自己,借助多巴胺穿搭改善心情。而互联网情绪产品的本质,“是现实世界发现情绪、挖掘情绪、满足情绪、治愈情绪的投射。”虽然情绪产品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这个市场中也存在有待规范之处,但“不妨对所谓‘情绪’产品保留一种包容审慎的态度。

  在淘宝上,提供情绪价值的虚拟商品已经成为一门新生意。大学生毕业季,定价0.1元的虚拟商品“offer好运喷雾”、“智商+1”等虚拟商品热销;《消失的她》热映期间,“骂醒恋爱脑”服务负责帮人走出分手之痛,劝慰沉溺痛苦的年轻人向前看;淘宝上还有不少专门在线监督他人学习、减肥的店铺。最近,黑龙江高三女孩“仔仔月”分享了喜讯:原本“吊车尾”的她,经过淘宝上的“监督员”三个月的严格监督后,成功“上岸”考取了天津师范大学。

  在淘宝上,有许许多多像“情绪消费”一样的小众需求都被做成了生意。公开信息显示,淘宝上每天有1.1亿个长尾搜索词而其中,绝大部分的需求尚未被满足。对于这些需求,中小商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既有报道,淘宝上开店提供情绪服务的店主,多半是些思路活跃的年轻人,包括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情绪消费”兴起的背后,是年轻创业者的创造。

  作为营商环境更友好、增长更稳健的创业生态,淘宝持续吸引各类创业者扎根,一直是中小商家创业首选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淘宝上持续经营10年以上的店铺数超过170万家。创业门槛低、生态多元等特征,也吸引了大批新商家加速入淘,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淘宝新增了512万商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商家,包括130万00后商家。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淘宝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