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启帆游学 | 探访汪山土库,感受家风底蕴!

启帆游学 | 探访汪山土库,感受家风底蕴!
2024年05月20日 11:17

  2024年5月16日,启帆教育在“中国府第文化博物馆”汪山土库举办了一场家文化线下游学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现场参与,旨在通过汪山土库程氏家族的家风文化,带领大家看到一个家族兴旺三代以上,他们的家庭教育整体脉络,打开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认知,深入探索家文化的传承。

  汪山土库简介

  汪山土库,始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因当地赣语把大型的青砖瓦房多称为“土库”,由此得名。汪山土库住的是程氏家族,始祖程启垣是一位农民,种田养鸭,人称鸭太公,为人乐善好施,十分重视教育,他坚持让子孙读书,注重家族文化,这种家风使得程氏家族在清代至民国间培养出了众多人才,包括7位进士、21位举人,以及100多位大小官员和社会名流,成为当地的风云之家。

  ·游学导师简介

  王和威 | 启帆指导师总督导

  家庭教育指导经验超16年

  课程培训超300场

  指导学员超2万名

  在问及为什么要通过游学的形式带领学员学习家风传承时,王导说:这是一个能亲眼见证的事实,这是一个农民让家族兴旺三代以上的非常好的典范,这个地方能够很好地打开学员的眼界。

  在家庭教育当中,我们可能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数,以及孩子目前当下的表现,而在汪山土库的程氏家族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培养孩子的品质、性格,以及孩子才能天赋的激发等方式方法,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族在培养人才方面很清晰的逻辑,汪山土库是一份看得见、学得到、可执行的典型案例。

  从这个家族当中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所有启帆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想要让大家学习到的家庭教育观点。

  学习家风家训

  在讲解员及助教的带领下,学员们走遍了整个汪山土库,观摩了程氏家族家训,其中,治学篇让不少学员印象深刻。

  笏堂公曰:“不认错”三字最坏事。自古亡国败家皆由于此,故自天子以至庶人皆当切戒。有学员说:“我们作为父母好像是不懂得向孩子认错的,当孩子内心有了创伤,父母后面就算意识到问题,再去道歉,在孩子心中,伤害也已经形成,道歉为时已晚。”

  在聊到家庭中关于家风家文化的传递时,有学员说:“之前从来没有意识到家文化这件事的重要性,没有刻意去培养孩子要传承的优良品质。”“现在的孩子对于古圣先贤的了解越来越少了,甚至在问到孩子所崇拜的人物时,孩子也只是说出来几个明星的名字,我们在家庭中对于孩子这种传承的教育意识其实很薄弱。”

  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着家风断裂的问题,就是祖辈没有传下来一个好的家风,所以当他成为父母时,也不知道传给孩子什么。

  如何树立家风

  在本次活动中,王导向学员们传达最多的一点,就是家风家文化如何树立和传承?

  在古代,有很多像程氏家训一样著名的家训,如《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这些家训就是当时的家庭教育,要求家族世代都按照其中的标准去教育孩子,把孩子培养成那样的人。这些家训所传承的,就是一个家族的家风,非常严格,但又充满智慧,更是这个家族共同遵从和认同的价值观。

  想要让孩子重视家文化,父母首先得拥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懂得强化家庭教育,以及将家庭教育中的道理转化为行动,这就是目前很多家长需要去学习提升的部分,这也正是启帆教育一直在做的事业。

  通过这样一场家文化的学习活动,打开学员对于家文化的认知,这对于学员进一步去践行家庭教育理论方法会更高效、更容易落地,也能让孩子、家长重新开始重视家族传承,重视父母、长辈对于孩子的言传身教,并从自身开始做起,给到孩子积极正向的榜样力量。

  活动结束后,学员们拿出了给启帆指导团偷偷准备的惊喜,每一面饱含谢意的锦旗背后,都有一段关于“爱和成长”的故事~

  这些锦旗,不仅是对指导师的感谢与认可,更是成长的重要见证,它的背后饱含着一个个孩子的蜕变,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如果你也正深陷于孩子问题,欢迎来到启帆,开启蜕变之旅~也期待更多家长参与启帆线下活动,亲身体验,收获真切的体悟!

(来源:News快报)(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