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行业观察|康师傅:跨过胡焕庸线的绿色样本

行业观察|康师傅:跨过胡焕庸线的绿色样本
2024年06月18日 13:47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地图上,从东北瑷珲到西南腾冲,画出了一条闻名后世的胡焕庸线。

  这条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几乎重叠,它既是中国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也是种植业(农耕文明)与畜牧业(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在这条线东南,有着96%的常住人口。近一个世纪过去,这一人口比例几乎没有变化。

  最近五六年,食品巨头康师傅却开始逆势西进,连续在胡焕庸线西北,包括张家口康保县、新疆喀什疏勒县、陕北神木市建立蔬菜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当地大面积种植莲花白,为康师傅方便面里的蔬菜包提供换代产品。最近一个财年营收超800亿元的康师傅,究竟在算一笔怎样的账?

  01变废为宝

  从河北北部的康保县到新疆西南部的疏勒县,直线距离约4200公里,飞行时间约6小时。地理距离如此遥远的两个县,以及地处陕北的神木,有着发展种植业相同的缺陷:缺水。

  以康保为例,它竟是河北唯一没有地表河流的县,年降水量仅3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700毫米。水分蒸发到空中,盐碱沉积在地里,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军事角力的年代,受制于军事、气候与地理因素,康保千年积困。

  康保农民对自己名下的承包地能产多少粮食,心里很有数:东部湿润地区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而康保只能种一季。疏勒与神木亦然。康保相关负责人坦承:农民理性的选择,是外出务工。改革开放为康保农民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务工增收岗位。

  但在康师傅眼里,康保、疏勒和神木却是另一番景象。历史上种植业不兴,只是硬币的一面。而在硬币的另一面,疏勒县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有着未受过污染的、更优质的土地资源,还有未受过污染的地下水,以及自然恩赐的天山雪水。

  改革开放以来,神木的煤炭资源大放异彩,14年前,当地的免费医疗更是震动全国。和疏勒与康保不同,神木只是种植业不兴,煤炭工业则在蓬勃发展。

  这一产业勃兴的背后,是当地的部分土壤被称作“煤泥”。人们很难想象,煤泥与盐碱地并存的神木,也有发展种植业的比较优势。

  与农科系统合作之后,康师傅发现,煤泥富含有机质和可被农作物吸收的养分。如今让人既爱又恨的煤炭,本就是森林等植物经亿万年沉积而成。若能以科技手段激活煤泥中的有机质和养分,神木农业岂不是大有可为?

(莲花白农田中忙碌的农民。)(莲花白农田中忙碌的农民。)

  近12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和科学论断深入人心,给了康师傅西进的机遇。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偏好也在发生变化,更环保更安全的食品越来越被看重。定位之父杰克·特劳特在人生最后一部著作《重新定位》中写道:因应消费者的期望值变化,产品需要重新定位,重新设定一种要求,即“品质革命”。

  30多年来,跟随改革开放一路成长的康师傅不止一次做出定位上的重大调整。上世纪末,在增长乏力之后,康师傅在做了市场调查后发现,症结在于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口味的方便面。自那时起,康师傅派出多路研发人员前往中国各地,寻找可以转化为方便面的中华美食,康师傅更率先产出一套“通路精耕”理论,对康师傅发展路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产业润疆

  疏勒,县名得自古国名,张骞、班超等名人均在这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足迹。人们常说,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

  但近些年来,远离内地的区位劣势,让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远不如内地快,坐拥30万亩蔬菜农田,有“南疆菜篮子”之称的疏勒,其区位劣势和附加值不高的短板一直困扰着当地。

  本来,按照450克蔬菜/人/天的国家标准,当地可自行消化其蔬菜产量,但南方部分省份蔬菜商挟早熟优势,比疏勒蔬菜更早进入当地市场。在全国统一大市场面前,无论是农户还是当地负责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钱被赚走。

  对疏勒县而言,如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而逐渐加强自我造血能力,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近15年来,疏勒县的目标与诉求:做大做深蔬菜产业链,万事俱备,只欠链主。

  也就是说,疏勒不满足于只提供蔬菜的初级品,而是急切地希望搭上内地发展的便车。能够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蔬菜加工、稳定销售渠道的企业,是当地负责人们心目中的链主。

