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布拖县洛作村前驻村第一书记刘勇的故事

布拖县洛作村前驻村第一书记刘勇的故事
2023年12月08日 13:20

  他叫刘勇,是四川省医疗保障事务中心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曾是凉山州乌科乡洛作村驻村第一书记。五年来,基本上每天只吃一顿饭,在患重病前提下,前后资助了6个彝族孩子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其中四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连续6年给原驻村的幼教点孩子买羽绒服,并宣布将分批次共捐出20万元在西南石油大学成立“索玛花组学金”资助来源于三州地区的学生,前后为凉山州捐资助学共有40余万(包括助学金后三批次的)。

  2015年底,面对组织上要求下村扶贫的号召,他主动报名。在领导办公室里,单位领导说到“你去布拖驻村工作一年,然后单位派同志来换你”。2016年11月16日,领导问,你是一年回来还是继续干,他对领导讲道,“洛作村还没有脱贫、老百姓离不开他,他申请在洛作再干一年”,最终他在平均海拔的洛作村驻村两年多。初到洛作,面对贫穷落后的村貌,他被强烈吓到了:全村612人,就有39户贫困户163名贫困人口,还有15名孤儿。没有硬化路,没有村活动室、没有幼教点,也没有村医疗室和文化室。破旧的土坯房,屋顶甚至连一块完整的瓦片都没有。当村里的老书记吉子尔沙拉着他的手讲到:“小刘啊,你是省上来的书记,他们相信你,他们跟着你干”。几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山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也道出了贫困群众决战决胜贫困的坚定信念。他内心感慨万千,决心同全村人民一道,扎根基层,为洛作村的精准脱贫贡献自己的绵薄力量。但他并没有退缩,给自己说,“如果洛作村不脱贫他就不回成都”。

  一、人生最宝贵的记忆都在凉山

  洛作村没有村委会,也就意味着他没有办公的地方。下雨,他就在雨天办公;如果下雪,他就在雪下办公;平常就在强烈的紫外线下办公,他的皮肤是脱了又脱。由于村子太大、老百姓分散居住,为了了解贫困户的情况,有时走上大半天都见不到人烟,腰酸腿疼、饥肠辘辘是常事。更可怕的是山路陡峭,行动不易,危险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生命随时随刻受到威胁。一到雨季,去村上道路面临着泥石流危险,记得一次在去村上的路上,一颗大树从山上滑下来刚好砸在他的车旁边。记忆最深一次,在入户走访中,他的脚踩滑了,要不是后面村干部一把抓住他,他就掉到山下面去了。下山后,他惊魂未定、心有余悸,坐在石头上独自流泪、暗自伤心。他想如果摔下悬崖,年迈的父母谁来照顾?自己还没有结婚生子,难道要让他们抱憾终生?

  (一)关爱百岁彝族老人。有一次,在下乡的途中,一个100多岁的老奶奶坐在房屋前的地上,目光呆滞、衣衫褴褛。村干部告诉他,她儿女都去世了,无依无靠,加上没有户口,不能享受国家扶贫政策。吃的、用的都是周围邻居救济。看到她连裤子都没有穿的时候,他一把抓住她的手流着泪,对她讲到老人家受罪了。当他把钱包里全部的113元交到她手上的时候,也许她听不懂,或者听不到他在讲什么,但他看到她满脸的泪水,想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想自己过世的奶奶,心都碎了。他叮嘱随行的村干部,用这个钱给老人家买条裤子。后来他回成都后,给老人家买了长短厚薄四套衣服。她也成了他在洛作村最深的痛。

  (二)帮助孤儿重返校园。在入户走访中,他经常看见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独自一人赶着一群羊,个头还没有羊高。经了解才知道这个孩子叫吉火尔聪,是一个孤儿,现借住在远房叔叔家里,平时都是帮着放羊,没有上学。他听了后,心情特别沉重,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把孩子送到县孤儿院,他拿出1万元专门用于吉火尔聪的学习、生活所需。他想,一点小小的援助微不足道,也许就能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不再踏上父母的老路吧。

  (三)帮助五保老人修建住房。村里有一位60多岁的“五保户”吉列力且,独自居住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孤苦伶仃。每次见到他都拉着他的手说:“刘书记,他现在吃不好、睡不香,天天害怕房子倒塌,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修一间好房子”。在当地有关部门支持下,申请到建房资金3万元,刚好工作调动,把原单位3万元住房公积金取出来,修建起一间40平米左右的安全住房,了却他的愿望,让老人家住有所居。2023年过年时候,村上的村书记给他打电话,说吉列力且老人家走了,走得很安详,说共产党员好,就是没有没有看得刘书记,心里还是难受。他是一个卑微的人,能够被彝族老人家临终时候,还能惦记,心理有说不出来的感动。

