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男孩”45秒灭了长崎7万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16:20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 |||||||||
59年前的8月9日,在美军向日本广岛投下首枚原子弹的三天之后,当时年仅25岁的美国空军少校查尔斯·斯文尼驾驶“博克斯卡”号B-29轰炸机,在日本长崎3万英尺的高空投下“胖男孩”原子弹。相当于2.2万吨TNT炸药威力的“胖男孩”在经过45秒的降落之后,在长崎三菱体育馆上空500米左右的地方爆炸,半个城市在瞬间被夷为平地,近7万人丧生…… 2004年7月16日,斯文尼在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4岁。
作为惟一一位亲眼目击两枚原子弹爆炸的飞行员,斯文尼在战后一直为美国使用原子弹进行辩护,也从不为此感到后悔。但是他也表示,希望自己永远是“最后一个投掷原子弹的人”。 “胖男孩”原计划投向小仓 1945年8月9日凌晨,查尔斯·斯文尼少校驾驶载有“胖男孩”原子弹的“博克斯卡”号B-29轰炸机,从马里亚纳群岛提尼安美军基地起飞,于上午9点抵达目的地———日本小仓市(现北九州市)上空。 斯文尼在起飞后不久即发现轰炸机出现输油故障,导致其中600加仑燃油无法被输送到四个引擎。此外,原定配合斯文尼一起执行任务的另外两驾B-29轰炸机中,有一驾轰炸机未能准时抵达,因此斯文尼被迫在空中盘旋了40分钟,耗费了更多的燃油。 斯文尼在经过计算后,认为飞机上剩余的燃油刚刚足够支持他完成轰炸任务,于是他决定不等第三驾飞机抵达,直接执行投掷原子弹的任务。 根据侦察机发回的报告,小仓市上空天朗气清,飞行员能够清晰看到地面。但是在斯文尼抵达后,他发现小仓市上空覆盖着厚厚的云层,根本看不见地面。 按照原来的指令,如果无法看到地面,斯文尼不可以投掷原子弹。在小仓市上空盘旋了三周以后,在日军防空火力开始加强的情况下,斯文尼决定放弃第一目的地小仓,转飞到第二目的地———长崎。 25岁少校制造长崎末日 10时50分,斯文尼飞临长崎上空,日本第16方面军司令部立即通过广播发出敌机入侵的警报。 10时58分,在飞抵长崎上空之后,轰炸机的燃油仅仅足够支持斯文尼进行惟一一次投掷原子弹的尝试。于是,斯文尼利用云层散开的间隙,打开原子弹舱门,从3万英尺的高空投下“胖男孩”原子弹。45秒钟后,具有相当于2.2万吨TNT炸药威力的“胖男孩”在长崎三菱体育馆上空500米左右的地方爆炸,半个城市在瞬间被夷为平地,近7万人丧生。 斯文尼在投弹后完成155度的高难度紧急转弯,避开原子弹冲击波,并向指挥部报告已经完成任务。据报道,这是当时年仅25岁的斯文尼在战争中向敌方目标投掷的首枚炸弹。 由于燃油几乎耗尽,斯文尼在当时刚被美军占领的冲绳岛紧急迫降。飞机成功着陆后,仪表显示所剩的燃油只能支持飞机再飞行一分钟。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亲眼目击两枚原子弹爆炸 1919年12月27日,斯文尼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洛厄尔镇出生。斯文尼的父亲是爱尔兰裔美国人,信奉天主教,是一名水管工人。 斯文尼的家附近有一个空军基地,他从小每天看着军机起起落落,逐渐对飞行着了迷。1941年4月,斯文尼不惜中断学业,加入美国空军,成为一名飞行员。 事实上,在1945年8月6日,斯文尼曾驾机陪同战友伊诺拉·盖伊向广岛投下首枚原子弹。 当时斯文尼负责驾驶运载科学仪器的战机,收集爆炸威力的科研数据。据悉,在盖伊投下首枚原子弹“小男孩”的同时,斯文尼向地面投下一批配备降落伞的感应器,监测爆炸威力、温度和辐射。 作为惟一亲眼目击两枚原子弹爆炸的飞行员,斯文尼在1997年出版的回忆录《战争的终点:美国最后一次核任务见证者》中表示,长崎原子弹的爆炸威力要比广岛的大得多:“它看起来更猛烈、更火爆。当时的情景令人目瞪口呆。”“我看见一团棕色的蘑菇云从地平线升起,中间的气团形成一根直柱,不断地沸腾翻滚,呈现出彩虹般的颜色———紫色、橙色、红色,耀眼夺目,那是我终生惟一一次看见那样的光彩。” 据报道,“胖男孩”的大小是“小男孩”的两倍,其爆炸威力举世震惊。事实上,“胖男孩”是在被投掷前几天才运抵提尼安美军基地。由于这枚原子弹的形状“臃肿”像南瓜,因此被士兵们称作“胖男孩”。 为美国使用原子弹辩护 在二战结束后不久,斯文尼曾经到访过长崎。他在回忆录里写道:“每一个生命都是珍贵的。但是当我站在这片土地上时,我并不觉得懊悔或者内疚。” 在二战结束之后,斯文尼经常出现在美国电视节目中,并到各所大学发表演讲,不遗余力地为美国使用原子弹进行辩解。 此外,他还在1997年出版了回忆录《战争的终点:美国最后一次核任务见证者》,讲述使用原子弹的必要性。 但是,斯文尼也表示希望历史不要再重演,希望自己永远是投掷原子弹的最后一个人。他说:“我希望我的任务将是最后一次。”(本报综合消息) 1945年夏,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尾期。随着5月8日德国的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战事也告结束。 7月26日,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迅速无条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 1945年8月6日,美国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在日本广岛投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原子弹。当场炸死13万余人,受伤和失踪者5万余人。 8月9日,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弹,造成7万人死亡。原子弹迅速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拉开了人类核灾难的序幕。它还直接导致了战后美、苏的核军备竞赛,在核威慑力下形成长达几十年的世界格局。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破天荒在电台发表讲话,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全面无条件投降。 1985年7月20日,日本有关部门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仅在广岛一市,直接遭受原子弹侵害和原子弹辐射影响的受害者已经高达49万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