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陕西扶风县:探索建立“453”机制 让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最大效益

陕西扶风县:探索建立“453”机制 让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最大效益
2020年09月16日 16:57 人民日报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扶贫资产管理作为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的重大举措,作为壮大集体经济、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突破口,探索形成了扶贫资产管理“453”机制(四张清单摸家底,五种模式抓管理,三色管控防风险),推动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努力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

  “四张清单”摸家底

  确保扶贫资产权属清、项目明

  为切实摸清全县扶贫资产家底,把好“源头关”,扶风县从2019年底启动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工作,通过建立“四个清单”,着力解决扶贫资产“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等问题。

  一是建立责任清单。明晰县、镇、村三级责任,成立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设立综合协调、资产摸评、确属界定、资产管护、资产运营、资产监督6个专项工作组,负责组织部署、统筹推进、督促指导全县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在镇街设立扶贫资产管理工作站,县级相关部门和各镇街、村(社区)各确定一名扶贫资产专职“管理员”,负责办理具体业务。通过扶贫资产确权,将扶贫资产权属明确到村,明晰管护责任和具体责任人。二是建立制度清单。研究制定《扶风县扶贫资产管理办法》《扶贫资产摸底指导意见》和《公益性扶贫资产管护办法》《经营性扶贫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绘制了“扶贫资产确权流程图”,明晰了确权工作的步骤和流程。同时制定了《扶贫资产确权界定协议书》《扶贫资产管理承诺书》《资产移交协议书》《资产移交清单》等制式文本,确保扶贫资产管理有章可循、合法合规。三是建立资产清单。坚持“自上而下返,自下而上核”的“一上一下”工作法,对全县扶贫项目、资金和资产开展全面核查、系统梳理,进行权属界定和登记造册,明确每项扶贫资产的身份信息,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2016年—2019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4.28亿元,涉及2137个项目。各类扶贫资金共形成扶贫资产8.95亿元,涉及项目1826个,其中经营性扶贫资产2.32亿元,公益性扶贫资产6.63亿元。四是建立档案清单。制定《扶贫资产档案管理清单》,对扶贫资产实行动态档案管理,形成“一总四类”(县扶贫资产管理总台账,县级部门、镇、村、户四类分台账)扶贫资产档案管理模式,对扶贫资产管理前期工作、组织实施、确权移交、管护运营、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分阶段建档,确保有据可查、管理规范。

  “五种模式”抓管理

  确保扶贫资产管得好、能增值

  针对扶贫资产的不同类型,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管护、运营模式,着力在扶贫资产长期发挥效益、稳定保值增值上做文章。初步探索形成了“五种模式”:

  一是“1+7”管护模式。对农村通村公路、小型水利、公厕、幸福院、卫生室、公共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固定资产,按照宝鸡市公共基础设施管护“1+7”模式,整合管护事务,设立管护岗位,优先聘用贫困群众,实行一人多岗,明确管护责任,确保公益性扶贫资产持续发挥作用。二是“自主经营”模式。对经营性扶贫资产,鼓励有意愿、有能力、有基础的村结合村情实际,自主选择产业项目,盘活用好扶贫资产。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建立特色产业项目库,为镇村提供项目选择、信息咨询、市场分析、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致富带富能力。三是“村企联建、政府统筹”模式。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在全县筛选胜利食用菌、陕果集团等2个带动力较强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周边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益贫带贫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村发展食用菌、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各村采取自营、委托、承包等方式管理经营,企业负责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指导、产品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变贫困村、贫困户“自己走”为企业“带着走”。目前,2户企业已带动法门、午井2个镇25村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4529人,扶贫资产收益率稳定在10%以上。四是“保底分红”模式。对缺乏经营能力、不具备村企联建条件的村,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扶贫资产交由经济实力较强、投资前景较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按照一定比例定期分红,吸纳贫困户在企业就业,村组配合流转土地。贫困户收取资产分红、土地流转、务工收入等三重收益。五是“股份合作”模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扶贫资产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双方按出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企业优先使用贫困劳动力。以宝枫园林为例,目前已带动周边良峪村等13个村组发展元宝枫产业园2万亩。

  “三色管控”防风险

  确保扶贫资产不受损、保安全

  坚持把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贯穿始终,建立扶贫资产风险防控办法,根据不同扶贫资产安全风险等级,在扶贫资产台账中实施“绿色、黄色、红色”三色标注、实时管控(“绿色”表代表扶贫资产运行正常,“黄色”代表资产闲置或有资产流失风险,“红色”代表已经出现资产流失、受损等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坚决防止出现扶贫资产闲置、流失、浪费和滋生腐败等问题。一是实行定期公示制度。各村对扶贫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定期公示,公布账目,确保公开透明、阳光运行,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将扶贫资产监管纳入县委巡察、纪委监委日常监督和审计部门审计范围,严查违纪违法问题。二是严格扶贫资产处置程序。对扶贫资产处置实行“审批制”,对确需处置的资产,必须召开贫困户代表参加的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对处置资产进行评估,报县扶贫资产管理中心备案,并及时通过网站、公示栏向群众公开。三是强化动态监测。对各类扶贫资金、资产实施动态监管和精准调度,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存在“短板”、资金资产偏少的镇村及时给予“补短”。对扶贫资产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分析,对资产管理规范、增值效果明显的镇(街)村优先安排扶贫项目,并在资金规模上给予重点支持,确保有限的扶贫资产发挥最大效益。

  经过一年来的扶贫资产管理实践,我们进一步找到了“脱贫攻坚留下了什么”“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衔接”等重大问题的答案。下一步,扶风县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管好扶贫资产,发挥长期效益”的总目标,在管好、用好、用活扶贫资产上再下功夫,推动扶贫资产管理与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推进乡村振兴“双结合”,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