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国药集团推进战略新兴,高质量并购

国药集团推进战略新兴,高质量并购
2024年06月19日 16:10

  国药集团,这家医药行业“巨无霸”,盘子究竟有多大?

  这是一家拥有1700余家成员企业的“巨无霸”,不仅业务板块覆盖全面,还行行“盛产老大”,拥有9家上市公司,用“几个板块几大龙头”形容毫不为过。

  作为大众眼中的巨无霸型药企,国药集团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是以生命健康为主业的中央企业,覆盖科技研发、工业制造、物流分销、零售连锁、  医疗健康、工程技术、专业会展、国际经营、金融投资大健康全产业链。

  它旗下所拥揽的上市公司布局可划分为:国药控股、国药一致、国药股份三大医药流通类上市公司,中国中药、太极集团两大中药上市公司,天坛生物、卫光生物两大血制品公司,以及化药工业龙头上市公司现代制药和体外诊断龙头上市公司九强生物。

  不过,这家巨无霸并不满足于此,还在日前召开的“国药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工作部署推进会”上,透露了关键信息:“推进高质量并购,填补内生发展不足”被其正式写进下一步工作计划中。这一表述释放了国药集团或将加大并购重组整合力度的积极信号。

  背后意图不言而喻。

  叠加私有化中国中药,推CRO平台益诺思IPO等近期一系列大动作,国药集团通过收购整合,打造医药帝国的算盘更响了。

  行行是“状元”

  打造龙头企业,国药集团是认真的,其九大上市板块在各自所属领域内独领风骚,实力不容小觑。

  先看流通领域。这三大流通领域上市公司各有各的江湖称号,国药控股凭借其强大的医药流通能力稳坐行业头把交椅,成为当之无愧的医药流通龙头企业;国药股份则成为了麻精特药分销龙头、国药一致为全国连锁药房龙头。

  其次,中药领域的两家上市公司中国中药、太极集团表现也毫不逊色。中国中药是中药配方龙头,太极集团则几乎建立了家喻户晓的品牌效应。

  而在壁垒较高的血制品领域,天坛生物稳坐国内血制品龙头地位。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在血制品领域的市场份额,国药集团于2023年果断出手,入主卫光生物,此举或为国药集团在血制品领域的竞争增添新筹码。

  另外,国药集团旗下还坐拥化药工业龙头上市公司现代制药和体外诊断龙头上市公司九强生物。

  由此,国药集团通过一系列收购、内部整合,当前上市公司格局清晰了然。

  “行行成状元”背后,也与国药集团本身实力和战略眼光不无相关。从本身业绩来看,在国内四大流通巨头中,国药控股排在首位,2023年总营收相当于其后三家上药、华润、九州通的营收总和。

  具体来看,根据财报,国药控股2023年总营收为5965.7亿元,同比增长8.05%;净利润为150.1亿元,同比增长4.63%。其中,医药分销营收4410.51亿元,为国药控股最大的业务板块,占比达到73.93%。

  近期,国药集团仍在加大布局,先是旗下CRO平台益诺思上市在即,后又在今年初宣布私有化中国中药,随着国药控股的业务版图持续扩张,其各大业务领域的现状究竟如何呢?又带来了哪些变量呢?

  中国中药私有化,国药集团中药版图如何变?

  国药集团旗下中药板块原本拥有两大上市公司——太极集团与中国中药,不过有了新变动。

  今年2月的一则公告,将中国中药的私有化计划推向了公众视野。国药集团拟以溢价约34%的价格,对中国中药进行私有化。这一决策的背后,反映了中国中药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困境,以及国药集团对于提升管理效率和解决融资问题的决心。

  彼时,中国中药同时在公告中表示,由于自身股价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交易量有限,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得足够的融资,制约了其战略发展;并认为如进行私有化,不仅有利于精简公司的治理、企业和股权结构,提高管理效率,更有助于解决公司融资难的问题。

