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万涛:数字化激活会展产业

万涛:数字化激活会展产业
2024年12月26日 16:37

  会展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也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当前,在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的潮流中,会展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有着IT工程师和咨询顾问背景的31会议CEO万涛,对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潜力有着深刻认识。瞄准会展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巨大潜力和需求,2011年,31会议应运而生。13年过去,31会议通过推出数字化产品及创新服务方案、拓宽会展业务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行业生态,已成为中国数字会展领域的头部科技公司。

  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会展行业进行革新

    问:创立31会议的缘由是什么?“31会议”名称的由来及背后的深意。

    万涛:创立“31会议”源于我们办会时遇到的挑战。筹备会议,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无经验可循,主办方在组织会议时往往很忙很乱、对供应链也缺乏了解。当时,我们萌生了做一体化平台,解决会展三方信息不通、数据不通、行业低频导致的经验不能沉淀等问题。

    “31会议”含义即连接主办方、参与者、服务方,三方三位一体。通过构建一个平台,让主办方、参与者和服务方这三个会展行业的核心角色能够在数字化的环境中高效协作。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一站式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信息、数据的通畅流通、行业最佳实践的沉淀,提升会展活动的管理效率和参与者体验,实现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这个名字不仅代表了我们的业务模式,也反映了我们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希望通过31会议搭建的这个平台,能够逐步实现一站办会,轻松办会。

  数字化技术赋能大型高级别会议

    问:31会议过去十年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标志性成就或行业影响力事件?

    万涛:31会议建立了EventOS一站式平台,不仅沉淀了办会流程和最佳实践,而且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整个会展行业。EventOS像是一座数字化的基座,将通用能力进行标准化和复用,把各种碎片化的数字化工具连接在一起。这个平台让系统集成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所有的观众和参会数据集合在一个用户数据管理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一个入口享受到完整的数字化服务。EventOS从2019年首发,经过5年研发构建,已经生长出完整的办会和办展产品线,各种应用模块可以灵活搭配,轻松应对多变的会展需求。

    13年来,31会议沉淀了数十万客户和服务案例,覆盖了政府、社团、企业、展览公司、场地方、会展主管机构等30万机构用户。公司五大核心产品——31轻会、31大会易、31展览云、31智慧现场、31三连通,适配政府会、学术会、博览会、虚拟会、虚拟展、智慧现场、目的营销产品等场景解决方案,满足了多类需求。

    如今,31会议已拥有80余项知识产权、100余项资质荣誉,包括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评定等。这意味着31会议质量和安全管理能力已达到国内同行最高标准,这也是31会议承接大型高级别会议的前提。

    最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是,我们与伙伴一起连续服务了四届云上广交会。此外,还服务了包括多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物联网大会、西博会、消博会、中阿博览会、丝博会、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在内的众多国家级、世界级博览会和政府大会。

  数字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问:您认为数字化技术对会展行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31会议如何推动会展行业的数字化转型?31会议带给会展行业的创新和变革是什么?

    万涛:数字化技术对会展行业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主办方效率,通过一站式平台,主办方能够快速、高效地管理会议的各个环节,从寻找目的地到会展的网站和微站、邀约和注册、票务、议程和嘉宾、展商和观众、到现场签到、互动和商务撮合、现场管理等,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二是提升用户体验,通过31会议平台,参会者可以自助办理包括购票、行程安排、签到、打印证件等大量事务,这些自助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参会者的便利性和满意度;三是数字化技术使得数据的收集、整合和分析变得更加容易和准确。31会议的平台能够连接主办方、服务方和参会者,实现信息、数据、服务的顺畅流转与协同。通过数据分析,主办方可以获得深刻的洞察,进而改善会议策划和执行,提升会议效果。

