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高质量发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高质量发展
2024年06月12日 13:25

  6月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一期项目总结暨二期项目启动会,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项目示范点曼远村和大卡老寨召开。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鲲、植物医生董事长解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裴盛基、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院长钟明川等多方代表和专家到场致辞。

  发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传播可持续发展意识

  对于一期项目取得的成果,参会专家们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认为,“在云南,特别是曼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植物医生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所做的工作做了很好的示范,通过树立榜样,制定标准,开展修复工作和替代生计等,成果远超预期。”

  会议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女士与植物医生董事长解勇签署赠款协议,白雅婷女士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钟明川院长签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二期项目”项目文件,代表们共同为项目揭牌,标志着二期项目正式启动。

  基于前期良好的合作,植物医生将继续支持开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植物医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解勇表示,在项目实施推进的过程中,植物医生加大了铁皮石斛的研究和应用,在二期项目中,植物医生将和云南林科院共同推动紫皮石斛进入化妆品原料使用名录,让生物多样性的成果惠及更广。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片沃土,植物医生希望在上面结出铁皮石斛、紫皮石斛、青刺果这三朵金花。”他说道。

  践行高山植物保护行动,为绿色发展提供支撑力

  二期项目提出开展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标准主流化及重点标准研究工作,重点围绕云南省典型少数民族村寨为示范点,深入开展以青刺果、跳蚤草等高山植物就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社区示范,探索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模式,并进行多维度、多样性的知识传播、宣传、推广和应用,提升当代公众参与高山特色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意识并开展能力建设活动。植物医生也将继续发力生物多样性领域,以企业力量推动国内生物多样性领域的长期发展。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副院长郭永清认为,“在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实施二期项目尤为重要。可以带动企业制定更多相关领域的标准,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国际主流,同时可以进一步扩大云南省保护物种的数量和范围,对云南省发展绿色经济可以提供技术支撑。”

  植物医生成企业楷模,铺设项目成果惠及面

  会议现场,云南省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鲲表示,在三年的合作中,植物医生作为重视科技、弘扬生态文化的企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创新发展楷模。

  作为高山植物护肤领域的开创者与引领者,植物医生品牌的化妆品原料就是来源于云南高山,所以在利用高山植物为消费者带来美丽的同时,植物医生也长期致力于高山植物保护行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力量。

  202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植物医生签署合作,致力于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合作,通过打造基于各自专业领域的公共-私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创新解决方案,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立足于中国高山植物,植物医生秉承着“敬仰自然,崇尚科学、回馈社会”的品牌理念,不仅从高山植物中获取护肤灵感,更有责任反哺高山植物的生态环境。而在这一点上,植物医生的行动从未止步于表面。

  例如,2015年,植物医生捐赠3000万元与昆明植物共同进行“扶荔宫”的总体规划、物种保育设施、植物引种及景观建设。在植物医生的投资支持下,扶荔宫被重新规划、改扩建。

  目前,扶荔宫含有主体温室、植物医生体验馆、奇异植物馆、隐花植物馆等,保存特色植物2500余种,展示了云南“植物王国”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是云南科学内涵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与科学教育基地。

  高山植物保护行动是驱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驱动因子,植物医生以自然承载力为基础的优秀案例也将产生多米诺效应,影响不容小觑。

  展望未来,植物医生也将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持续发力,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与关键行动,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