  实际上自2021年以来,市场曾三度传出国药集团拟私有化中国中药的消息,并因此引发了数次股价波动。

  市场对此反应不一,梳理来看主要有两派观点。一是国药集团计划将中国中药私有化后,在A股上市寻求更高估值,或是与旗下另一家中药公司太极集团进行整合。若采取后者策略,太极集团将成为国药集团下唯一的中药上市公司。

  这一预期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20年,国药集团入主太极集团时就曾承诺,将在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不过,在中国中药私有化尚未完成之际,国药集团对于两家公司的后续处理仍充满变数。

  从基本面来看,中国中药作为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核心平台,业务涵盖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多个领域,其中中药配方颗粒是其最核心的收入来源。

  而始建于1972年的太极集团,在2021年完成战略重组后,成为国药集团现代中药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丰富的品牌历史和产品优势,在市场中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其核心产品如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无论最终是否进行整合重组,国药集团在中药板块的布局都将持续优化。

  入主卫光生物后,血制品领域会再整合吗?

  在2023年入主卫光生物后,叠加此前坐拥行业龙头天坛生物,国药集团血制品领域便拥有了两家上市公司。

  一直以来,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集中度较高,头部效应相对比较明显,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监管尤其严格。

  2001年过后,国家未再批准设立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此后整个行业处在存量企业之间进行并购重组的过程中。历经数年大量并购、重组后,现在形成了以天坛生物、山东泰邦、上海莱士、华兰生物为行业龙头的竞争格局。

  而最近几年,血液制品行业的并购整合趋势愈发明显,三大医药央企悉数进入到血液制品领域后,其并购还在加速。

  国药集团旗下的血制品平台天坛生物,历经数年积淀,可以说在这一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血脉压制”优势。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从事血液制品工业化生产企业之一,天坛生物目前共计拥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等三大类、15个品种,下辖成都蓉生、兰州血制、上海血制、武汉血制、贵州血制、西安血制多家血液制品企业,市占率较高,质量、规模和品牌等综合优势强。

  尤其在2017年经历重大资产重组后,天坛生物收入利润再上新台阶。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与归母净利润51.8亿及11.1亿元,同比增长21.6%及26.0%。

  原本已拥有丰富的血液制品资产,但国药集团不甘于此,早已开启一轮新的并购重组,于2023年拿下了卫光生物的实际控制权,进一步扩展旗下血液制品资产。

  不过,血液制品板块与中药板块一样面临着相似拷问。自卫光生物正式成为“国药系”一员后,外界对天坛生物和卫光生物这两家产品线高度重合的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奇它们是否会有进一步的整合或剥离动作,毕竟特别是在免疫球蛋白类领域,两者存在同业竞争的程度较高。

  流通龙头的故事继续讲

  要说各大版图中,国药集团讲得最为出色,仍是旗下流通上市公司的故事。

  一大佐证即业绩的绝对优势。从国药集团所涉足领域2023年业绩来看,以国药控股为主的药品及器械分销业务占到其营收的绝对份额,国药控股营收达5965.7亿元。

  与其余流通公司相比,国药控股也是当之无愧的医药流通龙头企业,拥有中国最大的全国药品及医疗器械分销网络。

  它成立于2003年,为国药集团医药商贸流通板块的承载企业。该公司以药械流通服务为核心,业务涵盖药械制造、化学试剂、医疗服务、产融结合等多个领域,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药品、医疗保健产品、医疗器械龙头分销商和零售商,以及领先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