    31会议从四个方面发力,推动会展行业数字化转型。一是提供一站式平台服务,包括数字办会、数字办展、智慧现场等,满足主办方从策划到执行的全方位需求;二是通过我们的平台,不断沉淀办会办展的最佳实践与知识,让从业者能够高质量筹备会展;三是31会议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水平。以EventOS中台系统为例,将通用能力进行标准化和复用,使得各种应用模块可以像乐高一样灵活搭配,轻松应对多变的会展需求;四是31会议积极参与行业培训和数字会展教材的出版,推动行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我们也参与提炼和编写数字会展的行业标准,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创立的13年中,31会议推出了31轻会、31大会易、31展览云、31智慧现场等核心产品,这些产品覆盖了会展行业的各种场景,为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31会议是行业的公共IT部,让众多会展行业机构无需自己投入高昂的研发、无需自己管理技术员工,31平台产品与服务随需随用,省心、省力、省钱。为此,31会议不仅服务客户,还积极参与构建行业生态,通过组织数字会展中国行活动、数字会展教材的出版等方式,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31会议平台的终极蓝图是主办、参会者、服务方聚合在一起。随着目的地营销平台的上线,构建行业生态圈,逐步实现会展大生态的融合也是31会议的使命所在。

  多措并举构建企业核心优势

    问:31会议成为数字会展领军企业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万涛: 31会议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在上海和武汉设立两个研发基地。31的团队是一支复合团队,不仅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还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这使得31会议能够不断推出创新的数字会展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平台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三级等保、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为客户服务提供多重保障。团队不断探索新技术,如云计算、VR/AR、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并将其应用于会展行业,推动行业的数字化实践。

    多年来,31会议逐步构建了专业交付体系,一方面,通过20个分支机构的服务团队覆盖整个大中华区,能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另一方面,通过频度很高的培训体系,便于客户的重复学习与组织更新。

    如今,31会议的服务不再仅限于国内市场,也积极参与国际会展项目,为中国澳门三展、渔博会、联合国数据论坛、亚太皮革展、SIBOS、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Money20/20等国际会展提供了国际化、数字化、全流程的解决方案。

    通过多年的行业实践,31会议沉淀了大量的办会办展最佳实践和知识,这些经验被固化在31会议的平台和产品中,为客户提供经过验证的高效解决方案。

    会展业迈入AIGC时代仍面临挑战

    问:您认为会展数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是什么?

    万涛:会展依然是人类社交与商业活动的重要载体。会展业迎来了AIGC时代,这一时代为行业带来了内容创作的自动化和个性化体验的革新,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会展业能够实现智能互动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加速数字化转型,并探索新机遇和新模式,为会展产业的转型升级赋予了新的智慧力量。

    行业数字化不仅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必然。数字化转型将帮助会展行业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同时也为参与者提供更加丰富和互动的体验。行业数字化也加速推动产业链生态数字化,会展行业的产业链生态将更加数字化,这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31会议在完善了会议、展览、活动的数字化的基础上,将致力于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根据31会议连续四年参与执行的《中国会展主办方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DRCEO)》显示:会展业处于数字化转型变革期,数字化人才缺乏成为首要痛点,连续4年数字化人才缺乏状况逐年加剧。《报告》显示,在人才技能培养方面,亟须培养的数字化技能包括:数据分析、平台运营、门户网站和在线广告运营。

    在会展业迈入AIGC时代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维护、数据伦理考量以及信息质量的把控。AIGC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行业在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时必须严格遵守隐私保护法规,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不受侵犯。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增多,如何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误导用户,成为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此外,数据伦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包括算法的公平性、透明度以及对用户选择权的尊重。这些挑战需要会展业在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面对这些发展趋势和挑战,31会议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化的制定,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产业链生态的数字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在与万涛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窥见会展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的发展方向。万涛认为,会展从业者在数字化时代必须拥抱变化,持续学习,以积极的姿态适应行业的发展。他提倡关注技术创新,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在会展活动中的应用,以提升效率和体验。“但线下展会的独特价值仍不容忽视,它们提供的人际互动和文化体验是线上平台难以复制的。”万涛说。

  (来源:资讯中国)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