  (四)帮助适龄儿童建起学校。洛作村没有幼教点,学前儿童每天只能在泥里打滚,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多次向主管部门汇报、争取,最终县教育局优先在洛作村建设起幼教点,看到全村27个孩子可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他激动得差点流泪。2016年末,单位给他发第一书记补贴1.14万元,他本来想用这个钱给父母买点东西,给自己买件羽绒服,但看着孩子们单薄的衣衫,就拿出来给孩子买了价值9200元绵衣,以及1000元面包、牛奶。

  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资助五个彝族孩子五年。在2018年8月驻村工作结束后,为了那份情怀,他依然资助凉山州5个彝族孩子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其中四个孩子是孤儿。一个孩子已经连续资助了5年,从初三资助连续到高三,每个月生活费300元,共资助了他生活费2万元。三个彝族孩子已经资助了四年,从高三资助到大三,每年资助学费每人5000元,共资助了8万,他们分别在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就读。另外一个孩子是孤儿,因为是大专(武汉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只资助了3年,共资助学费1.5万元,今年大学毕业时候,他做为学校成立几十年唯一的彝族学生代表登台发言,并在航海公司找到很好的工作。这个孩子是一个有心的人,每年都给他写一份信,虽说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看到他的成长,他就像亲哥哥一样,有说不出来的激动。这些孩子他都承诺资助到大学毕业。

  (二)每年给洛作村孩子买羽绒服。尽管驻村工作已经结束了,但他每年冬天给洛作村孩子买棉衣,买牛奶,买了整整6年,为了保暖,他给孩子们还是买的史努比、巴拉巴拉的羽绒服,前后差不多买了200套吧。把2020年度年终考核优秀的1500元奖金捐给凉山州越西中学买图书,把回家路费1000元钱赠送给昭觉县一个白血病孩子家庭。2022年一开学,又给孩子买了1500元的篮球和足球,把外出补助的钱做为奖学金发给昭觉中学4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年底又拿出1000元钱,送给村上两位孤寡老人,让他们过个幸福的年。2023年一开学,又给洛作村的孩子买了3600元的篮球和足球,他们是他最大的牵挂,也给了他人生最宝贵的回忆以及最美好的憧憬。

  (三)成立索玛花助学金。2023年11月8日,在西南石油大学的学校礼堂中,他向孩子们宣布他将在4年内每年5万元,共20万元成立“索玛花组学金”,以表达他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热爱。他希望这笔不多的资金能够用于帮助生源地为三州地区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良知及理性。他知道,金钱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但它是我的一份心意,代表着我对凉山州教育事业的支持和鼓励,传递他对凉山州、彝族人民那份深深的感激。

  三、等待人生下一个美好时刻

  (一)“穷”

  他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这些年来,他资助凉山这些孩子前后差不多有20万了,别人都在背后叫他神经病,也许他真的是神经病吧。因为母亲生病做手术,自己读在职硕士,他都36岁了,没有车子、没有存款,也没有钱去付给首付,在成都买个小房子,租的还是那种几户人共用一个厕所、一个厨房的蜗居,来成都工作7年就已经搬家8次。他在成都最值钱的就是一个泡菜缸,这么多年来,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买过,两件短袖衬衣还是5年前买的,袜子也经常一样一只,唯一的防寒马甲还是做第一书记时候别人捐给村上,全村老百姓挑完后不要他拿来穿的。他甚至只有一双鞋子,一件羽绒服也穿了差不多7年了,也是补了又不补,里面的羽绒都没有了,连给他缝补衣服的阿姨都觉得不能再补应该扔了。

  (二)“傻”

  身边的很多人都说他傻,自己舍不得享受,却为不相干的人出钱又出力图个啥?有人问他:“刘勇,你家里很富有吧?”“不富有啊!他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那你为什么这么傻?为不相干的人花这么多钱值得么?”他没有多么伟大,只是看不得别人委屈,能够感同身受、将心比心,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给予他人帮助。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别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这个世界上也唯有爱才能跨越民族,跨越地域,跨越文化,跨越年龄。感谢共产党,感谢凉山州,感谢彝族老乡,感谢这个伟大社会,让他们共同鉴证了这份不平凡的经历。

  他一直坚信,这个世界上唯有爱与付出才能跨越民族,跨越地域,跨越文化,跨越年龄。感谢共产党,感谢凉山州,感谢彝族老乡,他们共同鉴证了唯有爱与善良是永恒的。他一直认为人生不过是一种想象,而这种想象能够跨越尘世间所有的障碍。生命的意义,无非就是牺牲自己,用来表示对他人的关心。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他还是会报名去凉山州做驻村第一书记,还是会资助这六个孤儿,还是会给五保户大爷修房子,还是会给洛作村孩子每年买羽绒服,还是会给西昌民族专科学校成立“索玛花组学金”。他特别佩服杜甫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他也把这种情怀深深的根植于心,也能做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来源:News快报)(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刘勇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