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法律工程师:法律人和技术人的“桥梁”

法律工程师:法律人和技术人的“桥梁”
2024年03月06日 16:57

  “法律人和IT技术人员的语言、逻辑和思维方式都有许多不同之处,所以要成为翻译,必须要懂两边的语言”,法律知识工程师作为互联网产品开发与法律知 识供应端之间的衔接者,是一种新兴的职业,它是法律知识内容开发者,也是知识管理服务者。吴于婷便是一位法律工程师,对于这个行业的前景、价值与意义她有自己的看法。

  以梦为马,以己做桥,开启新大门

  近几年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很多人意识到技术可能会成为建设法治国家、完善法律的钥匙。而吴于婷便是选择拿起这把钥匙打开新大门的人之一。随着法律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为了充分利用最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高质量法律服务,法律知识工程师这个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她表示,“一般来说,法学院毕业的学生会更倾向于从事传统法律行业的工作,例如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务等。我当然也是从小就想要成为一名法律行业工作者,从武汉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有一家法律与人工智能的公司找到了我,刚好我的学长也在这个公司,”她抱着对法律事业的热情和憧憬入职了,就此成为了一名法律知识工程师。

  法律工作对专业的高要求、客户的需求不一等原因都让法律工作无法标准化,吴于婷就此成为一座“桥”,担任着法律人、技术人之间的“翻译”,通过产品开发等途径,把法律和技术衔接起来。基于对法律的理解,为客户提供技术化解决方案。“我和公司的团队尝试了使用几种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大数据、自然语言分析等。目标是通过法律人成体系的法学制式,建立知识图谱,来让计算机学会法律的语言,最终推动国家法治建设。”

  走近法律工程师

  每位律师都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能手。法律检索、案例搜集、经验积累、知识梳理等无一不是律师的看家本事。从个人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法律知识工程师做的工作与普通的律师助理、法律编辑是没有根本上差别的,无非是文书的标准化、知识储存标准化、办案动作与流程标准化等这些基本的知识管理工作。

  “可能会有人问,那么专职的法律知识工程师是不是没有存在必要?当然不是。伴随法律行业专业化和团队作战的发展趋势愈明晰,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律所对于自身专业品牌的建设非常重视,与此同时,对于品牌背后的专业能力对应的知识管理需求却也是十分急切的。然而,律所作为组织的知识管理需求与个人的需求终究是有所区别。因此法律知识工程师这个行业是在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新的科技与知识相结合的产品等来形成可被应用到律所法律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的载体上的知识内容——采集、整理、分析、输出、分享是最为重要的。帮助律师提高效率,将成本做到最低化,通过团队协作,通过知识管理,帮助律师成功赚钱,是法律知识工程师最俗气的想法,也是最能够帮助律师实现梦想的方式。”吴于婷表示。

  结晶以及行业价值意义

  “现在这个行业有两个成熟的法律和人工智能的结晶:自动生成裁判文书的系统、类似案例推送系统。自动生成裁判文书的系统,顾名思义,是为了帮助法官减轻工作量,将裁判文书中可以机械化、批量生成的内容进行生成,比如说原被告的姓名、原告的诉请、被告的答辩,还有在开庭过程中法官认定的事实经过等。类似案例推送系统则是通过大数据,辅助法官进行量刑决策,可以看到同一地域、同样类型的案件,其他法官,甚至本法官之前是怎么判的。这样的量刑尺度统一,有助于提高息诉率,形成更为公平公正的裁判结果。有了这样的产品,可以减少法官工作压力,也可以避免恶意报复法官事件的发生。” 吴于婷从小便想从事法律相关行业,现在成为了法律知识工程师,她十分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同时也认同这个行业的价值和意义。

