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增强家校沟通 破解校服“天价”误解

增强家校沟通 破解校服“天价”误解
2023年08月29日 09:05

  眼下正迎来中小学校秋季开学季,新生家长们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一并收到了校服征订说明书,校服的款式、价格等引起社会关注。近日,有家长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学校的校服征订书,并对价格产生质疑。

  原因:采购过程缺乏沟通

  以该学校校服投诉为例,从价目表来看,18件校服2320元左右,涵盖了冬季、春秋装、运动服等多个套系,基本满足孩子在学校里一年四季的穿着。对标市场上的童装价格,均价100多,还包含冬装的校服,并不算贵。

  那为什么还会因价格引发家长的不满,进而引起全网“围观”呢?真正的原因想必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一次性掏钱所引发的“痛感”。日常购置衣物一般都是分散消费,故而大致“情绪可控”,单次花数千买十几件衣服就难免激动了;第二,这源于该学校校服采购过程沟通不充分以及纯被动消费而导致家长产生的“不信任感”,而在事件发生后学校的处理方式,更是加重了这种“不信任感”;第三,中国校服在过去数年中一直以“松垮、丑、毒”的形象出现在公众报道中,负面包袱太重,一提到校服,负面联想多,先入为主觉得不值得;最后,真正导致这次舆论爆发的导火索,则是该批次的校服质量低下,掉色、起毛起球、破洞等问题层出不穷,让家长们在这件事上忍无可忍,终于诉诸媒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在上述原因中,最不重要的原因,反而是价格因素带来的“情绪波动”,因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花2000多元买18件衣服的价格并不算太高,如果这个事件中家长的“情绪波动”得到安抚,“高价校服”事件可能并不会演变成这么激烈。

  算账:好校服其实帮家长省了钱

  校服具有教育承载意义,需要满足所有学生的穿着需求,因此也决定了校服的定价不可能过高。南京某学校家长王女士表示,在订购校服的时候,学校家委会组织了家长代表到供应商公司、门店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选定了一家国内知名的校服企业作为供应商,夏装校服每套140元,冬装校服200多元,这样的价格家长们都能接受。“现在每次去商场,都不需要给孩子买衣服了,一来是因为现在大品牌童装都不便宜,款式面料好一点的童装,随便一件就好几百,二来也是因为学校要求每天穿着校服,平均下来每件衣服的价格在100多元,至少可以穿两三年,比较实惠。”

  解决: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在校服采购中的决策作用

  此类事件中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家长和学校之间产生的这种“不信任感”:事前,为什么学校未与家长方面做好公示沟通?事中,为什么当家长想办法解决校服的质量问题时,得到的回复是“你要是觉得不方便,平时就别穿了。有学校正经仪式的时候,你再穿,平时大不了就不要穿。”

  可以看到,在网络上大多数有关校服价格的投诉中,家长都始终被排除在了选购过程之外,所能做的只能是“交钱”领校服,而学校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没有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不断激化着双方的矛盾,“摩擦”在所难免。

  其实,要解决家校沟通的问题并不困难,关键在于要妥善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在2015年6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就曾指出:选用校服的学校要加快建立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具体选用、采购工作。2022年5月,开展了关于全国中小学生校服选用采购的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明确了家长参与的校服选用采购管理规范,其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学校负责成立由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与社会代表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选用、采购、监督等工作,其中学生和家长代表占比不低于80%。

  总而言之,校服价格投诉事件始于“高价”,却远不止“高价”这么简单。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提升校服优质供给、充分发挥校服的育人审美功能,是解决校服价格问题的根本方式。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家长委员会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