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杨沛昆曲《牡丹亭》人物油画展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杨沛昆曲《牡丹亭》人物油画展
2024年01月22日 11:36

  2024年1月21日,艺术家杨沛在爱慕美术馆带来个展“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本次展览的所有作品都与昆曲相关,正如策展人罗静文在前言中写下的文字,“自从2001年开始尝试用油画表现戏曲人物,他便在一种不断自我否定、曲折向前、几近崩溃,再至柳暗花明的模式中螺旋式前进。”

  一个人,一辈子从事某一个行业至始至终,不是不懂活络就是固执己见,抑或是真的热爱它。杨沛先生是后两者,也包括前者。

  他称自己是“倔犟”的人,从小学戏,四十岁后进修油画技法,本来可以有个“华丽转身”,但他画的内容却仍是戏曲,他管这叫“叶落归根”。

  写实的油画,写意的戏曲,困苦和欢乐,夹在其中。

  爱慕美术馆与杨沛老师的合作给观众们在新年伊始带来了一场昆曲视觉盛宴,展览引发了美术界和戏曲界同仁对杨沛“意笔油画”技法的肯定和讨论,也吸引了诸多戏曲大师和学者的赞叹和品评。这的确是一场“游园惊梦”,是艺术家杨沛多年在“梨园”中修炼的戏曲之魂,终于通过力透纸背的油画笔触跃然纸上,获得了一种更具时代感的生命。同时也让观者透过那一张张油画,穿越百年,窥到灯火阑珊处一段段动人心魄的爱恨情仇和世间冷暖。

  进入美术馆就是一个昆曲的世界,展厅中间一整面墙40幅作品拼接在一起,讲述了一段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戏曲舞台上的人物造型角色表演,是以一整套程式规则组合构架而成的。无论是什么行当,也无论是文戏武戏大小角色,上得台来一戳一站,做起戏来一举一动,手、眼、身、法、步,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然而这种讲究的尺度规范审美标准,又只能是通过学戏练功的过程从感性中获知,而绝难从置身戏外的理性观察中通晓。杨沛画出来的戏曲人物,在这方面先自胜人一筹。在他的笔下,戏中人的造型,从定格亮相的腰身角度、到举手投足的见圆见方、再到动作舞蹈的起承转合、行当区别的形神特征,可以说没一处不合戏曲表演专业规范,没一点不是行家里手的透彻呈现。

  昆曲题材的作品杨沛这些年画了两百多幅,此次展览他选出了《牡丹亭》中最著名的几个桥段,“惊梦”、“寻梦”、“离魂”等经典剧情。每件作品下面杨沛都为观者讲述了戏曲中演绎的故事情节。顺着展厅进入,一幅幅观看杨沛的作品,听着华丽婉转的昆曲唱腔,犹如置身“牡丹亭”,给从未了解昆曲的观者仿佛开启了时空隧道,一晃六百年……

  艺术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艺术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杨沛画戏曲人物,透过画面更是在画自己的人生。他十岁学唱戏,在剧团呆了几十年,恰好有了油画的写实能力。他的画是对戏曲的深层眷恋与人生感悟。那曾经因练功疼得哭爹叫妈的时刻,那有了进步先生赞许的时刻,曾经学过看过的戏,先生给语重心长说过的戏,曾经演过的戏,哪怕是龙套。那手、眼、身、法、步,那一举手一投足,那一个裉节儿,都是应和内心感触,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

  艺术除了创造,还有分享。

  杨沛少时苦练戏曲,青年学习书法、诗词和国画,中年进修版画和油画,并数十年如一日地精进自己所学,试图追寻艺术道路上的最终目标——精神上的自由和本性的显现。喜爱“打诗钟”的杨沛,数分钟便能以任意两个汉字为头,组成平仄对仗、意趣横生的诗句,每每诗成便感叹自己“如入无人无我之境”的创作状态。展览开幕现场杨沛也送给前来祝贺的好友们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打诗钟”书法作品。

  柏拉图认为,艺术的灵感就像“磁石”一般,是上帝传递给艺术家的一种力量,艺术家本人创作时必进入一种痴狂和迷离的状态,在不自觉中呈现接近理式的美。这一观点用在杨沛身上,正是恰如其分的。

  杨沛确是固执的,是倔犟的,是一个耕耘者的固执和倔犟;杨沛也是热爱的,热爱来自戏曲与他、他与戏曲经年的陪伴。美的时光在他灯下,姹紫嫣红在他心里,迷人的世界在他笔端,正应了杜丽娘的那句唱:“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艺术家介绍

  杨沛,1949年生于北京,1960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1962年转北方昆曲剧院,70年代拜张伯驹先生、萧劳先生学习诗词、书法,并与潘素先生学习国画山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转至在版画系进修两年,又于油画系一画室研修两年。并在杨飞云画室研究创作油画四年。

  2011年7月在北京“玲珑塔”举办“胡同/胡同”油画个展。

  2011年9月在“艺森画廊”举办“胡同油画展”

  2017年3月在“美门艺术馆”举办“游园惊梦”油画个展。

  2021年9月在北京东四胡同博物馆举办《观自在昆曲系列活动——杨沛油画展》。

  2024 年1月爱慕美术馆个人展览“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备注【打诗钟】

  打诗钟是一种文字游戏,对平仄、对仗有很严格的要求,尤其重立意。把风马牛不相干的两个内容放在一起做题,众人在同作一题,然后一比高下。那时候要烧一炷香,香尾挨着一根线,线上挂着铜钱。一炷香时间要做一首诗或一副联,香燃尽,线烧断,铜钱落到盘子里噼啪作响,就必须停笔。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