  但链主真假难辨。当地甚至遇到了一些企业来套路:只要农户购买企业提供的种子,企业就承诺在秋收时节照单全收。一季过后,农户等不来收购的企业时才明白,假链主只是为了卖种子。蔬菜不比耐用消费品,搁在地里,没几天就会腐烂,除了亏本卖出,别无他选。此时,上门收购的蔬菜商又会“抬水压价”,以含水量高为名压低蔬菜单价,再宰上一刀。

  难堪的局面一直持续到2022年,康师傅开始对南疆七个县市展开考察。疏勒的负责人马上意识到:真链主来了。

  拿下这个真链主并非易事。分管农业的疏勒相关负责人两赴康师傅考察、谈判。为了留住真链主,疏勒县决定“砸锅卖铁”(疏勒相关负责人语):拿出2亿元人民币,也就是当地可支配财政收入的两成,在半年内于阿拉力乡的荒地上建起一座“疏勒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康师傅上游蔬菜基地入驻其中,占地578亩,约合54个标准的足球场,并从邻县为园区接通天然气管道,疏勒县的决心可见一斑。

  在与笔者对话时,疏勒当地负责人表示:只要康师傅这个牌子立在这儿,疏勒的蔬菜价值链就会不断往上跃升。

  实际上,明显的跃升并未在当季开始。疏勒蔬菜以辣椒为主,莲花白(优质卷心菜)几乎没种过,当地农户缺乏经验,一季下来,不仅亩产低,莲花白质量也达不到加工的标准。这让疏勒相关负责人很紧张:如果康师傅拒收,农户信任再难建立。

  在亏本680万元的情况下,康师傅选择照单全收!

  康师傅方便面事业脱水蔬菜供应商负责人李佳玲回忆:疏勒政府补贴了其中的部分损失,她自己也在盘算,日久见人心,头年的损失,日后总会慢慢弥补回来。

  当地农户已经把账算得明明白白。伊敏江,疏勒县阿拉力乡10村4组的村民,2023年种植了3.7亩莲花白。今年,伊敏江将莲花白的种植面积扩充到了140亩。他透露,种植莲花白每亩地一年的利润在2200元左右。粗算下来,一年的利润超过30万元。

  种植莲花白的高收益,让内地的种田能手纷至沓来。2023年,经农资朋友传递讯息,山东菏泽农民王广柱来到阿拉力乡,一口气承包了310亩地种植莲花白,除了收入比山东高,王广柱更看重康师傅的“照单全收”。

  而来自四川的一位老农民,则带来了“天府之国”精细的种植技术,当地人尊称他为彭总,他种出来的莲花白,个头总是比疏勒农户种出来的大上一两倍。阿拉力乡4村的其他村民亩产2-3吨时,他能实现亩产6-8吨。

  在与笔者交谈之前,彭总还在惯性地为当地农户“授课”。当地村民不理解彭总在种植初期就开始除草,但彭总说:如果不在初期把杂草清理干净,当草长起来后,就难以遏制,“杂草与莲花白争夺营养,莲花白就长不大,后期除草,费用更高”。

  价值链的跃升,意味着疏勒农民不只是拥有种植收益。康师傅上游蔬菜基地扎根疏勒之后,每个加工季,康师傅吸纳疏勒县400余人就业,与全自动生产线配合,完成对莲花白的粗加工。按照100元/天/人的工资标准计算,务工者每个月将多出3000元左右的收入。当地负责人观察到:这一收入,每季都持续6-8个月,“也就是2.4万元,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现在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4万多元”。

  除了康师傅,彭总和王广柱也需要人手。彭总承包的500亩地,每天就需要雇佣15个当地农民一起劳作。

  价值链的跃升不止于此。

  数十年前,一位工程师意外发现:在干旱地区所有树都几乎“渴死了”的情况下,不远处的一棵树却活得好好的。仔细一查,是水管渗漏,滴灌技术就此诞生。既然地表蒸发量大,那就把水管埋到地下,然后在水管上扎孔,既省水,又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2007年,滴灌技术开始在喀什地区出现,2018年后被大面积推广。笔者在疏勒县阿拉力乡多处农田看到,滴灌技术已经普及。这是康师傅敢于西进的底气之一。

