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王牌主持人丹-拉瑟:完美新闻人黯然辞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5日15:45 中国日报网站
美国王牌主持人丹-拉瑟:完美新闻人黯然辞职

1963年 拉瑟报道肯尼迪遇刺(纽约时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美国王牌主持人丹-拉瑟:完美新闻人黯然辞职

拉瑟和尼克松对峙


美国王牌主持人丹-拉瑟:完美新闻人黯然辞职

拉瑟采访克林顿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11月23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当家主播丹·拉瑟宣布,他将于明年3月9日,也是他主持人生涯24周年纪念日的那一天,告别新闻主持人的岗位。尽管拉瑟没有给出具体原因,但大多数人相信,误报美国总统布什服役记录是导致他辞职的重要因素。

  职业生涯上的污点

  拉瑟在美国新闻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同美国广播公司的彼得·詹宁斯和全国广播公司的汤姆·布罗考并称美国三大王牌主持人,“称霸”美国电视新闻20多年,他们所主持的节目牢牢掌握时政节目收视率的三甲位置。

  然而今年9月,拉瑟的职业生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当时的美国媒体深陷克里“越战门”和布什“兵役门”的漩涡中,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时事节目“60分钟”公布了一系列新文件和备忘录,让人们再度对美国总统布什越战时期的服役表现产生了怀疑。

  拉瑟在节目中信心十足地宣布,他们掌握了有关布什总统当年逃脱兵役的确凿证据。据说这些文件是布什当年在得克萨斯州空军基地服役时的飞行中队指挥官、已故的杰里·基利安少校写下并签名的。文件显示,布什不仅没能完成他的服役任务,还享受了特殊待遇。

  然而这个原本应该成为独家新闻的消息却立即招致了各方质疑,报道新闻的拉瑟这一回成了新闻人物。最终在僵持了10多天之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拉瑟分别做出公开道歉,承认在中引用的布什服兵役文件为伪造,他们事先没有进行足够的核对。

  事件发生后,哥伦比亚公司聘请了一独立机构进行调查。与此同时,一些早就对拉瑟心存不满的美国保守派人士,纷纷发表言论,要求拉瑟赶快辞职。

  最擅长与总统们过招

  刚刚度过73岁生日的拉瑟从事新闻事业半个世纪之久。刚进入新闻界,拉瑟是美联社驻得克萨斯州记者,他一开始接触新闻,便显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采访天赋,总能比他人更能挖出新闻内幕。

  1961年,拉瑟不顾生命危险报道德州飓风,并引起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关注。次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将拉瑟招致麾下。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让拉瑟获得了报道美国历史上各种重大新闻事件的机会。1963年11月22日,拉瑟第一个将肯尼迪遇刺的消息发回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比竞争对手快了17分钟。

  拉瑟就像一个永不停息的陀螺,总是精力充沛地奔波在新闻战线的最前方。似乎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拉瑟的身影——越南、波斯湾、南斯拉夫、阿富汗和伊拉克。

  很多美国观众认为,拉瑟是个“完美的新闻人”。拉瑟总是对新闻事件有着深刻的理解,根据报道需要,他可以深刻,也可以幽默。然而对于美国政治家,特别是总统们来讲,拉瑟绝对是个“麻烦的家伙”。

  自艾森豪威尔起,每一位美国总统都接受过拉瑟的采访。尼克松曾因“水门事件”遭受过拉瑟的“拷问”,里根则因为“伊朗门”见识到拉瑟的咄咄逼人。1988年,拉瑟就伊朗军售弊案现场专访当时担任副总统的老布什,对于同样来自德克萨斯州的老乡,拉瑟紧追不舍毫不“嘴”软,使这场专访最终变成两人的对骂。克林顿则在“拉链门”中见识过拉瑟的犀利。

  今年4月,拉瑟对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丑闻的详尽报道,让白宫感到非常光火。要说打心眼里喜欢拉瑟的总统,可能只有现在身陷囹圄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了。在美国两次攻打伊拉克之前,拉瑟都曾排除层层阻挠,前往巴格达独家专访萨达姆。

  继续从事调查性新闻报道

  拉瑟在接受采访时不无玩笑地说,他之所以选择现在公布退休的消息,是想抢个“头条新闻”,因为下周全国广播公司的布罗考即将退休了。拉瑟说:“下周是属于布罗考的。”

  拉瑟、布罗考和詹宁斯,在美国新闻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他们既是竞争对手,同时也是惺惺相惜的同路人。布罗考非常怀念当年同拉瑟争抢白宫新闻的岁月,他称呼拉瑟是一位“强悍但公平的对手”,跟他一起工作就好像参加锦标赛一样令人兴奋。

  现在,拉瑟要辞职了,布罗考也要退休了,只剩下詹宁斯一个人了。也许对于这个时刻,詹宁斯盼望已久,他终于可以独步天下了。然而有些业界观察家认为,三大巨头的时代已近结束,詹宁斯不足以撑起一个新时代。如果当美国广播公司的董事们发现,如今的年轻人们更喜欢美国有线新闻网和福克斯新闻网那些更加漂亮的新面孔,詹宁斯的收视率在拉瑟和布罗考离开后却没有明显的增长,他的离去也指日可待。

  不过即使离开了主播的位子,拉瑟仍将继续留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从事他所热爱的新闻工作,特别是调查性新闻的报道。也许摆脱了华丽的电视画面,拉瑟能够静下心来,实现新闻人的回归,发掘更多更好的“硬新闻”。(席雪莲)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冬语
聆听冬日温暖声音
西游情史
大话西游短信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