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至19日第一届“中瑞全球可持续治理研讨会(Sino-Swedish Colloquium on Global Sustainability Governance)”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珞珈环境法论坛第二十九期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隆重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瑞典隆德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以及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国际环境法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瑞典外交部、瑞典驻华大使馆、瑞典隆德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瑞典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代表处武汉办公室、中国生态环境部、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所、厦门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以及武汉大学的中外专家学者齐聚珞珈山,围绕实现碳中和的全球治理路径,共话全球合作。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全体博硕士研究生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3月18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法学院325会议室举行。武汉大学副校长唐其柱教授,瑞典驻华大使馆参赞康汀兰女士,瑞典驻华大使馆可持续发展官员尹霖女士,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国际交流部部长秦天宝教授,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主任、隆德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Jörgen Hettne教授,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Andreas Inghammar副教授先后发表致辞。开幕式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胡斌博士主持。
唐其柱副校长在致辞中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全球可持续治理”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是非常重要的热门议题,本次研讨会为中瑞两国专家就全球可持续治理所涉及的法律、经济、社会等问题进行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唐教授表示,瑞典隆德大学是武汉大学在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使武汉大学和隆德大学相关领域学者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学术交流,将双方的合作打造成武汉大学未来国际化工作的品牌项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武汉大学副校长 唐其柱教授](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491/w775h516/20240322/9cce-826ed394b9259e0f82494c8f605d1068.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康汀兰女士表示,中国和瑞典在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领域已经开展了多年的合作与交流,中瑞两国各有擅长的学科领域,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能够促进达成双赢局面。除此之外,中瑞两国之间也长期存在着各种商业关联。她非常重视和珍惜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并指出这也是实现减缓气候变化这一两国共同的目标的基础。
![瑞典驻华大使馆参赞 康汀兰女士](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411/w727h484/20240322/7705-55b880ed72341750479000337c06d397.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尹霖女士指出,全球可持续治理是受到中瑞两国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次研讨会为中瑞专家学者探讨全球可持续治理相关的问题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她将持续关注本次研讨会涉及的各项议题,与各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并期望与会人员能就相关议题开展长期而持续的交流。
![瑞典驻华大使馆可持续发展官员 尹霖女](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70/w702h468/20240322/6417-66b07114c30a9cc6f0db9ccc7a7f2c27.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秦天宝教授首先对各位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之后,他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的创建历史和发展情况。他提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培养了大批环境法学者与实务专家,为中国环境法治与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希望这次的研讨会可以在两所大学间、两国学者间达成更多的共识,同时,他也希望与会嘉宾能够在武汉这座热情好客的城市中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教授](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411/w727h484/20240322/7e3e-13effdab217585a37eda7f5e3965a51c.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Jörgen Hettne教授简要介绍了隆德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及其国际化办学成果,表示隆德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一直在努力探索借助商业贸易手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后,他和秦天宝教授互赠礼物,并合影留念。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78/w707h471/20240322/b47a-f7dbe935a4889cea9064565c06f3ee37.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主任、隆德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Jörgen Hettne教授
![秦天宝教授和Jörgen Hettne教授 互赠礼物,并合影留念](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95/w717h478/20240322/4dcc-1542febfd7afba4901ee5edc60eef53c.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Andreas Inghammar副教授简要介绍了隆德大学的历史和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近年的发展和办学成果。他表示中瑞两国在经济贸易等领域往来日益密切,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促进更加深入的交流。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152/w397h555/20240322/ec77-37919b8c92fef3e754871da6c5689c37.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Andreas Inghammar副教授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200/w1080h720/20240322/5a58-ae2040284f92e576ea027b9821a50628.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副所长 胡斌博士
![与会人员一同在325会议室合影留念](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442/w925h317/20240322/4f6c-38a34cd8706c5c938043e7f2313234c4.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合影结束后,秦天宝教授主持了特邀领导致辞。瑞典外交部可持续经贸事务大使Cecilia Ekholm阁下,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竹梅博士,中国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别涛博士先后发表致辞。
Cecilia Ekholm 阁下通过视频形式发表了演讲。演讲主要讨论了企业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和透明度的重要性等内容。她指出瑞典政府期望企业以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方式保障人权、平等、良好的工作条件、环境等;并与其他国家政府就可持续和负责任的企业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她强调企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气候变化领域已有越来越多企业承诺减少碳排放。最后,Cecilia Ekholm阁下提出应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以更好地促进企业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
![瑞典外交部可持续经贸事务大使 Cecilia Ekholm 阁下](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551/w902h449/20240322/2220-0338130914324723945462319be398e0.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刘竹梅博士随后致辞。刘博士曾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以司法之力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做出贡献。她强调,司法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法院一直坚持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第一,五年来法院审理的环境资源案件数量增加,反映中国法院环境司法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意识的增强。第二,中国法院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司法保护职能作用,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服务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服务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升;服务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第三,中国法院全面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健全专门化的审判组织体系,探索社会环境资源刑事、民事和行政审判职能三合一,深化案件的集中管辖,推进生态环境一体保护系统治理。第四,中国法院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案件的法律适用规范,加强司法解释和政策制定,做实案例司法。第五,中国法院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全球环境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以司法审判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许。最后,她呼吁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当前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期望本次研讨会汇集专家智慧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命运共同体。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232/w431h601/20240322/c1f8-c9a89b7f16f51c6f2a891139233873be.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别涛博士对中国环境立法作了回顾与展望。首先,他介绍了中国现代环境保护事业50年间取得的重要成就及中国现代环保事业的奠基人和推动者。他对中国目前的环境形势进行了判断,表示目前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拐点尚未到来。随后,他简要介绍了中国的环保基本法律制度,并总结了环保立法的新方向,表示中国接下来将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适时启动法律清理等工作。最后,他祝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科研成果、中瑞环境合作成果丰硕!
