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国制造业成功吸引回流了超过35万个岗位,超80%的美国企业开始筹划制定回流战略;过去两年,美国吸引了全球24%的外国直接投资,比过去十年的水平高出八个百分点;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单从这些数据来看,我们不免会对美国制造业回流和中国产业转移感到担忧。
但近期国内私募机构淡水泉从铜消费视角出发的有关中国产业逻辑的研究,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铜消费折射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铜是现代工业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和可加工性而被广泛应用。从航天器、集成电路、电子元件、医疗器械为代表的高端品类,到电线、电缆、管道等低端品类,铜都表现得不可或缺。也正因如此,一个国家每年消耗铜的量和铜消费结构,尤其是工业中最普遍使用的精炼铜,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其工业规模和发展水平。
根据伍德麦肯锡(Wood Mackenzie,一家全球能源和资源行业较为权威的咨询公司)的统计,2022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合计2500万吨,其中中国的消费量超过1350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54%,美国消费占比为7%,西欧诸国合计13%,日本4%,印度3%,墨西哥2%,泰国、印尼、越南合计3%。除了这9个国家,其余国家合计13%。
仅从铜消费量一项,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从制造业整体来看,2022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0%,相当于美国和欧盟的总和。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并非一朝一夕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其长期发展、不断进步的结果。
1949-1979年,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1979年中国的精炼铜消费仅占全球消费量的4%。
1979-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夕,中国为来自海外的产能转移和国内自身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政策环境、优惠待遇及优质产业工人等。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夕,中国的精铜消费量占比增加到12%,而美国西欧日本的消费合计占比在50%以上。
“入世”以后,中国凭借完备的工业体系、产业集群效应、成本优势和不断攀升的产业链地位等,很好地承接了发达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转移需求,并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所以20年以后,中国的精炼铜消费量占比增加至50%以上,而美国、西欧和日本合计则萎缩到30%以下。
因此,从1979年至今,中国工业体系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全球工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中国企业承载未来的产业链延伸与重构
谈及产业链转移,仅从铜消费一项数据看,当前很难找到能够在短时间接替中国产能的某个国家或地区。
印度目前的消费量为64万吨,仅仅是中国1990年前后的水平,越南、印尼等国家则更少。按伍德麦肯锡的预测,到2040年,印度的精铜消费量可能达到280万吨,全球占比上升到8%,但仍不及中国2003年300万吨的消费量。届时美国占7%、西欧进一步萎缩到11%,日本2%,泰国、印尼和越南合计上升到9%。即使说伍德麦肯锡的预测还有些保守,但中国的体量,也一定不是这些国家在短期内可以企及的。
淡水泉通过一线调研发现,真实的情况会比预测曲线的剧情更丰富。过去几年的供应链冲击之后,一些企业考虑供应链安全的原因,会想办法应对。其中一部分会选择离开中国,去本国或者第三国建厂。有的企业会采用“China+1”的策略,在中国和中国以外都保留生产线。当然可能还有的企业会发现其他国家的成本、效率不及中国,最后又选择回来,或者在海外继续和原来的中国企业合作。整个过程中,很多外国企业还会依靠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去它们国家投资建厂,或者和中国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因此对于优秀的中国企业而言,当下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产业链转移,而是面向全球的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链重构。
(文中观点来源于“淡水泉投资”微信公众号)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