  滴灌通过管道将水直送到莲花白根部进行局部灌溉,节水、省工、省肥,但美中不足的是:滴头易结垢、堵塞,定期检查和维护就变得十分重要。而熟练地使用滴灌系统“给水”,也是个技术活儿,需要专门培训以掌握正确的方法。阿尔米江是附近村子的普通农民,在彭总的田里,他掌握了更高效的浇水技术,“要能看懂阀门出口”。阿尔米江每次浇完地,彭总验收之后,当场就结算,标准为25元/亩。

  2022—2024年间,疏勒多出了一个新的工种:浇水工,有5000人之多。细分产业链的格局开始形成。

  2022年,疏勒县种植第一季莲花白1800亩;次年春季,莲花白种植面积增至3000亩,秋季复播莲花白达到5000亩。到今年,预计将达到1.5万亩。

  最近一年,从疏勒到喀什古城消费的人开始多起来。

(机械化收割莲花白。)(机械化收割莲花白。)

  03现在与未来:让农业循环起来

  2012年5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次讲座中讲道:传统农业一切来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对大自然的干扰是更小的。工业文明的涌现,在给人类带来很大便利性的同时,某些时候也人为打断了传统农业的循环。我们提倡循环经济,从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向传统的农耕文明学

  后来在与笔者对话时,仇保兴表示:能够微循环的,就无须大循环。康师傅就碰到了这一难题。但康师傅敢于面对挑战,进行尝试。

  按照相关环保法规,蔬菜基地用于清洗莲花白的清水使用后便被定义为工业污水,需送往当地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但实际上,这种“中水”无须长半径、费时费力通过“中央大脑”处理,直接灌溉回农田即可,“人类有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周围神经系统,如果膝跳反射也交由大脑控制,人类大脑不堪其负,也不经济”。

  康师傅方便面事业脱水蔬菜供应商负责人魏绍元一行2023年到康保商谈进一步招商引资事宜时,来自康师傅团队的农业专家林书玄却抛开招商引资话题,与康保相关负责人一口气聊了7个小时。康保相关负责人不仅对前述中水处理方式照单全收,还对循环农业中更核心的问题,连续发问。

  林书玄就此画出了一张图:

  1865年,法国里尔一家啤酒厂找到微生物学奠基人巴斯德,诉求是:阻止啤酒变酸。

  巴斯德以闻名后世的“巴氏灭菌法”应对,高温杀死有害菌,保留无害或有益的细菌和细菌芽孢。

  无论化肥还是农药,都会回到土壤之中。只要污染被严格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微生物可以“吃掉”污染物,也就是将污染物分解。但是,如果只取一时之利,化肥、农药、兽药过度,其增速远远超出微生物“吃掉”污染物的能力,则微生物也无能为力。继而,土壤板结、肥力递减等问题开始困扰业界。其中,兽药中的抗生素,七八成还是通过动物粪便回归土地,构建出一个负向循环。

  此时,正向循环的道理已呼之欲出:以巴氏灭菌法为基础,通过研发,加大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力度;通过微生物分解,加速堆肥(有机肥,例如动物粪便、枯枝落叶、菜叶菜渣等)。

  这戳中了相关负责人的痛处。康保一县,若以传统方式对100万吨动物粪便、枯枝落叶、菜叶菜渣进行处理,仅可转化20-30万吨有机肥,且时间漫长;而林书玄推荐的酵母菌(微生物)发酵技术,速度可以提升1440倍,并可转化出98万吨有机肥。

