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继《土地 我们的故事》《村庄十年》后,将推出中国农民口述史的第三部——纪录片《新乡村》。节目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三大核心主题,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三农”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
《新乡村》,片名决定了它的历史厚度,回望历史,也望向前路。每集节目的第一帧画面都是从乡村黑白老照片切入,镜头切换之间,新与旧的对比直观呈现了中国乡村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土生万物产业兴】
从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到草原腹地的旱作农耕,再到湘西山地的林间经济,节目第一集选取了陕西延安梁家河村、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湖南湘西菖蒲塘村三个地域特色鲜明、自然禀赋各异的乡村,讲述了三个村庄农业转型升级的不凡历程。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展现了农业生产的勃勃生机,更揭示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梁家河村的老人,抚摸着累累硕果,讲述退耕还林的奋斗历程;敖汉旗的农人,用直播将小米送至全国各地千家万户,展现着农耕文明传承保护与小米品牌化建设的喜人成就;菖蒲塘村的果农,分享着科技育苗促使贫穷山寨成为“花果山”的成功经验。
【绿水青山寄乡愁】
第二集选取了安徽阜阳王家坝、青海治多县莫曲村、江西庐山华林镇、云南大理古生村三个美丽乡村,讲述了新时代守护绿水青山、记住乡愁的动人故事。
王家坝的村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碧波荡漾的淮河上,收获着自然的馈赠;莫曲村的牧民,用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守护着三江源的洁净,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华林镇的油茶种植户,用勤劳和坚持,培育着满山的油茶林,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古生村的科技小院,用知识和创新,点亮了洱海边的生态之光,书写着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和美故事。
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心灵的归宿。村民们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这片世代相传的净土,让乡愁有了具体的模样——是清晨山间缭绕的云雾,是傍晚湖面泛起的金光,是村头老树下的一壶清茶,也是孩子们在田野间无忧无虑的欢笑。
【携手共富创未来】
从闽东深山的红色足迹,到巴蜀大地的绿色田野,再到江南水乡的科技田园,这一路上,新农人们不仅继承了前辈们的勤劳与坚韧,更勇于开拓创新,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开辟出一条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共富之路。
下党乡的茶农,采摘着翠绿的茶叶,诉说着茶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三星村的村民,用心守护着古老的三星堆遗址,走出一条独特“农文旅”融合之路;永安村的乡村CEO,探索乡村产业运营新模式,城乡深度融合,人才多元交流。
【粘泥土 带露珠,普通农民的深情讲述】
纪录片《新乡村》延续了《土地 我们的故事》《村庄十年》的“肖像式”拍摄手法,由亲历者讲述农村的奋斗故事,并采用老百姓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乡土话、大白话,深入浅出、情真意切、以小见大,不仅展现了乡村发展的生动细节,又将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讲得非常清楚,把“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方法讲得透彻明白。
《新乡村》以其独特的口头纪实风格,捕捉并保留了大量农民群众鲜活生动的语言。这些未经雕琢、原汁原味的语言,不仅是土地的呼吸,更是时代的烙印,它们以最质朴的方式,为纪录片的传播铺设了最动人的前奏,成为无需修饰、直击人心的“金句”。
【记录乡村,回到乡村,在新乡村中观看《新乡村》】
9月23日,纪录片《新乡村》在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河南兰考县,举办了放映会。
影片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村民们纷纷表示,“节目说得就是我们自家村里的变化”“这些典型村庄的新做法对我们村发展很有启发”。参加看片会的年轻城市观众感叹仿佛是“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感受到了中国农民与土地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情感。
除了放映会,未来节目组还将推出“新乡村”主题展览。
在纪录片《新乡村》的拍摄过程中,节目组深入各地村史馆,发掘出无数令人动容的历史记忆与实物见证。这些满载着乡土情怀的老照片,每一张都定格了乡村的历史瞬间;这些陪伴村民很多年的老农具,每一件都诉说着乡村的变迁与发展......
《新乡村》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首献给亿万农民的诗,质朴无华但充满深情!
七十五载实干,巨变就是答案!2024年9月30日起,纪录片《新乡村》将连续三天在CCTV-17晚间黄金档播出,敬请收看。
(来源:资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