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9 日,2024上海市校外教育展示会(以下简称“展示会”)于上海世贸展馆开幕。本届展示会由上海市培训协会主办,通过汇聚并展示本市校外教育资源,着力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塑造科学教育新动能、新优势。展示会以“加强科学教育,用好社会‘大课堂’”为主题,学而思素养受邀参展,并带着一系列素养教育新产品——学而思火星研学课、机器人编程及学而思研学亮相,向大众展示如何以科技赋能教育,以教育成就更好的未来。
其中,“学而思火星研学课”的亮眼设计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与认可。在上海市培训协会主办的首届上海市校外科技教育课程设计大赛中,该课程凭借其创新性、科技意义和教育价值,从众多参赛产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不仅是对“学而思火星研学课”课程产品设计的肯定,也是对学而思素养“激发兴趣,学以致用”教育理念的高度认可。
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会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原主任苏明为上海学而思分校校长胡健颁奖
打造创新融合课程,展现素质教育新成果
“素养教育与科技的创新结合、深度融合,是学而思展区最大的看点。”据学而思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学而思素养持续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优质内容和服务,为热爱科技的青少年群体提供越来越多优质的学习体验,本次展示会中就着重展示了以下三款全新推出的素养课程产品:
学而思火星研学课:2023年,学而思素养携手腾讯教育共同推出火星探险主题课程,将 3D 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课堂,通过3D技术与火星场景的结合,孩子们能进行360 度沉浸式科学考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图形化编程课程的精华知识。展会现场,学而思素养搭建火星探索互动区,观众能够直观感受课程科技,了解火星种植园的奥秘、体验科技感十足的火星实验室,在收获科学知识的同时,点燃探索和研究未知的热情。
机器人编程:在学而思的课程设计中,孩子永远是课堂的主角。去年,学而思将乐高®教育系列产品引入素养课程中,基于自身的课程设计经验和教研能力,在从玩到学的过程中建立起清晰路径,打造完备的教学体系和匹配的课程产品,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大胆想象,在玩乐中成长创新。展会现场,由孩子们亲手拼搭的多款机器人编程作品亮相:跳跳虫仿生机器人——结合编程控制,在不断尝试中找到最快的移动方式;月球采集车——机械作业与工业知识,理解超声波测距仪;在地震模拟中理解地基、重心、材料、结构等不同因素对房屋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影响……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对未来科技的探索和期待。
学而思研学:学而思素养还带来了依托上海自然博物馆、震旦博物馆、中华艺术宫等上海本地资源的多款研学产品,路线围绕“自然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等多个主题进行设计,让孩子们研有所思、学有所获。在本次展出的自然博物馆互动路线中,孩子们现场就能化身小考古学家,探索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过程,了解多元生态和林奈分类法,在游戏中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在探索与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展示会现场家长们咨询了解学而思研学课程
学而思素养的三大展区吸引了各界领导与学者的关注,他们与现场的老师们深入探讨教育理念,聆听孩子们关于他们学习成果的介绍,并一同见证学而思素养在素质教育领域的崭新成就。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学而思素养不仅展示了近年来取得的教学成果,也彰显出在教育品质提升和创新模式探索上的不懈努力。
积极探索科学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力
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是有效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全面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大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对于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23年5月17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3—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据悉,本次展示会亮相的素质教育产品,仅是学而思素养在科学教育创新探索成果的一个缩影。学而思素养近年来一直专注于3—16岁儿童和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教育,结合建构主义和脑科学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以“激发兴趣”为核心价值,以“学以致用”为培养目标,不断升级迭代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科学实验、科学思维、人文创作等多门自主研发的素养课程,构建探究式、互动式课堂,培养孩子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家精神。
学而思素养相信,教育的长远价值在于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力。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孩子们将要面对的未来是截然不同的,学而思素养坚持以终为始,着眼于未来,以准备当下——以创新素养为核心,着力培养科学思维,倡导科学家的爱国与奉献精神。不囿于“常识”,也不惮于“未知”,和孩子一起,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更好的未来。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