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自我淬炼·惊艳未来:复旦大学金融管理第一课暨高层管理教育2024年课程发布会圆满举行

自我淬炼·惊艳未来:复旦大学金融管理第一课暨高层管理教育2024年课程发布会圆满举行
2024年01月17日 17:02

  地缘政治风波不断,“脱钩断链”放大经贸风险……2024年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数与不确定性。作为企业高管的你应当如何把握未来风向,带领团队穿越经济周期、实现基业长青?

  2024年1月14日,复旦大学金融第一课暨高层管理教育2024年课程发布会在复旦泛海国金黄浦院区隆重举行。期间,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军,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学院金融学教授、美国耶鲁大学讲席教授黄文叡,先后聚焦2024中国金融市场大势、经济下行期资产配置之道等热门话题展开精彩主旨演讲。学院高层管理教育部主任王燕,学院高层管理教育部副主任卢景明出席了此次课程发布会,现场气氛热烈,暖意融融。

  与此同时,《新金融企业家》、《超心力企投家》、《寻匠日本X创新企投家》、《艺术X金融投资家》四大高层管理教育重磅课程隆重发布并同步开放报名咨询。近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领袖沉浸式体验了精彩纷呈的“金融第一课”,并就新形势新阶段下未来企业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思维格局及创新管理能力展开深入探讨。

  01“四个领先”硕果累累

  积极拥抱产融结合新时代

  活动开场,学院高层管理教育部副主任卢景明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以及正式办学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作为复旦大学首个以金融研究和教育为特色的国际化商学院,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发展速度领先、研究能力领先、师资质量领先、学习平台领先的“四大领先”。在学院,大家不仅能够接触到全品类高端金融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学术研究、引领未来的金融智库研究、中国第一的金融师资;还将有机会在课堂之外与全球卓越人物展开面对面交流互动,并通过加入世界顶尖的复旦金融校友圈,深度交换金融智慧,共享时代发展先机。

  卢老师还特别谈到,除了黄浦院区和复旦西部国际金融研究院,近期学院的邯郸路院区大楼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他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行业精英踊跃加入到复旦泛海国金的大家庭中来,一起在更优质、更多元的校园环境中实现自我精进,携手行稳致远。

02“危”、“机”并存02“危”、“机”并存

  2024中国经济复苏未来可期

  2024年的中国金融市场将何去何从?企业管理者又该如何巧妙化危为机,穿越经济迷雾?在主旨演讲环节,学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军通过一场题为“2024开局:助力经济复苏的中国金融”的干货分享,为大家快速厘清了宏观经济发展脉络,也为下一阶段的企业经营策略及战略调整指明了方向。

  尽管2024年开局形势不容乐观,但最坏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大势的深刻解析,钱军教授预判,当市场上大多数人的经济预期都非常低迷的情况下,实际全年经济表现可能反而会比较好。

  一方面,如果大家的悲观预期延续,无论是企业还是资本都会相应进行调整应对,此时经济反而更容易出现超预期的表现;另一方面,考虑到美国经济有望在二季度有望实现软着陆,从加息周期向降息周期的转换将极大促使中美利差缩窄,进而让中国获得更大的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利于国内经济复苏进程。

  此外,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已经明确,2024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更加发力,对于房地产和部分地方政府债防范风险的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强,同时非经济性政策也将被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因此未来政策发布与实施变得更加稳健,对于国内经济来说也会形成更多利好。 

  在投资策略上,钱军教授表示,以康养为代表的养老地产、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等细分赛道值得重点关注,汇率方面考虑到美元已经处于高位,未来大概率将会有所走弱。他也特别提醒大家,VUCA时代之下,影响经济复苏的因素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仍然会延续。

  经济下行期恰是“捡漏”好时机

  随着居民财富水平的不断提升,艺术品投资日益成为分散投资风险的资产配置新风口。作为《艺术X金融投资家》的领衔教授,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学院金融学教授、美国耶鲁大学讲席教授黄文叡在题为“经济下行时的艺术市场因应之道”的精彩分享中,全景式解读了全球艺术市场的投资底层逻辑及其未来机遇,为高净值群体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提供了借鉴参考。

  2021年中国拍卖市场总成交金额占全球市场总额39%,位列全球第一。然而艺术品本身极难定价,如何才能做出最正确的投资决策? 对此,黄文叡教授建议大家首先有必要明确一点:“艺术品拥有美学价值和市场价值,市场上能高价成交的作品往往属于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作品,但是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作品却不一定能够成为市场上能高价成交的作品”。

  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他认为需要重点关注艺术品的四大要件:真伪性、重要代表性、可取得性、流动性,并建议优先选择有画廊独家代理或展览合作的艺术家、有上拍记录的艺术家、有品牌画廊代理的艺术家;同时,根据自身资金规模选择艺术家不同风格期的代表作,凡事量力而行。

  他建议,在资产配置方面,大家可以通过构建30%短线+70%长线的投资组合,以便更好分散投资风险。一方面短线操作已成名艺术家及小部分已在公开市场拍卖的新兴艺术家作品,另一方面长线布局已成名艺术家及部分顶流艺术家的作品,运用长、短线操作模式,以期达到最低风险、最高报酬的投资目标。

  在投资时机选择上,黄文叡教授则特别指出,虽然随着主体经济的波动,艺术市场也会跟着发生变化。但事实上,往往也只有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很多经典代表作才可能重新现身拍卖市场,此时恰恰是“捡漏”收购的好时机。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