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50岁就患上白内障?眼科专家孙堂胜院长提示:白内障不是老年人“专属”眼病,这类人群也要小心!

50岁就患上白内障?眼科专家孙堂胜院长提示:白内障不是老年人“专属”眼病,这类人群也要小心!
2024年05月20日 11:18

  提到常见的老年眼病,想毕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白内障”。作为世界第一大致盲性眼病,白内障主要发病人群在6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几率也会随之增高。然而,这并不代表青壮年就绝对不会得白内障。家住天津市南开区的王先生(化名)今年50岁,在前年单位的体检中查出了白内障,起初王先生不以为然,他觉得“反正本身就有600多度的近视,等下次配镜时候多配点度数就行了”,可没想到,白内障不仅仅是看「不清楚」这么简单。

  从事行政工作的王先生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文件,最近半年来,看稿子重影,开会看不清屏幕等情况时尝发生,不仅如此,用眼过度的王先生工作一天下来总觉得头昏脑涨。于是王先生考虑干脆去做个屈光手术,先把高度近视解决了。然而屈光手术有着严格的适应症,王先生目前的眼部条件与年龄明显不适用,最终在朋友的建议下,王先生找到了白内障专家——天津普瑞眼科医院孙堂胜院长寻求解决办法。

(手术中的孙堂胜院长)(手术中的孙堂胜院长)

  “高度近视主要表现为玻璃体腔的延长、眼轴的增长,使得眼球的机械牵拉力增大,视网膜和脉络膜也因受到牵拉而变薄,相应的血流供应减少,从而导致眼部后段组织循环障碍,引起房水成分和晶状体囊通透性改变及代谢紊乱时,透明的晶状体就会变混浊。“经过检查,孙堂胜院长发现虽然王先生的年纪还没到白内障的高发期,但其本身的近视度数过高增加了白内障的患病几率,建议他立即手术治疗以达到理想的视力。

  一台白内障手术的成功不仅需要医生精细高超的操作技术,还需要帮助患者选择出适合的人工晶状体。考虑到王先生的工作性质和用眼需求,孙堂胜院长建议他选择蔡司 AT LISA TRI 839MP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孙堂胜院长表示:人工晶状体的作用主要是能够替代患者的晶状体,改善人屈光系统的透明性,能够达到人眼晶状体的作用和功能,使患者的视力得到明显改善。目前的人工晶状体包括单焦点、多焦点、三焦点及散光矫正型。普通的单焦点硬质晶体,一般只满足远视力,近视力需要通过配合眼镜实现。多焦点晶体长期稳定性更佳,降低术后光晕、眩光的发生,能达到看远同时也能看近的良好效果。三焦点晶体可提供自然舒适胡远、中、近全程视力,夜间活动不受限,一次性解决近视老花及白内障的后顾之忧。

  术后第二天,王先生感叹“简直是天壤之别,不仅解决了白内障,连戴了大半辈子的眼镜都可以丢掉了“。孙堂胜院长提醒大家:许多因素都会导致玻璃体浑浊,常见的有遗传、发育异常、晶状体代谢障碍等眼部因素,除此之外,紫外线辐射和近视、远视、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也可能诱发白内障。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过度用眼,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旦感觉视力下降,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通讯员:林霏雪

  审核:孙堂胜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