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洋葱学园以数字化应用推动江西鼎龙乡教育转型

洋葱学园以数字化应用推动江西鼎龙乡教育转型
2024年05月22日 16:25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鼎龙乡与洋葱学园公益项目“洋葱助教行动”进行数字化应用融合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深度交流。

  时间倒退回三年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鼎龙乡与洋葱学园“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启动。在兴国县县委县政府、兴国县教育局和鼎龙乡政府等多方领导的见证下,洋葱学园向鼎龙乡师生公益捐赠价值659万元的智能教学平台与教研教学服务。

  目前,鼎龙乡全乡200位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师常态化应用洋葱学园辅助课堂教学,覆盖14所中小学的4700余名学生。变化悄然发生在课堂上,发生在师生的教与学中。鼎龙乡的教育教学迈进数字化转型新阶段。

  01 优质数字资源助力教师减负增效

  在读学生105人,任教老师7人,这是鼎龙乡石含小学的师生总数。校长赖小琴除了行政工作,还执教五年级数学、三年级英语等。受地域、学校规模、教学水平等因素限制,像石含小学这样的乡村小学几乎都会面临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难题。

  引入洋葱学园后,对于身兼多职、身兼多科的赖小琴而言,“很明显地减轻了备课压力。”智能教学平台上有系列系统的高品质微课视频。这些微课采用动画形式,生动有趣、直观可视化地讲解抽象概念和解题思维,并且与教材同步,匹配到章节小节。视频后还配套习题,可用于知识巩固。

  赖小琴说:“有了这些微课资源,我们只需要在视频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调整课件,确实为教师减轻了许多负担。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我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钻研教材、改善教学设计上。”

  鼎龙乡杨村小学校长李芸有相同的感受。李芸近几年连续执教六年级数学。她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需要老师设计教学手段去激发。由于数学学科具有抽象难理解的属性,制作学生感兴趣的课件是一件要求高、挑战大的事情。而有了动画微课资源的辅助,李芸直言:“我觉得方便多了,也大大降低了教学困难。”

  上学时,李芸学的不是师范专业,毕业后在父母的建议下跨界成为了一名教师。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她在课前要做更多的功课。优质的数字资源和应用,让李芸的备课、授课更加高效和智能。

  “讲每节新课之前,我都要先看一遍动画微课,能够帮我快速把握整个章节里面教学的重难点。”李芸提到,新课标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的挑战,她把微课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显而易见的变化是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学生比之前多了许多。李芸带的上一届毕业班,有一个女生上课时全程不抬头、不听课,即便老师叫她,也还是低头。李芸清晰记得,第一次在新课讲授中播放动画微课,视频刚开始播,那个女生就抬头了。这更加坚定了李芸要好好利用微课资源的决心。“动画微课的设计贴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无论是其中的动画人物,还是语言、配音,都十分吸引学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成绩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近两年,李芸所带班级的数学成绩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不只是我,杨村小学五六年级的老师,我们用微课视频用得比较多,成绩都不错。”李芸说。

  02 先学后教,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有了优质资源和智能平台的支持,鼎龙乡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创新。鼎龙中学通过“洋葱学园小先生”活动,让学生来做“老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翻转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鼎龙中学目前有23 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1100余人,有80多位教职员工。数学教师黄世鹏执教的数学课是这样开展的:课前,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洋葱小先生播放与第二天要学习知识有关的动画微课,让班级的学生先自主预习;课中,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和遇到的疑点,黄老师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辅助讲解,讲到重难点时会暂停播放,进行师生互动提问、充分答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后,黄老师组织学生练习微课配套习题,学练结合,促进巩固。

  这种模式明显区别于黄世鹏以往的教学方式。之前的传统课堂,以老师的讲授为主,又因为数学学科的知识大多枯燥无味,导致课堂氛围总是很沉闷。实施翻转课堂后,老师从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知识讲授的时间大大缩短,课堂容量得到释放,老师可以组织更多的课堂活动。

  “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参与度提升了,对知识的掌握也好很多。所以说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会切实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黄世鹏坦言。

  鼎龙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明介绍了学校发起“洋葱学园小先生”活动的初衷:“相比城市里的学生,农村孩子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接受能力有一定差距。现在我们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也能使用优质资源和好用易用的工具,一方面能支持学生们在课前做好预习,另外也让教师探索翻转课堂有了抓手。”

  此外,鼎龙中学课堂模式的改变让师生的教与学都变得更加精准。智能平台的学情数据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漏洞,据此调整教学设计,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生们的获得感也大大提升。

  03 数字技术与教研教学融合,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变革的中坚力量。为帮助教师主动适应教育转型中的挑战,提升数字素养,鼎龙乡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围绕数字资源应用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为创建积极的数字化教学氛围、鼓励更多教师探索数字化应用,鼎龙乡联合洋葱学园“洋葱助教行动”多次举办全乡教研会、优秀教师示范课、信息化教学活跃教师表彰会等活动。通过这些丰富的教研活动,教师们总结出大量应用数字资源和工具的经验和方法,为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常态化应用优质资源,鼎龙中心小学采取了多方面举措,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定制方案。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常态化应用优质资源,鼎龙中心小学采取了多方面举措,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定制方案。

  鼎龙中心小学管辖 11 个村小、3个教学点,共有1673名学生、147名教师。2021年引进洋葱学园后,学校首先要求三至六年级的所有数学老师上新授课时都要应用智能教学平台辅助教学。为确保充分利用,中心小学采取“推门听课”方式,随机检查教师的应用情况。针对年纪大、教龄长的教师不愿意用、不会用的问题,由各校教导主任负责培训,手把手指导。

  中心小学还鼓励三至六年级数学老师上公开课时将动画微课视频融入教学设计,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此外,学校开展了多次“教学比武”、信息化教学专题征文活动,以赛促教。

  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凌南海总结说:“这些举措大大促进了教师们对数字化应用的使用频率,同时对学校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据我们了解,大部分班级的数学平均分提高了5-8分,其中有一位老师班上的数学平均分提高了18分。”

  数字化转型对于乡村教育发展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互联网+”时代,鼎龙乡始终积极探索以科技力量助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未来,鼎龙乡与洋葱学园继续携手,通过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培养面向未来的学习者,推动数字化教学应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