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能源汽车“主动脉”的安全至关重要

新能源汽车“主动脉”的安全至关重要
2024年06月11日 10:12

  2024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2024年4月上半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了50.39%,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主流;另一个是小米发布第一款新能源汽车SU7,标志着国内互联网企业正式下场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拉开了汽车行业新能源与智能化的下半场大幕。

  市场渗透率超过50%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也必将成为“众矢之的”,任何安全性的风险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互联网企业遵循“快鱼吃慢鱼”的市场规律,与传统汽车企业通过保守的冗余设计和繁复的系统验证来确保安全存在冲突。于是,该车型中使用了铝线束替代传统铜线束引发了普遍关注。

  对于该问题,国际铜业协会新能源汽车项目专家黄艇先生对此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其中他提到的“电动车的线束,……,犹如人体的主动脉,它的安全和可靠性是车辆整体安全性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部分,……安全可靠性是一切的前提,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的,任何有关于提升车辆安全的举措,在器件选型和选材时,都应该做审慎的选择,即选择导电率优良、物理特性稳定和环境耐受能力强的材料为优选”切中问题的实质。

  根据汽车之家研究院在2023年对1315名消费者的调研,有76.3%用户担忧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但是在还没有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另外50%的消费者中,对于安全性的担忧还是主要原因。正如黄艇先生所言,“安全可靠性是一切的前提”,尤其在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换的关键阶段,任何的安全性问题可能就会导致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被打断,欣欣向荣的行业发展趋势瞬间转为“至暗时刻”。

  互联网企业的进入可能产生“鲶鱼效应”,带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品快速迭代,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汽车行业行之有效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规则可以进一步优化,却不能放弃。尤其是类似于电动车线束这样与安全可靠性密切相关的核心产品,黄艇先生将其比喻为“主动脉”非常贴切。虽然替换为其他材料可以降低成本和减轻重量,但是“任何有关于提升车辆安全的举措,在器件选型和选材时,都应该做审慎的选择,即选择导电率优良、物理特性稳定和环境耐受能力强的材料为优选”。

  由于汽车的安全可靠性直接涉及驾乘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安全可靠性上只能做“加法”而不能做“减法”。虽然通过采用一些技术方案,可以提升铝线束的性能,但其物理与材料特性决定了其安全可靠性只能接近铜线束而不可能超过,因此在电动车线束这样的“主动脉”的材料选择上,导电率优良,物理特性稳定和环境耐受能力强的铜线束就应该是优选。

  除了产品与技术角度,从品牌美誉度方面,安全可靠性也是新能源汽车企业构筑品牌“护城河”的有力保障。反之,就有可能被消费者认知为“成本导向”胜于“安全可靠”,不利于品牌形象的长期健康发展。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