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长沙市开福区:虽“老”却“潮”,这些老街何以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长沙市开福区:虽“老”却“潮”,这些老街何以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2024年05月15日 17:53
【新华企业资讯5月15日】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长沙迎来客流高峰。五一商圈、太平老街、潮宗街等热门地段,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图为长沙市开福区潮宗街街景
图为长沙市开福区潮宗街街景

  在国家级文旅休闲街区潮宗街,“繁花Show好戏,风雅潮宗街”国风假日活动在此开场,国风怀旧、黄包车等一系列主题场景营造沉浸式的民国复古风情;精彩迭起的创意表演;趣味好玩的互动体验,强势吸睛,现场欢乐频出。

  长沙老街走红出圈,年轻人爱上了古城古镇打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博物馆展览等文旅体验。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热门博物馆、古城古镇类景区的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4倍。

  国风潮兴起,新中式席卷而来。老街当红的背后,是什么吸引年轻人纷纷扎堆打卡?

  这个“五一”,长沙这些老街火了

  作为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00后群体热衷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热度最高目的地城市,长沙文旅经济热力值依旧旺盛。

  大数据建模分析显示:“五一”期间,长沙总接待游客617.48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72.46亿元,实现井喷式增长。假期首日,长沙市五一商圈人流总量为87.82万人次,较2023年“五一”假期首日增长51.77%。而在五一商圈周边的太平老街、潮宗街同样收获了满满人气,成为年轻人城市漫游的重要目的地。

  人气爆棚、数据增长的背后,一方面是在疫情管控结束后,人们对开放、自由的街区商业的追求;另一方面,周末微度假兴起,老城区漫游、打卡路边小店成为年轻人微度假的首选。

  “五一”前夕,中国旅游报社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联合夸克热搜发布《夸克数读:2024年轻人出游新趋势》的数据显示:年轻人对于出游关键信息的搜索,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细分化的特征,旅行观光之外,沉浸式体验、情感连结与精神自洽上升至话题焦点。

  一巷一名、一砖一瓦、一步一景……历史文化街区,沉淀着古朴而又真实的情感,刻满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变迁回忆,如今,在快节奏生活常态下,城市老街变身为年轻人重返慢生活的主场。

图为长沙市开福区潮宗街实拍图为长沙市开福区潮宗街实拍

  人潮汹涌而至,为历史街巷带来了新潮活力,城市文旅经济在不断调整角度、温度、尺度的老街中澎湃起势。

  提到“潮”,必然绕不开长沙。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老街不胜枚举:太平老街、黄兴步行街、坡子街等经典街市名扬四海;潮宗街、西长街、轩辕街巷等新晋网红打卡地也正加速出圈,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在“得年轻人者得天下”的商业共识下,文旅蓝海市场搅动风云,老街如何持续赢得Z时代消费者的青睐?走进长沙开福区老街,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所在。

  老街出圈的背后:既“老”也“潮”

  长沙老街如群星璀璨,位于开福区的潮宗街当属顶流之一,坊间有句俗语:“不入朝宗门,不进长沙城”,足以印证了这一点。

  麻石古道,蜿蜒舒展,灰墙青瓦,鳞次栉比。漫步潮宗街,目睹星城遗迹,犹如百年风云历历在目。品读三贵里、九如里、连升巷、楠木厅等街巷名,老城烟火气徐徐升腾。

  ——老街迷人之处,首先在于历史与人文。

  潮宗街,又名“草场门正街”,北到营盘路、南到中山路、西至湘江大道、东至黄兴北路,宋、元、明三朝都在此处砌有城墙,是长沙市目前仅存的3条麻石大街之一。街巷串联虽复杂而紧密,但处处恰逢“惊喜”。

  作为连接太平老街和潮宗街的关键纽带,西长街的烟火气更加浓郁。西长街可回溯至明代,仿吉王府西长安街而建。在老长沙人的记忆中,这里是市井生活的集聚地,无论是晚清时期的米市,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水产市场,街道上从来都是热闹非凡。如今,它仍承袭着老长沙一贯的烟火风情。

  时代瞬息万变,城市文旅经济光靠老街历史文化的沉淀还远远不够,玩转流量的网红文旅城市长沙,更懂年轻人的需求。

  潮宗街何谓又“老”又“潮”?去年,在全网票选“最长沙”打卡地活动评选中,潮宗街在大众熟知的30个候选网红景点中一骑绝尘,数度“断层式”第一。如今,我们再打开小红书,搜索长沙City Walk一日游,潮宗街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高人气的背后是老街对新潮的把控。

  因“潮”出圈,这里不仅仅是人流打卡地,更是潮店聚集地。目前,网红书店长沙十二时辰、空空客厅民宿、Randomevent湖南首店、青创空间已相继落户街区。创新的业态、丰富的体验、多元的场景,让潮宗街成为城市烟火气、潮流范、文化味的缩影,为长沙城注入了更多生机与活力。

  作为“老长沙底片”,城市老街从展示长沙人文风貌的“城市客厅”蜕变成触发游客心灵脉动的“精神家园”,正不断向世界传递出“最长沙”的精神风貌。

  正如长郡麓谷中学副校长张波男在随笔中写道:“万代朝宗,湘江潮涌。这条古街,一头连着过去,一头指向未来”。

  这片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变”与“不变”

  提到古镇、老街,过去人们对其印象莫过于碧水古桥、青瓦红墙,以江南古镇的“小桥流水”为样板,比如相继出圈的周庄、同里、西塘、乌镇,以及湖南的边城凤凰。走进古镇,漫步老街,在年轻人这里成了一种新时尚。

  显然,古镇建筑要想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必须既要“以不变应万变”,又要“以变求存”。在这方面的探索,长沙开福区可谓创下先锋之举。

  2018年以来,开福区政府严格秉承“街巷格局不变、空间尺度不变、文化记忆不变”的三大原则,通过“补短、精点、优线、活片”四大举措,持续推进街区有机更新,不仅疏通了街区地下管网,还建设了小型消防站、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街区文物保护和文化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升。

  其中,如里公馆群、潮宗街教堂、金九旧址等多处文物点,在开福区文旅部门组织修缮下迎来焕新,打造了潮宗街历史陈列馆、新文化书社等群众文化活动阵地,文物资源保护力度加强,文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更加彰显。

  持续升级改造,让老街焕新风采。去年,潮宗街上榜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长沙宝藏街区的新晋流量网红,吸引了众多游客纷纷前来拍照打卡。

  除了在文物修缮方面做足文章,开福区对于古街业态焕新的思考更为出彩。

  目前,潮宗街已形成文创设计、潮流品牌、民宿餐饮等发展优势,成功打造了七里三分、共悦街区等特色街区。

  去年,开福区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行区,成立了万达-潮宗商圈联盟,即以万达广场为“桥头堡”,向北连通西长街、潮宗街、西园北里等历史文化街区与步道,加快建设文和友西长街新一代餐饮文化标志性项目,串联打造网红打卡消费地和城市慢生活聚集区。

  从老长沙的市井气息到新潮流的多元文化创意,开福区潮宗街凭何出圈,其答案不言而喻。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再次回到话题原点,古镇、老街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之处,在于保留特色的基础上,懂得抓取年轻人的心,以真诚回馈真诚。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