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亚信安全与华为:昔日同渊筑梦,今朝并肩数智化

亚信安全与华为:昔日同渊筑梦,今朝并肩数智化
2024年03月20日 10:32

  两家公司的出身背景如此相似——都源起于运营商业务,至今仍以“懂网”为特长。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安全成为企业业务创新的基础保障,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的需求在快速提升,亚信安全与华为的合作也拓展了政企市场。同时,合作层级也不断提升,从最初的自发性项目合作,向联合方案开发等方面加深,形成可持续的深度合作关系,成为“伙伴+华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因聚而生、数智有为”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4期间,亚信安全首席运营官马红军表示,为应对数智化时代的到来,亚信安全正与华为展开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共同为政企的数智化升级提供灵活、可靠、有效的安全解决方案与技术支撑。

亚信安全首席运营官 马红军亚信安全首席运营官 马红军

  逐步升级的合作关系

  脱胎于电信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亚信,亚信安全是一家不仅“懂安全”,而且“懂网、懂云”的安全厂商,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安全市场的头部企业,在云安全、身份安全、终端安全、安全管理、高级威胁治理、5G安全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马红军介绍说,正因有相似的运营商背景,亚信安全在正式成立的2015年就开始了与华为合作,共同承担运营商的项目建设。很快,这一合作扩展到整个政企市场上。一方面,华为大规模发力企业业务,需要完整的安全能力;另一方面亚信安全也在积极拓展非运营商业务,金融、政府、能源行业的营收占比不断增加。

  2017年,亚信安全加入“华为安全商业联盟”,作为联盟首批成员,将自身的网络安全产品、解决方案与联盟伙伴的领先产品相互结合,为企业客户提供整体方案和服务。

  2019年,亚信安全与华为合作推出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同时其安全终端、云安全等核心产品也完成了华为认证。

  2022年,双方的合作进阶到了“东数西算”等国家重点工程当中,针对“东数西算”工程算力枢纽节点的安全能力建设需求和目标,联合编写并发布了《东数西算工程算力枢纽安全能力建设白皮书》。

  业务层面的完美互补

  两家拥有相似背景、同在安全市场耕耘的厂商,为何能够成为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呢?马红军表示,这是因为两家公司之间具有很好的互补效应。

  比如,亚信安全以软件能力见长,与华为的服务器、网络产品形成完美的配合;华为云在基础设施服务方面能力很强,而亚信安全在云安全方面很早就开始了投入,除了云主机安全之外,还打造中国第一个公有云SaaS终端安全产品—亚信安全天穹,实现了终端防护从能力到理念上的进阶。

  此外,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令安全与业务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尤其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的价值受到空前重视,数据安全防护的需求在快速提升。由此,行业客户的安全需求从合规驱动转向了实战需要,从而对安全运营和安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强大的研发能力,华为也推出了乾坤安全云服务,让客户侧对安全能力的使用更加自动化、便捷化。而与乾坤安全云配套的托管式安全服务,正是亚信安全的强项,其依托终端+态势+XDR能力,实现了安全托管运营的“三体”模式,满足企业对终端安全和态势感知等方面的强烈需求,双方联合为客户提供最佳的安全防护体验。

  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使得亚信安全与华为得以携手深耕NA和商业市场,在很多行业实现了应用落地,并覆盖到北京、广东、江苏、山东、四川等多个重要区域。

  头部厂商才是合作重点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内安全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态势,这也导致国内安全厂商数量众多。

  在整个ICT市场上,安全业务的规模总量并不是很大,却聚集了数百家企业,形成了一个高度碎片化的市场。与此同时,各大厂商的产品也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特征,缺乏专业性

  马红军认为,这一状况将很快得到改变。他表示,随着市场增速放缓,厂商之间会愈加激烈,而客户只会选择与头部厂商合作,这就倒逼厂商要把核心业务做强,而不是面面俱到。

  他同时认为,在“伙伴+华为”体系中,华为也一定选择在专业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这样的伙伴才有价值。而这也是华为与亚信安全加深合作的原因之一。他强调说,安全厂商的产品和服务,仅仅在国内具有竞争力还不够,还要全球市场有优势,因为面临的竞争是全球性的。

  因此,亚信安全近年来通过加强研发投入,来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包括新一代终端安全TrustOne、零信任产品能力、涵盖云主机、云原生、云态势、云安全资源池和无代理虚拟化安全的云安全能力等。

  不断加深的未来合作

  马红军表示,随着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推进,亚信安全与华为不断扩展并加深合作,将安全能力注入到企业的终端、云、计算存储等诸多领域,并与更多生态伙伴合作,共同帮助企业筑牢安全底座。

  如今,在鸿蒙OS、中企出海等新兴业务领域,双方已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初步成绩。在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征途,双方正携手在路上。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