  国药控股的规模同样浩大,下属1100余家子公司,其中还包含国药股份、国药一致两家上市公司。

  其中,国药一致为全国连锁药房龙头,拥有全国领先的分销及零售平台,同时也是拥有“分销+零售+工业投资”完整产业链的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有覆盖全国的医药零售网络以及两广深度下沉的分销网络,与全球药品及医疗保健产品百强紧密合作,向两广等级医院、零售药店、医药分销商、基层终端等提供医药供应链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上市药房相比,国大药房的毛利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其DTP和处方药占比较高。不过,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国大药房总部由管理型转变为运营管控型,开始加强资源整合以及供应商供应链的业务开展,提升运营效率。未来随着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开展,以及品类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截止2023年底,国大药房已在全国拥有10516家药房,2023年分别实现收入和净利润244.1亿元及5.3亿元。

  在分销业务板块,其分销业务主要覆盖广东广西,在药品和器械耗材分销、零售直销和零售诊疗等细分市场均保持行业领先。主要覆盖两广分销业务的子公司国控广州及国控广西2023年收入分别为403亿元及77亿元,2020-22年两广市占率从25%提升至28%,未来通过强化优势区域网络的广覆盖与深布局,市占率有望继续增长。

  而作为“麻精特药分销龙头”的国药股份,以“药械流通”为主业,同样下属多家子公司,业务涵盖全国药品分销、医药零售、医药工业、口腔学术服务、医药物流等多个业务板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麻药分销业务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龙头地位较为稳固。同时在北京地区医疗市场占有率保持优势,截止2023年已经实现等级医院的100%覆盖,并覆盖超过4700家的基层医疗机构。

  国药股份“麻精特药分销龙头”之称并非虚名。由于麻精药配送强监管特性,导致全国性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定点批发企业仅有3家,国药股份便为其中之一,并且保持着领先的市场份额,业务辐射50000余家全国麻精医疗客户。

  国药经过近几年的市场耕耘,在战略新兴产业诞生了很多优质企业,目前已经在市场上初局龙头规模的新兴业态有:国药影像,区域集中清洗消毒,进口腔镜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数字化药房,快速PCR分析仪,医院后勤管理,卫生材料SPD,日间化疗,高压注射器,智能药房机器人,递送药物等。

  国药集团:我要继续并购!

  这并不算结束,国药集团扩张计划仍在显露。到了2024年,国药集团整合表现出来力度更大、步伐更快的趋势。

  4月底,在“国药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工作部署推进会”上,它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

  会上,在下一步工作中,国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炳祥表示,优化布局是基础,科技创新是关键,整合生态是支撑,用好人才是根本。要壮大医药工业基础领域,巩固传统赛道优势;加强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新兴领域布局水平;推进高质量并购,填补内生发展不足,全面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形成生物医药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从“填补内生发展不足”并购目的来看,E药CM10曾做了两点分析:

  一是,与其他几家央企、国资医药类集团相比,国药集团的优势在于分销网络优势,其医药流通板块相当于后两家华润医药商业和上海医药全年营收之和。

  但国药集团分销,一直以来的风格是高举高打,而在现下所有医药流通巨头都将基层医疗市场作为存量深耕的当下,也许在基层医疗市场有优势的医药流通公司,或许可能成为高质量并购的目标之一。

  二是,医药研发创新也是国药集团与其他两家相比需明确发力的领域。

  虽然国药集团旗下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有部分创新药布局,但“淹在”整个二级集团公司下,并不“显山露水”。而如今,华润医药已经旗帜鲜明的布局了华润生物,目标为创新药,上海医药2023年的工业营收达到了262.57亿元,相当于两个国药现代。

  而对于国药现代而言,旗下产品正聚焦抗感染、心血管、抗肿瘤及免疫、麻醉及精神、代谢及内分泌五大优势领域,通过做长、做深、做宽等方式规划大品种和品牌战略。同时,积极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加速布局合成生物学,并积极拓展战略新兴子领域。

  一切迹象显示,国药集团或将加大并购重组整合力度。展望未来,国药集团早前曾透露,旨在达到超十个百亿级、若干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区域,实现营收、资产总额或市值过万亿。未来3年内将会超过千亿级的并购,实现国家医药战略行业领先地位。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