![中国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别涛博士](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161/w408h553/20240322/3ddc-032fb73aadc1a0abe4fa466e17163dc2.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随后进行的是本次研讨会的主旨演讲环节,在张萌博士的主持下,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环境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奥胡斯公约遵约委员会前主席Jonas Ebbesson教授与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名古屋议定书遵约委员会副主席秦天宝教授先后就跨界环境与气候转型背景下的法治、跨界环境与气候转型背景下的法治做了主题发言。
Jonas Ebbesson教授以“跨界环境与气候转型背景下的法治”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首先提出应促进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平和包容性社会,为所有人提供诉诸司法的途径,并在各级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随后,他介绍了跨界环境背景下法治的关键要素、跨界背景及跨界背景下的法律适用;最后,他通过对公众参与权利、企业责任、气候变化诉讼三项事例的详细阐述,总结道:跨界环境背景下的法治在公众参与权利层面得以发展,在企业责任层面未受到重视,在气候变化诉讼中得以应用;跨界环境背景下的法治得到了《2030年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联合国关于享有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环境的人权的第76/300号决议的支持,对于可持续治理至关重要。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环境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奥胡斯公约遵约委员会前主席 Jonas Ebbesson教授](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157/w404h553/20240322/6860-0f4d3a18e34bcc4d6918463d185c5d7c.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秦天宝教授以“国际气候变化法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法的协同增效”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首先介绍了“协同增效(Synergy)”的科学内涵和分类,随后,他详细阐述了UNFCCC和CBD之间协同增效的机制,包括秘书处职能的发挥、科技手段、政策手段、行动层面、资金手段几方面内容;接着,他介绍了促进两公约协同增效的有利机会与条件;最后,他展望了国际法视野下UNFCCC和CBD协同增效的未来发展状况。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名古屋议定书遵约委员会副主席 秦天宝教授](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18/w447h671/20240322/f893-a402fa811330760f96b3fce180a9f635.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在圆桌讨论与问答环节,张萌博士对两位主旨演讲人进行提问,这一环节围绕着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的条约制定、碳中和过程中的利益衡平、如何协同碳减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际环境法问题展开,会场讨论充分,在严肃但不失活泼的气氛中不断思想交锋,碰撞出很多智慧火花。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8/w665h443/20240322/aad0-8aea7208c8326db87fcccaf9dc8d1ef5.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3月18日下午至19日下午,研讨会分别以三个单元进行
第一单元的研讨主题为“碳中和的可持续治理路径”。本单元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由Jonas Ebbesson教授主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所所长于宏源教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Karin Bäckstrand教授、瑞典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张萌博士先后就“地缘气候竞合和迪拜气候大会新进展”“地缘政治危机背景下的欧盟2050气候中和治理路径”“脱钩还是脱碳?极化世界中建立气候俱乐部的新路径——协调中欧碳市场”等问题作了发言。后半部分在周琛副教授的主持下,瑞典隆德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Emily Boyd教授,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刘静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科学与环境传播中心主任纪莉教授分别围绕“面向未来的损失与损害治理”“中国双碳治理的工具组合”“大众媒介对气候变化的公共表述的形塑及其对气候治理的影响——以中国为例”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121/w1080h1441/20240322/ae42-0833a33e258050a234156eebc8c1aa82.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121/w1080h1441/20240322/8d5a-c7636f512a35db252c27b8a852fa5a06.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121/w1080h1441/20240322/51c9-ed697991c88dcd8fc58e1ee34cb8ba2b.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121/w1080h1441/20240322/c2cb-18f42f1e12959e28ef42bc66299cab98.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459/w540h719/20240322/c993-cb3d02122ab01a173c142577c983c98d.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121/w1080h1441/20240322/0f92-a48e9e45da7f3cb199448172d0b650f4.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第二单元的研讨主题为“可持续的绿色经贸转型”。