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纪念“汾酒试点”60年,酒业再倡“秦含章精神”

纪念“汾酒试点”60年,酒业再倡“秦含章精神”
2024年06月05日 09:58

  近日,为纪念“汾酒试点”60周年,回顾建国以来以“汾酒试点”为代表的中国酒业科技创新巨大成果,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承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协办、以“澎湃六十载 蓬勃新时代”为主题的“纪念 汾酒试点60周年 暨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会议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各方专家的评论,回溯了“汾酒试点”工程对中国酒业变革的里程碑地位;通过继往开来的视野、历史资料的呈现,重温了“中国酒界泰斗”秦含章先生对中国酒业发展的奠基性贡献。

  一、“汾酒试点”专家谈,中国酒业变革的里程碑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轻工业部成立“总结提高汾酒生产经验试点工作组”,由当时的轻工部发酵研究所所长秦含章先生任组长、工程师熊子书先生任技术秘书、万良才先生承担分析工作,组成了56人的专业队伍,对汾酒的分析、工艺、微生物、试验、成品,分为5个专题组,深入汾酒厂蹲点,并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支持与协助下,一场国家级层面的“汾酒试点”工程启动,为中国酒业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科技财富。

  对“汾酒试点”这一里程碑事件,各方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给予阐述,重温酿酒前辈的科研精神,研讨试点工作的发展要义。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发表《从“汾酒试点”60年看中国酒业高质量创新》的主题演讲。他表示,1964年的“汾酒试点”是传统经典产业的创新典范,是首次通过科学研究证实中国白酒传统酿造科学性的系统实践,也是中国白酒传承中创新的一次重大实践,为揭示中国白酒的神秘开启了探索之旅,试点大大推动了中国白酒产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在演讲中指出,“汾酒试点”,将传统工匠精神与科技创新精神相融合,将千年传统工艺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融合,将技术专家、一线工人、大学生实习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模式、一个样板。给汾酒发展带来的四大启示:生产技术一体化、极致酿造、标准化和传统的更传统、现代的更现代。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郭新光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郭新光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教授级高工郭新光,对“汾酒试点”成果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如果说作为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战略性的成果,“两弹一星”彰显了中国的国力,“汾酒试点”则是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奠定了中国白酒产业的今天,同时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众多美酒和文化。“汾酒试点”的成果和试点对今天来说地位仍然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

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岩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岩

  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岩以《传承是本,创新是魂,开创中国白酒试点的新时代》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认为,“汾酒试点”引领中国白酒产业从立足“基层、基础、基本功”到突破“优智化、标准化、国际化”。回顾酒业近70多年的发展,汾酒试点深刻影响酒业历史进程,辉煌的成绩与波澜壮阔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没有汾酒试点,就没有酒业今天的璀璨,也没有酒业明天的辉煌。

  二、“酒界泰斗”秦含章,中国酒业发展的奠基人

  “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在汾酒试点的时光回溯中,以秦含章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的匠心精神,被再一次矗立至崇高地位。如郭新光先生在演讲中指出:“秦含章先生在整个‘汾酒试点’过程中始终坚持着高标准、严要求,对汾酒的品质有着几乎苛刻的要求,要求每一瓶汾酒都能达到最高的品质,体现了大国工匠精神。老一辈科学家的个人魅力和精神更值得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学习。”

  具体而言,他提到了以秦含章为代表的三重试点精神:其一,爱国精神。秦含章自幼出身贫苦,以全国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成为庚子赔款最后一批留学生,在抗日战火纷飞的年代,秦含章先生毅然归国执教,践行知识救国的远大抱负;在大跃进时代,他又倾注心血规划筹建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为家乡留下一座食品科技、生物工程教育的高峰。其二,科学精神。秦含章先生将一生献给了科学研究,很少考虑个人名利,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始终坚持自己的科研事业,为推动科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三,工匠精神。秦含章在汾酒的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他对汾酒的品质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从原料选择﹑酿造工艺到成品出库,每一环节都力求完美,确保每一瓶汾酒都能达到最高品质。