  “我常常想,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方便、快捷的立案系统呢?难道要想立案必须得走那么多程序吗?就是这种想法,让我产生了要不要试试在公司研发一款线上立案系统的想法。”,吴于婷说,“然后,我就真的去做了!我和我的公司同事一起,通过各种调查、分析并且和公司技术人员沟通,花了好长时间做各种事前准备。我们以线上立案系统为主题,开始了研发。”在研发过程中,常常发生问题,有一次是在工作时发现有一个技术漏洞,吴于婷立马和她的同事想办法,好不容易才解决了。 经过六个月的时间,她所研发的线上立案系统真的问世了。这个线上立案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立案,节省申请人、法院的时间,申请立案仅仅需要三分钟,方便又快捷。说到这个成果吴于婷是非常满足的,“我真的没想到我真的做到了,这个系统就好像我的孩子一样,我亲自孕育出它,并且让它投入使用,你别说,真的特别有成就感。”

  单纯的“法律”加“人工智能”结不出“法律人工智能”的果子。通往法律人工智能的桥梁也许并不在于算法,而在于人,在于法律与技术的“连接者”。吴于婷表示法律知识工程师不仅仅是法律人和技术人员之间的翻译,还应该连接群众,承担普法的社会责任。她说,“作为法律知识工程师,这个职业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原本对信息化非常排斥的老法官们,开始逐步接受这个时代的变化,开始愿意通过这些辅助方式,让自己的工作越加完美。电子卷宗更加方便,即使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也能查看。同时,在电子卷宗上直接标注,系统会把这些标注经 过自然语言分析,变化成裁判文书中的表述,更加省时省力。”

  法律人的产品思维不够,暂时没有设计出更简单的、易上手的产品,导致有些法官觉得太难用,而放弃使用。与此同时,我国普法程度较低,导致大众接收法律产品的效果也不佳。 “中国的普法教育还处于初期阶段”,吴于婷,“在中国还存在很多不懂法的现象,大部分民众的法律知识十分匮乏。不如借此机会普法,这样才能一个齿轮带动另一个齿轮地前进。” 吴于婷认为,普法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必须进行的工作,普及法律知识,不仅仅有利于法律行业的积极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和避免不知法而犯法的情况出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在社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越加复杂,只有加强普及法律的工作,才能提高广大民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纸上谈兵不如现身说法

  吴于婷的个性一直非常独立自主、果断干脆,属于实践型。多年以来,她一直奉行着“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纸上谈兵不如现身说法”的座右铭。她很果敢, 选择了一个刚刚崭露苗头的职业,成为了一名法律知识工程师,不让自己待在舒适圈,勇敢跳出去,并且不断尝试着新鲜的事物,积极进行自我挑战。

  作为一名法律知识工程师,吴于婷抱着信心与期望,抱着热忱和向往,在法律人和技术人这两者之间担任“桥梁”作用,并进行调和、改进,通过技术研发出新产品,促进信息化在法律产品上的积极作用。她说,“这个行业能够帮助传统法律工作者省下时间、力气,并且能有参考的众多案例,最终得到一个更公正、正确的判决结果。”法律知识工程师是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法律知识的“中介”,是以通过产品开发等方式,生产出新的信息方式,以便于律师提高工作效率并保障工作成果精确。

  吴于婷在她的公司中担任副总经理,承担开发产品的责任,她一直把创造出能够让计算机读懂法律语言的产品为己任。“当然,作为一个新兴起的行业,法律知识工程师的路并不会那么好走。瓶颈、困惑一定会有,但是我相信经过努力,这个职业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因为它是真正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也是符合现在社会的背景的。因此,虽然现在法律知识工程师还需要很多时间、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认为,这些都是必要的,都是为了提高法律工作的效率。”

  对这个行业的意义和价值,吴于婷不曾怀疑。她以法律知识工程师这个身份,在不断尝试研发新的、好的产品。在未来科技将越来越向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形下,法律知识工程师的工作价值越发高,这个职业的意义也将越发被众人所知。

  署名:陈昭仪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法律法官人和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