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凝心聚力强党建 支部共建促发展

凝心聚力强党建 支部共建促发展
2023年12月12日 13:29

  12月7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邓猛书记、阎黎明副院长,日语系教工支部肖开益书记、胡君平主任以及师生代表一同接待了大邑县实验中学张家智校长、赵焱副书记等30余名师生代表开展成理行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是日语系党员教师参与策划、组织“同心-薪火”乡村教育振兴系列主题活动之一。通过“哥哥姐姐讲大学”、“大学生活初体验”、“共话小语种教学”等师生交流活动,增进乡村学校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了解,促进城乡之间校校合作、协同育人。

  参与乡村振兴是扎根社会主义办大学的本质要求和高校实现服务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日语系教工党支部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展乡村教育振兴工作,同时通过师生共建教学资源、共进乡村校园,有效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

  为实现党组织优势互补,推进党建和业务双融双促,日语系教工党支部依托“样板支部”创建工作,通过“四问”、“四建”、“三链”探索出一条推动支部党建和日语专业建设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1.“四问”需求,凝聚深度融合的思想共识

  一问新时代党和国家之需,明确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融合发展的目标使命和大局方向。  

  二问学校和学院发展之需,明确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

  三问教育行业和教师职责之需,明确支部党建与专业建设在“育人”工作上的共同目标和工作指向。

  四问师生个人成长之需,党员教师从支部获取个人发展的力量,提高支部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的内驱力。

  支部从问题导向出发,通过“四问”需求,促使党员教师充分理解党建工作和学科建设的内在逻辑联系和二者互融互促的重要意义,强化推动融合的责任感。

  2.“四建”支部,建强深度融合的工作队伍

  一建制度纪律。制定年度计划、月度任务明确支部党建工作内容、制定常规工作规章规范加强支部管理,通过细化党员职责、固定和布置党员活动室等落实“三会一课”和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二建支委队伍。支部书记、支委各自在教改、科研领域“走在前、作表率”,相互配合共谋支部发展创新、结对帮扶共带党员进步,构建“思政链”为着力点提升融合发展实效的思路框架。

  三建支部团队。与其他支部开展联建,开展党建交流;联合致公党成都理工大学支部、成都理工大学侨联,推动党内党外主题教育深入融合、同步开展。创建“e党支部”、成立党建思想与教育思想学习小组,依托党建、科研、教改项目,加强师德师风学习,合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实际教学的思政建设。

  与英语、翻译教工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力量。

  四建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指标、丰富考核内容,将深度融合和“三服务”(服务党员、服务学生、服务基层)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党员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密切联系。

  支部基于“四问”需求,通过四个举措加强支部建设,以此助力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的相互渗透、充分融入,推动了党建与专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化和常态化。

  3.“三链”思政,提升深度融合的育人实效

  支部在“四问”、“四建”基础上,探索出一条以“育人”为融合点,以构建“思政链”为抓手,铺设出一条“三全育人”的实践路径,实现党建和专业建设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增强了融合发展的实效性。

  (1)多方协同建设思政保障链

  学院党委指导建设首个高校党建翻译网站将红色文化传播与专业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发挥出党建对思政建设的引领作用;党政协同支持专业发展、教导协同关注学生成长、校社协同拓宽育人路径,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加强了思政建设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2)党群合力打造思政内容链

  日语系党员教师积极促进党建成果转化,统筹思政内容体系和内容建设,联合系部教师合力建设了“时事经典”、“社会服务”、“对外文化传播”、“教材资源”四个模块的思政资源库。所有资源可在各门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中自由组合、穿插进行,形成了以“链”连接、类型丰富、层次递进、互相支撑的思政体系,实现了将思政融入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堂内外教学全过程的育人格局。

  (3)“师生相长”形成思政生态链

  党员教师吸收学生共研、共建党建和课程资源;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活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以此丰富党建和专业建设的实践载体和工作方法,形成“师生相长”的育人生态链,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日语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教师带领日语系同学为金堂县转龙镇转龙学校、黑水县中小学、成都市二仙桥社区、成都石笋街小学学生带去“安全课堂”、“中日文化渊源”、“恐龙来了”等科学文化讲座和多语种配音表演、配音教学等系列主题活动,受到热烈欢迎。

  通过“四问”、“四建”和“三链”,日语系教工党支部让支部工作“建”有依据、“干”有队伍、“做”有方向,促使支部成为党建和专业融合发展的“战斗队”“工作组”。未来,支部还将继续坚持推进党建与专业发展深度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将三全育人工作推向深入。

  撰稿人:肖开益 李颖 张琴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