  “汾酒试点”工作人员合影,正中为秦含章

“汾酒试点”期间的秦含章先生“汾酒试点”期间的秦含章先生

  而提到工匠精神,从1962年预备开启,到1965年正式结束,三年的汾酒试点,秦含章先生带领攻关团队共开展了14个主要项目、45个主要方法和措施、14992个实验数据,以及200 多个细分项目的研究,进行了 3000 多次试验,取得了 2 万多个试验数据,从汾酒的酿造工艺学、酿造用微生物实验法、品质尝评法、酿造化学分析、试点业务理论学习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最终形成了 85 万字的汾酒技术资料,让汾酒香味与质量精益求精。

“汾酒试点”秦含章先生研究手稿“汾酒试点”秦含章先生研究手稿

  在秦含章先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科学态度驱动下,科研团队完成了行业前无古人的科技创新,创造了诸多历史“首次”。

  其一,首次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白酒检测分析方法,包括感官质量品评法和理化指标分析方法,为中国白酒品质的提升及标准制定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其二,首次揭示了汾酒的主体香为乙酸乙酯,在保持汾酒独特风格的前提下,实现了汾酒的质量定型和标准化,推动了汾酒清香更上一层楼。

  其三,首次确定了白酒中主要微生物菌种,筛选和鉴定了两株生香酵母,并在全国其他白酒企业生产应用,增香效果明显。

  其四,首次通过总结提高汾酒生产工艺,使传统手工技艺科学化、标准化,为中国白酒行业工业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人材资源基础,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新理念、新思维、新标准、新操作法的技术人才,确保了行业后续的快速稳定发展。

“汾酒试点”工作,于1978年代表全行业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汾酒试点”工作,于1978年代表全行业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正因如此,“汾酒试点”成果1978年代表全行业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被业内公认为中国酒业变革的里程碑,而“中国酒界泰斗”秦含章先生,也被喻为中国酒业发展的奠基人,他让中国白酒完成了从“传统酿造工艺”向“现代酿酒工业”的历史性转变,把之前白酒“口传心授”、“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工艺进行了理论化、体系化的总结归纳,让中国白酒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标准基础”。

  活动中,“秦含章之子”秦大文先生对“汾酒试点”期间的珍贵资料进行捐赠,让业内外通过遗迹,深入感知这一酒业关键事迹的厚重历史。而会后,在采访中,秦大文先生还历数了“酒界泰斗”秦含章先生的传奇一生,让“秦含章精神”更加生动。

  他表示,秦含章先生以爱国爱党、敬业爱业为理念,治学严谨、著述等身,著作40余部,论文发表数百篇,直至晚年仍然笔耕不辍,合计撰写6000余万字;他以实学、实干、实用、实业为精神,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一生共寻访了超1700家/次酒厂,很多酒厂都受到过秦含章先生的深入指导;他以奉献无私为态度,毕生112岁,献身行业七十载,生前不遗余力的为行业培养人才,将自身所学倾囊相授,先后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陆续主持筹建了15所轻工院校,中国酒业协会还以秦含章为名成立了“秦含章基金”,设立了国家级酒业最高科技奖“秦含章科学技术奖”、“中国酒业科技奖”用以奖励和资助在校优秀大学生、硕博士生,为酿酒行业培养优秀人才;

秦含章基金启动仪式秦含章基金启动仪式

  他以爱国爱党为信条,虽然他作为庚子赔款留学生留洋海外,通过努力拿到了比利时圣布律农学院工学候补博士学位,并进入了柏林大学发酵学院学习,获得了优厚的海外工作和生活待遇,但在学业有成时,他却毅然回国助力国家发展,将毕生所学奉献给新中国的轻工事业。

  秦含章之子秦大文先生捐赠“汾酒厂试点工作人员情况调查表”原件

“汾酒厂试点工作人员情况调查表”“汾酒厂试点工作人员情况调查表”

  澎湃六十载,蓬勃新时代。“汾酒试点”的60周年,是中国酒业科技发展的60年,也是以“秦含章奉献精神”为代表匠心传承的60年,“汾酒试点”与秦含章正是中国酒业的里程碑和奠基人,开启了一条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里程碑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