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信也科技:探索金融黑灰产应对策略,加强消保阵地建设

信也科技:探索金融黑灰产应对策略,加强消保阵地建设
2023年12月25日 14:45

  日前,由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牵头,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福建监管局共同参与,福建省地方金融协会和奇富科技共同承办的“打击金融黑灰产 共创行业好环境”座谈会在福州举行。座谈会邀请福建省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等深入探讨如何提升消保质效和应对违规代理维权黑灰产,维护行业生态健康有序发展。

  信也科技副总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郑麒与会表示,当前较为突出的金融黑灰产,尤其是产业化的逃废债行为,让金融机构和金融安全深受其害,也会最终推高正常消费者的金融使用成本,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信也科技已联合上海、福建、安徽等多地金融机构,并与属地网警、反诈、扫黑办等执法部门建立动态联络机制,协助开展打击金融黑灰产行动。

(图:信也科技副总裁郑麒出席座谈会)(图:信也科技副总裁郑麒出席座谈会)

  黑灰产规模扩大,对金融消费者存在潜在危害

  随着金融场景不断拓展,金融服务能力日益进步,出现了有组织、有预谋地利用政策要求、牟取利益的现象,并逐渐迭代演变形成黑灰产业链。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关于黑灰产市场规模的相关统计数据,从业者超200万,平均年龄约23岁,市场规模高达1100亿元。

  郑麒表示,黑灰产业链是指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以“退保退费”、“征信修复”、“减免债务”为由,通过非法代理维权、代理退保、假冒APP、虚假材料、反催收、信贷欺诈、洗钱、窃取金融信息等手段,牟取巨额非法利益,形成完整黑灰产链条。

  金融黑灰产呈现专业化、隐蔽性、组织化、集团化特点,通过网络交流,线上获客,信息传播快,违法成本低,同时从业人员熟悉金融借贷规则,擅长利用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弱点,往往采用恶意投诉,虚假材料等套路,不仅让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公司疲于应对,还在客户没有充分授权的情况下帮助客户投诉,严重侵犯客户及机构的合法权益。

  郑麒认为,遏制金融黑灰产,建设清朗的行业环境,需要行业合力共治。监管及司法侧需推进金融黑灰产的认定范围、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建立健全监管与金融机构应对黑灰产的衔接流程;金融机构侧,应加强与监管部门汇报与互动,推动催收工作合法合规化及标准化,去“污名化”;此外,信也科技也积极参与金融黑灰产治理的理论务实研究,期待与行业共同推进消保工作体系化、学术化、法制化进程,为打造清朗的行业环境共同奉献力量。

  加强自身黑灰产防范能力,落实消费者保护工作

  抵御黑灰产是当前金融科技行业的热议话题。对金融机构来说,行业不法分子违法行为取证困难,金融机构或金融科技平台虽深受其害但难以取证进而向公安机关报案;从消费者角度,其被教唆逃废债和被诈骗钱财均有出现。其被骗后难以找到实施诈骗行为的公司索赔。基于此,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在提升自身抵御能力的基础上,从证据收集、信息共享等方面见招拆招;另一方面,加强消费者保护,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提升自身风险抵御能力,郑麒从异常维权的常见特征和高频套路出发,分享了信也在应对异常维权方面的创新经验和实践成果,如采用声纹识别等专业反诈工具锁定黑灰产幕后组织,与行业协会、监管机构建立动态联络机制等。

  目前,信也科技也披露了在抵御黑灰产方面取得的成效,第三季度通过持续优化客诉处理全链路流程,信也科技自研的反诈矩阵式风控体系日均干预疑似欺诈行为超4000次,共阻断诈骗7000余次,帮助用户及机构免受损失近1.3亿元。

  郑麒表示:“信也科技已在上海、福建、安徽等地联合金融机构,并与属地网警、反诈、扫黑办等执法部门建立动态联络机制,举报相关非法黑灰产特征及组织”。同时,围绕消费者保护,信也科技还成立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优化企业管理的体系,并将消费者保护融入产品设计、法律合规、营销触达等整个业务流程中,提升整个产品的美誉度、品牌和可信赖度。

  解铃还须系铃人,信也科技通过建立长期公益宣传阵地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联合行业专家、专业律师等,通过实际案例分享等形式,以消保讲堂、消保课堂的方式进行科普,帮助金融消费者解决问题,并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避免步入不法之徒的陷阱。

  郑麒表示,加大金融消费者保护教育宣传,提升金融消费者风险意识,打击金融乱象,不仅是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营造金融行业清朗环境的重要举措。未来,信也科技将从自身做起,切实践行负责任金融的理念,期待与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相关方携手共进,为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而努力。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福建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