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驻印度记者赵章云
2月27日,一列满载从圣城阿逾陀返回的印度教徒的列车在西部古吉拉特邦的古特拉火车站突然遭到不明身份人的袭击,57人丧生(其中有15名儿童),数十人受伤。愤怒的印度教徒马上将此事归咎于穆斯林,并立即对当地的穆斯林群众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4天之内,教派骚乱席卷整个古吉拉特邦。按官方的统计,至少已有450人死于非命,无数无辜的群 众受伤或失去家园。现在,骚乱在该邦的城镇似已趋于平息,但骚乱起因的真正发源地——印度教圣地阿逾陀正面临着更大规模教派冲突的威胁。
9年前,印度教徒同穆斯林之间为了阿逾陀巴布里清真寺的地基,曾经发生过激烈的流血冲突,2000多人丧生,一届政府倒台。印度教徒认为巴布里清真寺的地基是印度教大神罗摩的诞生地,是400年前穆斯林占领者强行拆掉原先的罗摩庙而建成的。因此,这座清真寺必须拆掉以重新盖一座罗摩庙。穆斯林们认为罗摩只是传说中的人物,诞生地之说也无从查考,而清真寺是400多年前建成的,因此不能拆掉。但由于印度教徒人多势众,加之政治党派的利用,1992年10月30日,狂热的印度教徒们强行进入清真寺,对寺内建筑进行了严重的破坏。连续几天,部队、穆斯林同印度教徒发生激烈的冲突,酿成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1994年,阿拉哈巴德法院判定这一有76英亩的地基暂归政府接管,谁也不能动用。
今年年初,印度教主要组织“世界印度教大会”又开始向政府发难,要求同意在有争议的清真寺遗址旁边那没有争议的42英亩土地上建造罗摩庙。后来,他们又把建庙的要求改为“在没有争议的土地上象征性地树两根圣柱”。1月27日,为了给政府施加压力,几千要求建庙的印度教苦行僧从阿逾陀步行来见瓦杰帕伊。瓦杰帕伊虽然连哄带拖,但原则上还是坚持通过谈判或法律程序解决问题。“世界印度教大会”步步进逼,并选定了印度教节日“湿婆之夜”之后的黄道吉日——3月15日为建庙的日子,并号召全体印度教徒“到阿逾陀去”。
2月24日,大批印度教志愿者开始前往阿逾陀。2月27日,从阿逾陀乘火车返回的印度教徒在古吉拉特遭袭之后,“世界印度教大会”再次要求政府同意建庙。由于明知此事必将引起两教更大的冲突和联合政府的可能解体,印度人民党和政府仍然希望印度教徒们推迟或者放弃建庙的计划。瓦杰帕伊明白告诉他们,“作为全国民主联盟的领导,他不同意对法律的任何违反”,“已经接管的土地将继续留在政府的手中”。内政部长阿德瓦尼也警告说,如果他们“挑战法律,中央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在阿逾陀维持法律和秩序”。自古吉拉特骚乱开始以来,政府对进入阿逾陀的人采取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所有的通往该城的道路被封锁,所有开往该城的火车被控制。
但“世界印度教大会”仍然一意孤行,决心与政府抗衡到底。今天下午,它再次断然拒绝了瓦杰帕伊要求他们推迟建庙的呼吁,并宣布将继续进行3月15日将两根圣柱移放到“罗摩诞生地”的计划。而穆斯林的态度也非常明确,“全印巴布里行动委员会”今天也称,他们“将采取一切宪法和民主的方法”,反对“世界印度教大会”试图“象征性地在被接收的土地上建造庙宇的计划”。限期越来越近,印度朝野正密切而紧张地关注着未来几天事态的发展。(人民网新德里3月4日电)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