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全国低碳日:华熙生物深植绿色科技基因,树立可持续发展典范

全国低碳日:华熙生物深植绿色科技基因,树立可持续发展典范
2024年05月17日 17:11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相关技术也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推广。例如目前大热的合成生物技术,能够高效、环保的方式利用生物资源,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破坏,同时促进绿色制造,是生物科技中的前沿领域。

  正值国家低碳日,生物科技领域低碳环保的优秀实践成果颇受关注。其中,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公司华熙生物在近日发布了《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为业内践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华熙生物正是以合成生物为驱动,奠定其可持续发展的底色。在报告期内,华熙生物将可持续发展实践贯穿科研、生产的方方面面,并在做好自身的同时带动行业绿色转型。

  深知绿色基因从源头提高“含绿量”,

  2024年4月12日,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相关要求。在节能减排措施方面,《指引》 比 GRI 标准增加要求“披露主体应当积极通过改进工艺、升级生产设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生产能效、研发和提供绿色产品与服务。”

  依托先进的技术优势,华熙生物从产品制造的源头提升“含绿量”。以其核心的生物活性物质“透明质酸”为例,早期行业主要通过动物提取法(鸡冠、脐带)获得透明质酸,200公斤鸡冠只能提取1公斤玻尿酸,不仅提取效率极低,产品纯度也只有50%-60%,且动物来源在养殖期间会产生大量资源消耗和碳排放。而公司在国内首次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透明质酸”,用微生物发酵的生产方式替代动物提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透明质酸的生产效率、降低了能耗及资源消耗。

  目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升级,华熙生物开发了合成生物学生产透明质酸的技术,已经实现透明质酸实验室发酵产率超73g/L,是原来的4倍以上,也是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产率的提升不仅能减少60%—75%的能源和淀粉物资的消耗,也能使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减少35%—65%。

  合成生物技术支撑的生物制造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重塑地球资源,是实现绿色制造、双碳目标的底层支撑。华熙生物正是以合成生物为驱动实现不断发展的。2018年开始,华熙生物布局合成生物,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唯一”集合成生物“完整研发创新能力、中试转换和产业化能力、以及产品应用和市场转化能力”等三大能力为一体的合成生物企业,拥有底盘细胞设计能力,产业转化优势和终端市场化优势。因此,华熙生物能够不断用合成生物技术替代动植物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推出生物活性物,同时大幅降低碳排放。例如,华熙生物成功上市首款生物表活产品天然生物表面活性剂Bloomsurfact™ 枯草菌脂肽钠,该产品选用天然甘蔗来源的红糖作为碳源高效合成脂肽骨架,替代传统化石来源与植物来源的表面活性剂与油脂,并通过微生物低泡发酵技术提高发酵产量;另一典型案例是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相比于动物提取的胶原蛋白,华熙生物生产的胶原蛋白由酵母表达,无病毒污染,解决了原本动物胶原提取过程中因使用大量酸、碱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兼具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属性。

  将绿色低碳贯彻始终,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在生产过程中,华熙生物也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始终。目前公司已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黑灯工厂、绿色制造循环工厂,并从生产自动化、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多个方面着手,成功建立了绿色工厂标准体系,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此外,华熙生物还通过优化物料运输、循环利用包装、采购绿色包材等方式,减少包装对环境的影响。2020年起,旗下「润百颜」品牌连续四年开展次抛「空管回收」计划,通过发放无门槛优惠券、次抛空管兑换正品等方式,鼓励更多消费者参与到可持续消费中。截至2023年底,「空管回收」活动已累计开展13期、回收超908万支空管,共有近10万人次参与其中,回收重量为13.62吨。

  华熙生物还坚持负责任和可持续性采购,优先考虑具有可持续特性的商品,从源头打造可持续供应链。公司已取得FSC-COC(森林产销监管链)认证,具备采购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包装材料的能力,报告期内,95%以上采购的功能性护肤品外部包装材料拥有FSC认证。公司还积极探索采购生物降解塑料、可循环再生塑料等环保材料替代传统塑料包装。华熙生物入选2023年山东省首批省级绿色制造名单,获评“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荣誉称号。

  技术与管理并重,多维深化可持续发展

  为深化资源循环利用,华熙生物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果。在源头替代方面,公司用发酵法替代提取法的方式生产红景天苷,减少对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景天的消耗;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公司尽量采用绿色工艺进行产品的纯化、精制,如采用膜过滤、酶解等工艺代替传统的醇沉、 酸碱工艺进行产品工艺开发;在工艺设计及优化过程中,公司避免引入环境不友好的试剂、耗材等,如在部分产品开发过程中采用浓缩结晶代替传统酸、有机试剂结晶。在包装环节,华熙生物通过技术提取和半自动湿压工艺研发生物技术包装材料,完成了甘蔗基塑料在润百颜次抛包材中的研究。该款简约、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包装,相较于传统石油基塑料包材,每吨可减少约3吨二氧化碳排放。

  在技术创新之外,华熙生物还在细节处落实对能源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报告》显示,公司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和热能集中利用于工厂采暖、热水供给以及员工餐厅的热能消耗,将污水处理厌氧阶段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等,不断提升绿色能源占比。目前,华熙生物天津工厂、济南工厂建成屋顶光伏与污水沼气发电设备,年发电量合计约352.2万度,济南工厂引入外部生物质供热共计38,283吉焦,两者减排量约7,008吨二氧化碳当量。

  华熙生物还进行了基于IPCC RCP4.5(低碳排情景)、RCP8.5(高碳排情景)、SSP1-1.9(低碳排情景)和SSP2-4.5(高碳排情景)的气候风险情景分析,综合识别出公司不同周期的潜在气候实体风险以及气候相关转型风险与机遇。同时,公司对主要产品透明质酸进行产品碳足迹排放核算工作,并获得核查声明。《报告》显示,华熙生物温室气体排放总量100,902.09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量43,554.73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57,347.36吨二氧化碳当量。

  “我们深知绿色发展不仅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更是公司长期竞争力的体现”,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强调。未来,华熙生物将不断提升绿色发展的能力,并在长期的竞争中坚持ESG发展理念,为行业践行低碳环保贡献更多有价值的经验。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低碳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