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指导,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学术支持,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首席媒体支持,赫力昂中国公益支持的无痛中国行动·全民社区疼痛管理与促进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启动“全民社区疼痛管理与促进项目”,同时,整合各方资源,成立“社区疼痛管理生态圈”,共促基层疼痛管理水平提升。
“无痛中国行动”于2023年2月启动,本次大会启动无痛中国行动“全民社区疼痛管理与促进项目”,将通过多方资源联合,推进“百千万计划”,即汇聚百位疼痛及相关领域科普专家,搭建“无痛中国——社区服务专家团”,不断完善疼痛科普知识库和国民疼痛防治教育平台建设;覆盖千余个社区卫生服务场所,联动基层疾病预防、医疗机构、连锁药店等,构建社区慢病管理毛细血管网络,共建“无痛中国——疼痛管理服务基地”;培训超万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深入基层,服务社区,以促进社区居民疼痛防治意识和社区疼痛管理服务能力提升。
慢性疼痛影响身心健康,提高疼痛认知需科普先行
慢性疼痛影响公众身心健康,但同时公众对慢性疼痛相关知识认知度还需进一步提升。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在致辞中表示,开展系列疼痛健康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关于疼痛防治的意识,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疼痛健康教育和管理的工作水平,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卫生服务需要。
“我们都知道,慢病防控非常重要,需要以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疼痛管理也是一样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介绍,疼痛管理也要强调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特别是要前移到社区。以疼痛为抓手是慢病防治非常好的一个小切口,但会有大作为。社区药房具有贴近居民的特点,是推广和实施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此次项目通过联合各方,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会更好地将“无痛中国行动”在社区落地,形成防治管一体的基层疼痛管理体系。
“使无痛中国行动真正落地,使广大慢性疼痛患者得到进一步规范科学的呵护,使本来不该成为慢性疼痛的患者从‘根’上得到解决,把疾病关口前移,这是所有人应该努力的方向。”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樊碧发指出,疼痛的问题是全民的问题,如何使大家在基层就能科学有效安全地使用止疼药物,得到科学的疼痛管理和综合疗护,这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
赫力昂中国非处方药事业部总经理、中美史克总经理张展红提及,“疼痛管理是赫力昂旗下产品覆盖的五大品类之一,我们深耕多年,有深厚积累,希望通过无痛中国行动系列项目,帮助大众认识了解疼痛知识,让无痛中国真正走进公众的健康管理中去。”
无痛中国行动自去年启动以来,通过组建疼痛科普专家团,搭建疼痛科普知识库,打造疼痛防治教育生态圈。在主题发言中,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总编助理李晨玉谈到,“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作为社区慢病管理的‘毛细血管网络’,承载着健康信息传递和教育的责任,是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构建疼痛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的重要单元。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将持续从横向的拓展各方协作资源,再到纵向的深入社区进行疼痛科普及管理,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也会不断发挥权威专业媒体平台的作用,同各方一起,共同推进无痛中国项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和老龄健康管理处处长赖建强分享道,疼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保护性机制,也是疾病发生早期出现的症状之一。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过疼痛的经历,如何正确认识疼痛是今天这个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活方式变化导致包括疼痛在内很多慢性病发生。研究证明,通过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减少疼痛发生。
“社区药房作为距离居民最近的提供健康服务的场所,在接近性与便捷性方面优势巨大,是疼痛管理的关键枢纽,打通疼痛管理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介绍:“不论是疼痛症状本身的突发性或持久性,或是疼痛管理过程中所需的连续关注与适时调整,对疼痛患者而言,获取服务的便捷性至关重要。”
促进社区居民疼痛防治意识提升,提高社区疼痛管理服务能力
社区由于它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是健康教育和慢病管理前沿阵地。无痛中国要从无痛社区开始。在“推动社区疼痛门诊建设,提升基层疼痛管理”圆桌讨论环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与疼痛科主任张金华提到。
“目前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有疼痛科设置有41.2%,有病房设置有25%左右。如何去提升疼痛学科的诊疗能力,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是做好疼痛综合管理的重要工作。”作为圆桌环节的主持人,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朱谦认为,“要发挥好龙头医院的技术力量、辐射能力等,来提升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疼痛管理能力。”
对于怎么才能更好地防治慢性疼痛,北京医院疼痛诊疗中心主任华震认为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第一,要充分认识疼痛,提升对慢性疼痛的重视,包括基层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双方。其次,疼痛诊疗技术的提高。和社区医生一起联动,进行学术分享、门诊参观学习以及适宜技术的推广,深入社区,与基层的具体需求相结合。第三,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双向联动。复杂的慢性疼痛在三甲医院治疗后,患者回归到社区进行多种康复与长期随访,发挥各自所长,相得益彰。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熊卫红提及,“2022年我们和建国门街道合作,打造了建国门街道医养联合体。未来可以把疼痛管理加入到日常医养结合工作中去,更好地向社区居民普及宣传疼痛防治知识,提升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和技能。”
“去年,我们在美团买药上满足用户疼痛类用药需求人次超过2000万,600多万次发生在夜间。”在“打通社区疼痛管理‘最后一公里'”圆桌研讨环节,美团医药即时零售业务部总经理王丹提到一组数据。
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很快,如何便捷高效的让用户或者患者完成诊疗和治疗非常重要。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健康医药事业部总经理宋志瑞提到,线上平台现在能提供疾病科普、预防以及包括疾病诊疗、以及药品配送等一站式服务,让用户足不出户可以完成整个线上咨询到最后药品配送,极大提升了效率和用户体验。“此次零售药店和O2O平台等也参与到无痛中国的疼痛管理中来,这是一个大的生态,也是一个大的社会责任。”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郑坚雄如是说道。
“无痛中国,坦率地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提升。我觉得更是一种健康的、快乐的生活方式的倡导。”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蓝波分享道,“呼吁产业上下游共同关注零售药房专业度的提升,以便为民众提供更加专业、更加贴心、更加便利的服务。”
打造首个社区疼痛管理生态圈,将“无痛中国行动”落实到社区
“社区本身是熟人社会,可以帮助疼痛管理在社区最后一公里的实现,以及最后100米的强有效落地。”中国社区发展协会社区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孙文星认为,社区可以成为连锁药店和各级医疗机构非常良好的落地合作伙伴。
无痛中国行动·社区疼痛管理生态圈成立
本次大会成立了无痛中国行动·社区疼痛管理生态圈,多家连锁药店、经销商、电商平台、O2O平台等参与。后续将联动卫生管理部门、学术机构、权威专家、基层医疗机构、连锁药店、电商平台及媒体平台等共同推动、建设“社区疼痛管理生态圈”。通过多方协作,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居民疼痛防治和管理教育,进行社区等基层医务人员及药店人员疼痛管理培训等,共建无痛社区,助力健康中国。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