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潜心钻研非遗紫砂烧制技艺超30年,他把紫砂艺术带进直播间

潜心钻研非遗紫砂烧制技艺超30年,他把紫砂艺术带进直播间
2023年08月30日 10:05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只有一个目标,把自己的名字扔在紫砂里,延续我们东方的时代美。”

  为自己定下这个目标的艺术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紫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葛军。入驻抖音,让他的作品传播更快、范围更广,也打开了线上新市场。他说,他要通过抖音让更多人了解紫砂、懂得紫砂。

工作中的葛军工作中的葛军

  从小喜欢画画,没想到自己会喜欢上紫砂艺术

  葛军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一名老师。父母希望他能“子承父业”,做一名军人,因此给他起名葛军。

  童年的葛军喜欢画画、写毛笔字。学习之余,他要么拿起画笔用心学画,要么拿起毛笔临摹名人书法。受此影响,高考当年,葛军报考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

  “当初想学绘画,所以报考的是陶瓷美术专业,上大学后才发现专业不是绘画,而是陶瓷艺术。”虽然所学的专业不是绘画,但既来之则安之,随着对陶瓷艺术的深入了解,葛军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学实习期间,葛军被安排到宜兴均陶厂。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了紫砂,也很快喜欢上了紫砂。“紫砂可塑性很强,我感觉它很适合我。”自此之后,葛军与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

  万事开头难。葛军坦言,从事紫砂艺术工作之初,既没有工艺基础,又缺乏专业支撑,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还好,他身边有很多朋友、老师。“不懂的地方,我就虚心请教,他们都不保守,对我悉心指导,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良师益友”。

  即便如此,由于工作非常辛苦,同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葛军的紫砂艺术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困难的时候,葛军一度产生放弃的念头。“但放弃这个工作,我又能做什么呢?”最终,葛军还是决定做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事情。

  不惜花费20万元办个人紫砂作品展,人生实现重要转折

  经过七八年的摸索、学习,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悟性,葛军慢慢在紫砂艺术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由他独创的“色饰法”装饰技法,使紫砂艺术实现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突破。

  1998年,葛军制作了世界最大的紫砂壶《百虎壶》,并被载入上海吉尼斯记录。仅仅5年之后,这一记录即被他本人打破——2003年,葛军为连云港市政府制作的《腾欢今日花果山》成为世界最大紫砂壶,再次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勤奋学习是葛军走向成功的“秘密武器”。1997年,经过近10年的努力,葛军积累了20万元的财富。当时有两件大事需要他决断:要么到北京中国美术馆办个人展览,要么在江苏宜兴买一座龙窑。两件事都很重要,但20万元只能办其中一件。

  经过反复思考,葛军最终选择到中国美术馆办个人紫砂作品展览。“我当时就琢磨,如果我买龙窑了,我一辈子就围着龙窑转。天地这么大,如果我去北京办个人展览,我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就会有无限的空间。”

  葛军称,办展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学习,寻求未来的方向。当年,他的作品还不是很成熟,通过办展览,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结交很多朋友。“天下高人太多了,每个人都值得我学习。不办展览,不结交朋友,学习哪里有渠道?有了朋友,我就可以请教他们;通过办展,我可以找到学习的方法和渠道。”

  没有“最满意”的作品,希望“下一件”更精彩

  “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北京的个人展览,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葛军坦言。基于传统、力求创新是葛军的创作理念。在他看来,好的作品第一要有传统性,第二要有民族性,第三要有时代性,第四要有自己的个性。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出时代特色,做出有自己特征的紫砂艺术作品,一直是葛军思考的问题。他的作品《汉风》《金钱豹》《竹林七贤》等突出体现了上述特点。

  葛军认为,思想是作品的灵魂。“不能仅仅将紫砂壶作为一种物件,一种倒水的工具,一个器皿来看待,创作者应该赋予它内涵,每件作品都要有自己的思想。”他说,作为一个创作者,不仅仅需要日复一日的工匠精神,更需要源源不断的创作欲望。

  葛军的创作不拘泥于传统,装饰上、造型上都有自己的探索,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我一直在寻找,把自己所学到的,包括一些国外的元素形式,融合到自己的创作里。”

  有位老先生这样评价葛军的作品:外国人看他的作品是东方的,中国人看他的作品是世界的。这充分说明葛军的作品很好地将传统与世界结合在了一起。

  这些年来,葛军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新会议楼设计制作了紫砂门套“五谷丰登”;为祝福北京20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与2008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联手打造“福满神州”紫砂壶;为无锡城市形象设计紫砂礼品“玉凤呈祥”;为2009中国-东盟博览会创作元首级、部长级紫砂礼品;为2009国际射联世界杯总决赛设计指定紫砂礼品;为第十三回世界易经大会设计制作紫砂礼品“大道之源”……

  谈起自己最满意的紫砂作品时,葛军说,哪一件都谈不上“最满意”,因为每个时期都有自己满意的作品,“还是希望下一件更精彩。”

  虽然在紫砂艺术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葛军一直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从业30年来,他一直以“在路上”勉励自己。他说,艺术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作品。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只有一个目标,把自己的名字扔在紫砂里,延续我们东方的时代美。”有人说葛军的目标早已实现,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了,但他却倔强地说道:“我的目标远没有实现,我的紫砂艺术事业依然‘在路上’。”

  产品推陈出新,传承后继有人。近年来,葛军不仅在多所大学带有研究生,还在30多个高校做讲座,宣传紫砂传统工艺和文化,同时带有七八十个徒弟,为传承紫砂艺术做出了更大贡献。

  积极利用抖音电商推介紫砂技艺

  传统工艺的振兴,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还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葛军和他的团队深切感受到了抖音电商对传统工艺的巨大推动作用,葛军的团队开通了抖音号@葛军陶坊 并入驻抖音电商推介紫砂产品,葛军经常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与网友交流,或展示紫砂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或分享自己对传统工艺、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看法,让更多人能够看得懂紫砂。团队负责人表示:“通过与年轻粉丝的互动,葛军老师设计出来的作品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更加新颖化、年轻化。”

葛军的抖音号@葛军陶坊 及其抖音店铺葛军的抖音号@葛军陶坊 及其抖音店铺

  2023年6月发布的《抖音电商助力非遗发展数据报告》显示,平台上非遗传承人带货成交额同比增长194%,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57%。

  用户积极的反馈让线上团队看到了抖音电商的巨大潜力。“抖音平台很大,有时一场直播,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参与。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市场对产品的反馈,倾听市场对我们的批评,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产品,这对我们既是鞭策也是鼓励。”截至目前,葛军陶坊通过抖音电商售出超万件陶瓷产品。他说:“团队会充分利用抖音电商的优势,更好地宣传紫砂工艺、紫砂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紫砂、懂得紫砂。”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