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人体的这5个器官最怕冬天,绿瘦:冬季保暖需从内到外

人体的这5个器官最怕冬天,绿瘦:冬季保暖需从内到外
2024年01月17日 15:41

  在天寒地冻的冬季,为了保暖,大部分人会选择用帽子、围巾、手套等各种御寒神器,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不过,有些人即使穿够了衣服,依旧还是觉得手脚冰凉。绿瘦告诉大家,这是因为这5个身体器官“着凉”导致的,冬季需要从内到外对身体保暖。

  呼吸道

  在冬季干燥的冷空气环境下,鼻黏膜分泌的黏液会减少,减弱鼻子过滤病原体的能力。当干燥冷空气进入上呼吸道,会使气道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在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纤毛会变得更少、更脆弱,其功能恢复需要约2个月的时间。因此,寒冷干燥易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心血管

  在冬季,容易发生心梗、心绞痛、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人体的血管就像一个橡胶水管,每到天冷就会因为热胀冷缩变脆,如果水压增大,就容易裂开。寒冷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加大心脏负荷,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使周围血管收缩“变脆”,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胃肠

  人体的胃肠对冷空气十分敏感,在受到寒冷刺激时,容易出现痉挛性收缩。如果冬季不注意保暖,或过量食用刺激性、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会加重不适感。此外,天气寒冷时,身体会激发御寒机制,减少胃肠的血液供应,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人容易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

  前列腺

  前列腺拥有丰富的肾上腺素受体,在受到寒冷刺激时,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腺体收缩、慢性充血、尿道压力增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无力、排尿不尽、会阴部及小腹疼痛等症状。

  关节

  人体关节周围的皮下组织相对较薄,当血管遇冷收缩时,会影响血液循环,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下降,减弱对关节的保护力,导致容易发生关节损伤甚至骨折等情况。

  冬季如何做好体内器官的保暖呢?

  坚持锻炼

  冬季锻炼可以提高机体新陈代谢。当机体受寒冷刺激时,会提高血液中抵抗疾病的抗体。因此在冬天坚持锻炼的人,可以减少患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的几率。对打工人来说,冬季锻炼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供氧量,增强血管弹性,减少大脑因长期工作而导致的疲劳。

  充足睡眠

  冬季气温较低,会加快身体代谢速度,增加能量消耗,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持体温。因此冬天经常会觉得很虚弱、疲惫。保持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帮助恢复身体疲劳,还可以促进身体的细胞修复和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抵抗寒冷。

  保持心态

  冬季天气寒冷且日照时间较短,容易引起情绪抑郁的情况。可以多外出走走晒晒太阳,这样能抑制大脑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减少情绪波动,同时也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抵御寒冷。

  其实冬季的保暖并非只看穿多少衣服这么简单,和绿瘦一起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一起度过温暖的冬季。

  (来源:News快报)

点击进入专题:
2024腊八节

责任编辑:何奎良

疾病器官血管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