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消费市场有着这样的共识:价格战虽热闹,但这种价格竞争并非长久之计,单纯的低价难以构成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以“性价比”为立足点的名创优品,却为资本市场奉上了一场极具启发性的翻身仗。
在3月12日公布的第四季财报中,名创优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公司总营收高达38.4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54%,无论是单季度营收还是利润,均刷新历史纪录;而全年收入更是突破138亿大关,调整后净利润约23.6亿元,同比增长达惊人的110%。
更令人瞩目的是,名创优品在2023年四季度的毛利率达到了43.1%,这一数字不仅再创新高,而且相较于2020年同期启动品牌战略升级之前,有了显著的15个百分点的提升。
名创优品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歌辉战略的实战型战略咨询服务。那么,名创优品究竟是如何在不打价格战的情况下,成功提升毛利率、创造丰厚利润,并重塑自身估值的呢?

名创优品战略顾问歌辉战略:低价不能成为品牌的长期竞争力
歌辉战略提出,虽然零售业都在追求性价比、超低价,但低价不可持续,也不能成为一个消费品牌的长期竞争力。这一点,在名创优品身上也得到了验证。
成立于2013年的名创优品,早期由“性价比”的经营策略为主导,通过广谱的消费品类、类直营的加盟拓店模式以及完整的供应链布局,在实体零售业建立起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竞争壁垒,并在2020年10月成功赴美上市。这是名创优品的1.0时代。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迭代,追求“极致性价比”的企业战略,无法持续提升名创优品的业绩增速与市场估值,上市之后的战略转型迫在眉睫。经营生活小用品这一“弱势品类”,决定了名创优品可以不分地域、国家、种族,具备规模化扩张的基础,但也产生了难以形成品牌溢价的瓶颈——一罐棉签,消费者只在乎好用或不好用,不在乎它是什么牌子。
面对弱势品类带来的发展瓶颈,名创优品的战略如何升级?如何成为一个超级品牌?2021年,名创优品遇见歌辉战略,找到了解法。
名创优品战略顾问歌辉战略:从“性价比”到“美好生活的向往”
早在相遇之前,歌辉战略就总结出了“战略定位第一性原理”。从“品牌=品类=需求,需求=动机-障碍”的“战略定位第一性原理”最底层逻辑出发,歌辉战略认为,对于名创优品来说,受众广谱的生活小用品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障碍比较小,品牌真正需要放大的应该是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性价比”是名创优品的经营基础,但已不足够支持品牌突破千亿的理想,名创优品需要进一步挖掘顾客的需求,升级自己对于顾客的价值,而顾客需求的层次越高,品牌的价值也就越高。名创优品的战略转型方向,应从提供基础的物质价值上升到满足更深层次的情绪价值。这一战略转型方向,也正契合了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打造超级品牌的愿景。

名创优品开始迈向2.0时代,开启了打造超级品牌的全球品牌计划。在歌辉战略的规划下,超级品牌由超级IP、超级品类、超级门店、超级符号、超级营销五个系统构成。截至2023年末,名创优品全球门店数量达6413家,其中国内门店3926家,同比净增601家;海外门店2487家,同比净增372家。高盛覆盖名创优品的分析师研报认为,海外直营门店占比的持续提升,塑造了资本市场对名创优品规模化增长的一致性预期。
这里还有件趣事,2022年名创优品在香港上市,创始人叶国富和他的团队穿的都是印着Wink笑脸的T恤,这是如今名创优品的笑脸符号的象征,也是名创优品走向2.0时代的决心。在名歌辉战略看来,名创优品的成功并不是放弃了性价比,而是在性价比的经营基础上再出发,迈向了超级品牌。
(来源:News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