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常见的空气问题及解决方法

常见的空气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3年09月07日 17:08

  常见空气问题

  PM2.5等颗粒物

  危害等级:★★★★★

  根据相关的资料数据统计,在雾霾天即使门窗紧闭,室内PM2.5的浓度依然与室外雾霾很接近,在室外雾霾不严重的天气,室内PM2.5浓度甚至是室外PM2.5浓度的几倍。直径小于PM2.5的颗粒物可以随血液进入并伤害人体器官,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及生殖系统,引发致癌;PM2.5及PM10可以堵塞肺泡,引起肺部和呼吸道疾病,同样致癌,并会引发各类心血管疾病。长期暴露在PM2.5浓度较高的环境,可引发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当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μg/m³,就会带来死亡风险的上升。浓度每增加10μg/m³,总死亡风险上升4%,心肺疾病带来的死亡

  风险上升6%,肺癌带来的死亡风险上升8%。此外,PM2.5极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机率明显升高。

  室内甲醛和TVOC

  危害等级:★★★★★

  现代室内涂料、饰面、家具、桌椅、地毯窗帘等,都会挥发出甲醛、TVOC等化学污染物,而且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甲醛的挥发并不会突然结束。甲醛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对人的皮肤,眼睛,呼吸道等有很强的刺激作用,会造成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眼刺激,头痛等多种疾病,长时间吸入甲醛、TVOC等污染物还有会对身体造成永久伤害,引发细胞癌病。根据解放军珠江医院的一项调查数据表明,1/3的儿童白血病发病与室内甲醛,TVOC等污染物有密切关系!

  高浓度二氧化碳

  危害等级:★★★☆

  二氧化碳密度较空气大,当二氧化碳少时对人体无危害,但其超过一定量时会影响人(生物)的呼吸,原因是血液中的碳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并产生酸中毒。单位PPM(百万分比浓度)。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0.03~0.04%,即300~400ppm左右;二氧化碳较高的区域(市中心、工业区),含量大约在400~500ppm;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1%(相当于10000ppm)时,人体呼吸加深,会产生气闷、心悸;当浓度达到4-5%( 相当于40000-50000ppm )时,会出现头晕、头疼、耳鸣、眼花等神经症状,同时血压升高;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以上(即>60000ppm)时,会导致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全身无力、肌肉由抽搐转至痉挛、神志不清,呼吸逐渐停止。

  室内细菌微生物

  危害等级:★★★★

  在人口密集,通风不佳,卫生条件复杂,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很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流感等流行性疾病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传播。同样条件下也极易产生霉菌,霉菌是引发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祸

  首,含有霉菌孢子的室内尘土如果被对霉菌过敏的患者吸入气道内可引起过敏症状。螨虫广泛分布于居室的阴暗角落、地毯、床垫、枕头、沙发、空调、凉席等处;螨虫的尸体、分泌物和排泄物都是过敏源,会使人出现过敏性皮炎、哮喘病、支气管炎、肾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场景环境分析(办公空间空气现状)

  国内严峻的室内环境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人员密集度极高的办公室环境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市场上常见的解决方案

  1. 开窗通风

  也是最传统的方法,特点是经济、方便;但条件必须是在大气质量优良的情况下进行。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季节,开窗通风不仅会因室内 外温差过大容易造成人体不适、引发感冒,同时还会带来建筑能耗的大量增加以及受室外噪音的影响。另外在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时候或地区, 开窗通风已很不现实。

  2. 空气净化器

  在教室里放置带有多种净化功能的空气净化器,针对包括PM2.5、花粉、细菌、甲醛等在内的多种污染物均具有非常显著的去除效果。缺点是无法去除二氧化碳,解决不了CO2浓度的上升和O2含量下降的问题。

  3. 新风净化换气

  将室外大气经过高效净化之后源源不断的引入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浊的空气不间断的排出室外。通过对空气的置换 可以有效地去除掉包括CO2在内的任何污染。另外,新风净化设备还可以通过加装能量回收装置对进风和排风之间的冷热差进行交换回收,从而降低了通风时带来的能量损失,实现节能的空气净化;

  4. 除湿加湿器

  通过添加除湿/加湿设备,可以有效解决因南方潮湿气候及北方干燥环境引起的不适,以及因湿度问题造成的发霉和金属氧化问题;

  新风量标准

  人均新风量

  住宅、办公建筑其新风不小于30m³/h/人。综合考虑换气次数和最小新风量两个因素,取两者计算最大值新风量作为选型依据。换气次数不少于1次/小时(非工业或特殊环境)。

  P M 2 . 5 标 准

  PM2.5检测网空气质量标准24小时平均值标准值如下: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空气质量准则》

  现 场 勘 查 内 容

  l 室外空气情况

  l 墙体结构

  l 室内空气不流通区域

  l 空间、安装环境

  方 案 设 计 原 则 (末端有效风量、噪音等)

  l 1、对角设计流通好;

  l 2、少转弯不交叉;

  l 3、少变径不挤压;

  l 4、新风污风要远离

  l 5、强调谁,谁就做短距离设计;

  换气量计算 以小学教室为例

(来源:News快报)
(来源:News快报)(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