在Andreas Inghammar 副教授主持下,原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前亚洲开发银行气候变化首席专家吕学都教授,瑞典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主任、隆德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Jörgen Hettne 教授,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教授、瑞典哥德堡大学经贸与法律学院经济系Christer Ljungwall副教授、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法学学科讲师谷津博士先后就“国际碳交易发展的评论与展望”“欧盟绿色转型的法律成就及其挑战”“中国的碳定价政策及其对可持续经贸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挑战”“气候雄心抑或贸易保护——气候与贸易的公平问题”等主题做了发言。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0/w1080h1620/20240322/b66d-9db6f1eee6d41437f414c6e7c407b39a.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0/w1080h1620/20240322/d917-0d905032c90d2ba6a99bcc71ed83a10c.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0/w1080h1620/20240322/140e-115e4c96a626e097db4e4bb4b6b11b90.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0/w1080h1620/20240322/48d4-e01a4c38c448275dba5deb46d4e0d84a.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0/w1080h1620/20240322/e726-e18a1e62aa5d63bbcc00457d25fe10b2.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0/w1080h1620/20240322/f677-eae76eaed80450ffe0d7fba380aedfef.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第三单元的研讨主题为“ESG 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在虞楚箫副研究员的主持下,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Andreas Inghammar副教授、瑞典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研究部主任Radu Mares副教授、厦门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能源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琛副教授、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代表处武汉办公室主任徐敏、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舒适律师分别就“前沿社会可持续性问题——当前和未来的欧盟立法对促进供应链中的社会可持续性的重要性”“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法规架构及其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中和的新治理工具ESG——厦门的地方实践范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生命周期评价思维和应用”“深交所ESG信息披露规则解析和案例分析”等作了主题发言。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98/w479h719/20240322/245d-2487b421c06930520ada05ffd2dc4b00.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0/w1080h1620/20240322/b66d-9db6f1eee6d41437f414c6e7c407b39a.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98/w479h719/20240322/0611-babd239a020febba3d6ca8cc1bfeb49d.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0/w1080h1620/20240322/51a2-939a605aa01cb1b5fdc2fb2e7535f235.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0/w1080h1620/20240322/3510-e549121cc6c9f63d916cc9a0b6f78be7.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http://k.sinaimg.cn/n/spider20240322/300/w1080h1620/20240322/f946-13827f3590166b464e4dfbcd8fa62937.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3月19日下午,本次研讨会举行了闭幕式。闭幕式由瑞典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贸法系张萌博士主持,他对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用心准备和精彩发言表示感谢。秦天宝教授、康汀兰女士、Jörgen Hettne教授、Andreas Inghammar副教授分别进行了总结发言。
秦天宝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对会务筹备组特别是学生志愿者的付出表示肯定。其次,他用“diversity”来总结本次会议:来自不同地区、城市,具有不同身份、职业的与会人员各持有不同的观点,但能在本次研讨会上求同存异,共同助力全球可持续治理。最后,秦教授期望本次会议搭建起中瑞两国学者合作之桥,各位专家未来继续保持联系和交流,深化合作,共同助力全球可持续治理。
康汀兰女士表示非常开心能在武汉度过愉快充实的两天。她认为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对可持续治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非常有意义,她非常开心也特别乐意支持研讨会的举办,期待未来举办更多类似会议。
Jörgen Hettne教授对组委会的邀请和招待表达感谢,他表示在武汉大学度过了美好难忘的两天。他指出在本次研讨会中收获颇多,全球可持续治理问题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要,本次研讨会对解决可持续治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Andreas Inghammar副教授表示非常开心能够来到美丽的武汉和武汉大学,欣赏到了漂亮的樱花。本次研讨会上不同年龄、地区和母语的学者汇聚在一起,彼此互相理解,讨论全球可持续治理问题,为共同的未来与充满挑战的问题做斗争。他认为这就是大学的意义所在,讨论、聆听和学习。最后,他欢迎与会师生随时来交流和学习。
第一届“中瑞全球可持续治理研讨会”到此圆满结束。本次研讨会是继2023年8月我所师生访问隆德大学后中瑞学者进一步合作的成果,不仅实现了环境法学前沿话题的交流分享,更为中外环境法同仁提供了一场增进了解的友谊盛筵。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一向注重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汇集中外专家学者智慧,助力全球环境治理。同时,本次研讨会也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有利于拓宽国际视野、启发学术思想,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供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