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起,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为推动科技创新、深化科学普及、共享合作机遇、促进融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以“科学文化:塑造未来新文明”为主题,旨在以科学文化作为纽带,进一步凝聚全球力量,共同提升公众科学素质。9月24日上午,活动开幕式和主旨报告在北京科学中心举行。来自国内外科学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开启面向科学未来的广阔天地。
拉近距离:打破公众与科学之间的“认知壁垒”
正如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北京国际城市科学节联盟理事会主席丁勇在致辞中所言:“科学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坚实的基石,不仅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风貌。在全球化的今天,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于促进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合作和共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因此,从提升科学素质、为未来文明提供创新动力的角度,“科学文化”是一线科学工作者需要考量的重要课题。这其中,公众是科学传播中必不可少的接受环节。在主旨发言环节,社会心理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研究员班科勒·法拉德在开篇便明确指出:“我们作为传播者需要向公众传播科学信息,加深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让他们相信科学家,知道科学家所做的是哪些工作,并且也接受我们的研究成果和科学的创新。”
在主旨演讲中,班科勒·法拉德主要和与会者分享了对于“科学信任”的新晋研究成果。传统观念表明人们离科学越远,对科学和科学家的信任度就会越低。然而经过扎实的实证研究,他们发现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度并不总是一致的。这一新鲜的发现带给了在场与会者诸多新的思考。
塑造文明:发现“科学文化”的“内在价值”
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总裁英伯乐爵士从历史溯源开始了他的主旨演讲。“在过去的英国,文化活动就是去博物馆,此外还有歌剧、芭蕾、文学和诗歌等其他高雅的追求。奇怪的是,这种老式的文化定义,似乎并未包括科学。近年来,科学已经重新定义了我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使其含义更加广泛,而科学的重要性也远远超出了人们几十年的认知。”
英伯乐爵士对“科学文化”提出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科学文化中的怀疑精神、试验精神和达成临时共识的文化无疑是我们人类最重要的成就,也是彰显国家文化的最重要因素。”
基于自身的博物馆从业经历,他认为在一个不断变化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中,博物馆可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必须动用一切手段,无论是引人入胜的实体展品,还是身临其境的数字体验,来劝勉年轻人,让他们深知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些领域,正是属于他们的广阔天地。”英伯乐爵士在主旨演讲结尾颇为感慨地说道。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郭哲在25日的主旨报告中用“开放的””包容的“来形容今天的“科学文化”。“我们有必要用新的科技经济社会融合的方式看市场动态的变革,我们也需要塑造一种新的科学文化来看当代科技文明的进步能给我们这个世界以及未来留下什么。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界是科学文化创造的先锋和主体,我们要倡导科技向善,推动形成负责任的创新。”郭哲说道。
这方广阔的天地,正等待着更多有识之士共同开拓,造福人类的未来。如新加坡科学中心首席执行官、亚太科技中心协会前主席林直明所言:“我们共同的愿景在于利用科学的力量和其他技术创新的力量,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
交流互鉴:挖掘社会持续进步的“力量增长点”
今天,在年轻一代中推动科学普及意义重大。如马耳他探索互动科学中心高级主任奥拉夫·麦凯所言:“科技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在数字领域的发展也正在不断的加快,我们未来的年轻人也将不断的能够跟上这样发展的进步。我们应该为年轻的公民和接下来几代人的心中培育科学的种子。”
如何用更具年轻态的方式让年轻人与科学“接轨”,泰国国家科技馆副馆长,亚太科技中心协会副主席盖尼加·陈则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泰国国家科技节的历史脉络和实践手段。在车上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总理科学奖的设立、博物馆中的多样化表演都充满了极强的吸引力。她还特别提到,“我们会把公众的反馈、好奇吸纳进来,让展览变得更有趣,充满互动性。”
“科技活动对于吸纳更多的广泛的公众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人们更加关注科学,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知识,我们应该调动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整个地球,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的未来。”盖尼加·陈说道。
四位主旨报告嘉宾的精彩报告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理念,他们所分享的科学研究、实践经验也具有着深刻的“样本意义”,彰显出他们对于对于科学理念和价值的深刻认知,对科学与当代社会有机结合的深度关切。
在飞速变革的时代,唯有更严谨、精准认知科学的本质,才能发现科学带给人类的深远意义。此次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为与会者打开了认知科学的新窗口,更为他们汇聚全球合力,继续传播好科学文化、助推科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
(来源:点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