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四下基层”要主动喊“到”

“四下基层”要主动喊“到”
2023年12月29日 17:50

  “四下基层”是我国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制度。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发展,它已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推进,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繁琐的基层工作中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主动喊“到”,提升干事创业本领,破开群众心中难题。

  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就走向哪里”,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此,党员干部应带头学、认真学、扎实学,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学深悟透,以自己的示范行为带动更多的党员群众。同时,站稳群众立场,讲好群众语言,走好群众路线,主动参与宣讲,变“照本宣科”为同坐一条板凳、围坐一个圆桌的“拉家常”,通过“土话”“乡音”,把党的政策方针讲清楚、讲明白,让群众在愿意听、听得懂中切身感受到党的惠民之策、利民之举,在潜移默化中把党的政策方针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调查研究应躬身实践、实事求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到群众反映强烈、反映集中的地方去,用心听清楚群众的心声,悉心听准确群众的需求,甘心接“烫手山芋”、当“热锅蚂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挂在心上、放在心上。坚持问题导向,站在群众的角度“看事情”、坐在群众的位置“想问题”,既要蹲下身看蚂蚁般摸清实情,也要如解剖麻雀般找准问题焦点,更要由“一件事”延伸到“一类事”研出解决实策,切实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成效。

  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对“收到”的来信来访应该“马上办”“想法办”,直到“办妥”“办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让群众有更为触手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发现存在问题的关键,协调各方群策群力,能解决的立行立办、不能解决的限时整改。“硬碰硬”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实打实”拿出方法和对策,让基层工作焕“新颜”,让人民群众展“笑颜”。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