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类人群:他们的身材看似苗条,体重处于正常范围或略偏轻,但实际上体脂率较高。这类人或许能够穿上较小号的衣物,然而一旦脱去衣物,腹部和四肢的脂肪堆积明显,身材显得松垮,缺乏紧致线条。
一份2014年的研究报告对12217位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占比32%的正常体重成年人实际体脂含量已超过超重或肥胖的界限。
因此,许多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尽管自己的体重并不超标,甚至不足百斤,但为什么人看起来却很臃肿呢?
拥有这种体型的人,通常被称为“瘦胖子(Skinny Fat)”,也被官方称为“隐性肥胖”。
绿瘦营养顾问解释道,“隐性肥胖”指的是BMI值位于正常范围内(即18≤BMI<24)。然而,其体脂百分比已超过正常范围(男性为10%至20%,女性为18%至28%)或在正常范围的高值。
近些年,人们把这类人称为“泡芙人”或“0号胖子”。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摸起来肉肉的,但体重却比较轻,因此有了这个形象的名字。尽管许多人觉得这种身材才符合“软妹子”的标准,让人觉得萌态可掬,穿衣不显胖,触感丰满。
但这种身材并不健康。“瘦胖子”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可能比肥胖的人还严重。
根据美国心血管病协会的研究报告,在对15000名具有正常BMI指数但体脂率较高的瘦胖子进行研究后,发现他们的死亡风险与每日吸一包烟或胆固醇水平过高者的死亡风险相当。然而,实际表现为肥胖或超重的人群并未出现相应的额外死亡风险。
美国纽约体重管理专家劳伦·克莱恩表示,“瘦胖子”通常会有高血糖、胆固醇低、甘油三酯偏高、高血压等问题。因为天生瘦,这类人往往吃饭不忌口,也不爱运动,导致肌肉量偏低、维生素摄取不足,还可能出现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新陈代谢差等问题。
除却各类由高体脂率引发的慢性疾病,“瘦胖子”群体微量营养素的代谢存在异常,导致骨骼中的钙质流失速度相较正常健康人群更快。骨钙含量减少,骨骼密度降低,从而使得体重减轻。但这种“轻”并未对健康带来任何益处,反而使他们更易面临骨质疏松的风险。
究其原因,“瘦胖子”的形成跟日常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元凶。
1.过度摄取糖油混合物及过度加工的食品,将加剧内脏脂肪的积聚。“瘦胖子”的健康状况可能较健康人群更为糟糕,甚至不如部分超重或肥胖人群。
2.采用节食的方式,使得摄入的能量远小于消耗的能量,导致体重下降(主要是水分减少)。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导致肌肉大量流失,新陈代谢速度急剧降低,进而体脂率上升。一旦体重再次反弹,腹部容易首先出现脂肪堆积。
另一方面,静坐少动或不良运动习惯,导致身体极度缺乏肌肉。
1.长期久坐导致腹部松弛,以及臀部肌肉力量变弱,时间长了以后很容易导致骨盆前倾,从而出现“小腹更加凸出”的现象。
2.过长时间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可能干扰力量与肌肉的增长,且时间越长,干扰作用越明显。
3.几乎不做力量训练。虽然力量训练所消耗的脂肪量有限,但力量训练能够发展肌肉质量,肌肉的增加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消耗更多的热量。
虽然“隐性肥胖”听起来可怕,但仍然可以通过早发现、早预防来应对。
绿瘦提醒,解决“隐性肥胖”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饮食控制、饮食结构调整、保持运动和适度减重等方法:
1.饮食方面,不必过于限制摄入量,关键要保持均衡。感到饥饿时进食,吃饱即止,避免过度饥饿或饱腹。
2.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并提高蛋白质比例。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至少75克,将蛋白质在饮食中的比例调整至20%—30%。对于大多数“瘦胖子”而言,这意味着每餐可摄入一拳主食和半掌熟肉。
3.减少零食摄入,特别是甜食。过量食用零食甜点会阻碍减脂进程,精制糖不仅会导致热量过剩,还会扰乱激素平衡、影响食欲和情绪。
4.适度安排有氧运动。尽量缩短每次训练时间和每周总量。若希望在减脂的同时最小化肌肉流失,建议每次进行20—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周总时间不超过1.5—2.5小时。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