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时代 蓬皮杜时代
密特朗时代
希拉克与布什较劲
“对外国舆论来说,我国突然成了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主角。人们再也不把它当作一个跑龙套的了。”———戴高乐《
希望回忆录》法国外交部长多米尼克·德维尔潘10月30日说 ,法国反对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就“随便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10月30日法国和美国继续就对伊决议草案展开激烈争论,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在草案的一个句子中添加6个字———
“由安理会确定”。美国在提交给安理会的草案中指出,“如果伊拉克未能同意和全力配合此决议的实施,将构成……事实性
违抗”。其中,美方没有提到如何作出这一决定,以及应有谁来作出决定。法国认为,美国此举意在将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而在讨论中,法方要求在提及“事实性违抗”的这一关键句子中添加6个字———“由安理会确定”。
法国如此坚定地抗美,除实际的国家利益——如中东石油进口——之外,还有法兰西民族骄傲而恒久的大国之梦。他
们希望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和影响,以树立自己的大国形象。这种政策及其背后动因,可直接追溯到第五共
和国的开创者——戴高乐。
强硬的戴高乐主义
1958年9月28日,法国全民公决,通过了总统集大权于一身的第五共和国宪法,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为第五
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戴高乐的全球外交战略棋局概括起来大体上为:维护民族独立,力争大国地位;对美既联盟又独立,对苏既坚定又对话,打破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多极化;建立以法国为核心的“欧洲人的欧洲”;主动向中东、拉美等地出击,树
立法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大国形象。
抗美独立、避免沦为美国二流伙计,是戴高乐实现其大国抱负的主轴。戴高乐政府不仅坚持发展独立核防卫力量,更
重要的是,法国提出要在北大西洋联盟内享有与英美平起平坐的地位遭到拒绝后,1966年戴高乐悍然推出北约军事一体化
组织,这个行为,用白宫发言人的话来说是“对准联盟的心脏刺了一刀”。
戴高乐主义延续不绝
戴高乐强硬的民族主义外交政策,遭到了盟友的痛恨。他们认为,这种政策只有戴高乐凭其历史威望、个人权威和高
妙技巧才能得以推行,戴高乐终会死,他的政策也会随之烟消云散。然而,戴高乐走下政坛33年了,第五共和国已四易总统
,戴高乐主义在法国却一直盛行不衰。法国30余年经历了右翼主政、左翼上台、左右共处等政府形式,戴高乐的基本对外政
策一直没有改变。蓬皮杜当政,执行的是一种“现实的戴高乐主义”,在中东石油资源问题上不惜与美进行剧烈抗争;德斯坦
上台,标榜“世界主义”。但它在实质上反映的仍然是法兰西的大国心态和追求,不过是给内在的民族主义涂上时代的标签而
已,因此被称为“新潮的戴高乐主义”;密特朗左翼政党组阁,比其前两任更积极地追求戴高乐的大国信念。他不认为法国是
地区性大国,而是一个微型超级大国,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特殊作用。时至今日,现总统希拉克仍在不懈地奉行抗美独立的
外交政策,力图重圆二战后法国失去的大国之梦。洪庆明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