  康保把等量的动物粪便、枯枝落叶、菜叶菜渣交给链主堆肥,同时拨出千余亩地,交由康师傅“直营”,以循环农业的理念+科技创新来耕种。双方约定一季为期,看谁的亩产更高。

  “竞赛”之外,有一点是共同的:康保全面采用康师傅的可降解地膜技术。

  这是康保的另一个痛点。传统塑料地膜单价55元/亩,但无法降解。一季过后,塑料地膜残渣漫山遍野,相关部门出动大量人力清理,却怎么也清理不过来。

  可降解地膜单价更贵一些。康保当地补贴农户可降解地膜与传统地膜之间的差价。

  技术的加持是康保县肯下决心的原因。蔬菜季的5个月,可降解地膜透气、保水,完好无损。一季过后,3个月内,地膜降解于无形。

  那一场长达7小时的对话,还让康保相关负责人多出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减碳。

  微循环小半径原本就减碳,有机肥有机质的增加,将会固碳。相关负责人很清楚:全球土地有机质增加0.5%时,1万亩土地可固碳15—30万吨,碳排或将不是问题。而康保的试验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理论上可超1%。

  2015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巴黎召开,大会提出“千分之四”倡议,即:将全球农业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平均每年提高千分之四。

  减碳是持续性的目标。在当下的尝试,是为了将来的更好。康保县的试验田也连接着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04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万物皆有“ yuán”。魏绍元和李佳玲西进,也是被康师傅“逼”出来的。除了对蔬菜品质与生态环境的要求,康师傅还对魏绍元和李佳玲下了更苛刻的“命令”:蔬菜零异物。

  2024年夏,在与笔者交谈时,李佳玲仍在“叫苦”:零异物理论上不可能。但公司有了这样的要求唯有执行。

  李佳玲确实遭受过异物之苦。一次,300辆卡车的蔬菜,有290辆退货。一辆卡车里,一纸箱蔬菜里有一只瓢虫,甚至一根头发、一根睫毛,整车就要退货。

  康师傅设在我国北部的各个蔬菜基地,将莲花白等粗加工后,均运往菏泽的深加工基地。菏泽基地一直到去年8月底,每天仍有六七百员工开着日光灯挑菜。但李佳玲觉得这不是长久之计,“员工的视力疲劳,工作难免会出错;如果当天和老公或小孩吵了架,情绪不好也会影响挑菜”。

  这在经济上也不划算。“人工挑菜,卖一吨赔一吨”。

  魏绍元联合专业机构,自主研发出一套应用于脱水蔬菜异物鉴别的AI识别系统。自2023年9月起,每条生产线,蔬菜从前端到末端,需经50万张以上的图片鉴别。AI会自我学,不断升级。后台的数据公司,则根据每周的数据做分析,提早做出研判,以求零异物。

  这只是康师傅严苛食品安全程序的“冰山一角”。2015年,康师傅在上海斥资5亿元成立创新研发中心和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在食品安全体系,康师傅拥有三道防线:第一道主要设在供应商和工厂端,主要功能是源头检查;第二道设在品保本部;第三道则在食品安全研究管理中心,针对食品安全政策以及所有食品安全资源进行整合。

  在康师傅看来:面品即人品,品质即人心。为确保源头品质,第一道防线的检查用工甚巨。每一年,康师傅对原物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检测超350万次,检验内容覆盖了农残、重金属以及食品添加剂等1500余项。第三道防线,则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既加强了对供应商科学种植的指导,也完成了食品安全控管的全程数字化。

  康师傅控股CEO陈应让表示:康师傅上游连接着4000多万农民和众多供应商,食品安全事关食品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食品安全问题要“零容忍”。康师傅系统透过身体力行,影响上下游组织,达成产业链的绿色共振,一同探索更为绿色可持续的供应链。

  2024年,是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概念提出20周年。康师傅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和芒种时分推出“万物皆有 yuán”项目。“ yuán”,是溯源,是食物本色,是因美食而链接起的千千万万的缘分,也是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循环和圆满,归根结底,是康师傅捍卫“家园常青、健康是福”的企业发展理念。

  康师傅控股执行长室副总裁王世琦表示:“万物皆有yuán”项目的推出,是康师傅在ESG领域所进行的全新实践升级。项目试图深度赋能从上游的生态保护到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等整个供应链,推动绿色增长,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也为产业链绿色发展转型、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一份“康师傅绿色样本”。

  去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的关键词。目前已有定论:有别于传统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新质生产力由技术的新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而来,创新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力大幅提升为标志,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的优化跃升为内涵。其中,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它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转自:《财经》杂志,作者:杨中旭、李晨。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