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上汽大众深化Glocal战略,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

上汽大众深化Glocal战略,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
2024年03月14日 15:02

  2023年,纵观整个汽车市场,合资车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梯队分化愈发显著。然而,在这股变革之风中,德系车企依然稳固地占据了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上汽大众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全年累计销量达到了121.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突破13万辆,同比增长高达32%,位列合资纯电销冠。上汽大众作为燃油时代的王者,如今在新能源领域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突破力,这一变化着实令人惊喜。

  中国如今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已成领先者,随着市场环境的演变,新一代消费者似乎对合资车企的重要性和价值有所忽视。但上汽大众却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不同时代都积极参与并推动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

  Global+Local,开启中国汽车工业新纪元

  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刚刚踏上变革之路,面临规模小、机械化水平落后等种种挑战。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我国采取了“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以期推动国内汽车工业的崛起。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上汽大众的合资合作无疑成为了中国合资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之一。

  1983年,上汽人与德国工程师的紧密协作下,第一辆“中国组装”桑塔纳轿车正式诞生。在生产环节,德国工程师亲身示范每个零件的安装过程,而每一位上汽人则严格遵循生产标准,对每个螺丝的扭矩都严谨对待。这种对进口零件与先进生产经验的双重重视,使得桑塔纳轿车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誉为一代“神车”,更流传着“拥有桑塔纳,行遍天下无忧”的赞誉。

  对于上汽大众而言,通过中外双方的良好协作,国外的先进技术真正被引入到了国内,而轿车领域甚至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的价值标准,也正式被建立。在跟德国总部学习期间,上汽大众有意识地在提升生产车型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上下功夫,其联合数百家零部件配套企业使得生产形成规模,孕育培养了中国最早的汽车本土供应链,进而一批又一批的技术人才涌现,带动了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改造。90年代,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达到9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汽大众不仅是合资车企的一面旗帜,更是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助推者。其所坚守的“Global”标准和“Local”改进也逐渐紧密结合,并最终演变为“Glocal”。

  洞察用户需求,引领国内消费新趋势

  在2000年左右,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折点,其中私家车市场的迅猛崛起尤为引人注目。在这一关键时刻,上汽大众再次展现了其作为行业先锋的卓越领导力。为了回应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购车需求,上汽大众迅速推出了如帕萨特、Polo等深受欢迎的王牌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自桑塔纳国产化的那一刻起,上汽大众就已深刻洞察到中国市场需要一个更为本土化的产品。因此,在引入德国先进技术的同时,上汽大众还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国人的驾驶习惯和生活场景。基于这些深入的了解,上汽大众对产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以帕萨特为例,上汽大众在将其引入中国市场时,根据国内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和路况特点,对其轴距进行了加长,并对悬挂系统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这种本土化改造,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广泛喜爱。

  此后,上汽大众开发了第一款真正的国民车朗逸,优秀的外观、宽敞的空间、强劲的动力,使其始终占据着中国紧凑型车销量排行前列。

  在SUV市场需求逐步扩张之时,上汽大众又率先将途观引入中国,鉴于欧洲版本的途观体型较小,轴距偏短,上汽大众在欧版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消费者更喜欢的外观及空间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创新,途观也从上市之初的加价神车、一车难求,成为现在SUV市场常青树,持续引领国内消费新趋势。

  诸多热门产品的到来,源于上汽大众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的同时,注重将Global品质标准与Local需求相结合,才能打造出这款款都是热门儿的“国民级神车”。

  深化Glocal模式,持续奋进新时代

  进入21世纪,汽车行业迎来智能电动化时代,自主品牌借新能源东风加快占领市场,合资车企的黄金时代似乎正在远去,然而上汽大众却以市场表现打消了我们的疑虑。

  企业去年全年新能源销量达13万辆,其中ID.家族12月份销量达到了10.9万辆,连续六个月销量破万,累计交付量更是突破22万辆,扛起了合资阵营大旗,甚至超过蔚来、哪吒、极氪等一众新势力,跻身主流新能源车市场第一梯队。据最新数据,上汽大众ID.家族1月销量再破万辆大关,进一步夯实上汽大众在合资新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

  实际上,上汽大众从不缺乏布局新能源汽车的魄力,只是不事声张。早在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还在起步阶段,市场渗透率卡在1%,主流车企对于是否需要针对新能源赛道进行前瞻性布局,处在犹豫不决状态。上汽大众就先人一步,开始研发纯电动汽车专用的MEB平台,并在上海安亭投产170亿元建成大众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专属工厂,开启ID.全面电动化。

  基于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上汽大众ID.不仅继承了德国造车的卓越品质,还展现了品牌的实力与匠心。其中,ID.3和ID.4 X分别拿下纯电动紧凑型轿车和纯电动紧凑型SUV两项满意度冠军,品质实力毋庸置疑。

  在持续采用Glocal模式的同时,上汽大众灵活调整其业务布局,旨在稳固燃油车市场的基础上,打破新势力在新能源市场的壁垒。结合中国实际国情与市场需求,上汽大众致力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例如TSI+DSG这一黄金动力组合,以及具备德国品质的高效、长续航PHEV车型。这些不仅是大众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其未来的市场竞争增加了重要的筹码。

  与大众在美国、德国或欧洲的其他市场不同,中国市场对PHEV有着特定的需求和场景。因此,上汽大众在未来全新的PHEV项目中将主导75%的开发工作,真正实现了“In China For China”的研发理念。

  上汽大众在过去的40年里,深深扎根于中国市场,始终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坚守Glocal的发展模式,不断适应并引领中国车市的变化潮流。凭借强大的企业实力,上汽大众一直走在中国车市变化的前沿,,更是推动着国内汽车行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