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欧洲最大“亚洲电影节” 冷清超出想像(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10:55 新华网 | ||||||||||
国际先驱导报巴黎特派记者高津英报道在法国北部滨海城市多维尔,三月的天气还很阴凉,海滩上更是冷冷清清见不到人影。紧邻海滨的多维尔国际中心飘荡着十来面亚洲国家的国旗,从3月9日到13日,这里举办着法国第7届多维尔亚洲电影节,这是欧洲最有名的亚洲电影节,是欧洲人集中欣赏亚洲电影的地方。 电影节开幕当天,记者急火火赶到会场,看到的场面远非想像中的热烈,而是像天气一样有点冷。观众席上,参展影片团组、业内人士占有相当比例,观众并不是很多,拥到台前拍照的也不过十几个人,其中一些还是“业余摄影师”。这当然与不是周末有一定关系,但直到周日电影节闭幕,气氛也没有热烈起来。 与越办越热闹的这个“周”那个“节”相比,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是逐渐冷清。《回声报》一名记者甚至说很为这个亚洲专题电影节的命运担心。 渐成新兵操练场 每逢放映参赛影片,该片导演都要上台与观众见面。你会发现,他们都很年轻。9部正式竞赛单元的参赛影片中,有8位导演是1964年到1972年间出生,而中国大陆导演小江、台湾导演徐辅军和韩国导演李润基,参赛的更是他们的处女作。 虽说新生代的影片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但毕竟显得稚嫩,从思想到拍摄手法都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全新的导演面孔与演员阵容给人以新兵营的感觉。看他们的影片,犹如看他们初次实弹射击,新鲜中表露出点胆怯。 参加比赛或纯粹观赏的影片数量达到40部之多,但“兵种”有限。多是传统剧情片,有的描写露天电影与一家人命运相关的故事,有的记述民族乐器演奏家的成长经历,有憧憬着宇宙星空世界的妓女,有退伍老兵的情思,但几部影片看下来,感觉平平。都是同样的舒缓叙事,刻画人物内心。表现社会生活的题材多,体现历史厚重的少。感情跌宕者有,但缺少令人荡气回肠的力度。 许多法国人是老远跑来观看电影节影片的,显然感到满意的不多,这从影片放映完毕时观众的掌声中就能听出来。日本导演清水崇的影片《Marbito》在梦魇与现实间摇来摆去,画面离奇恐惧,放映结束后,电影厅中竟然没有听到观众鼓掌,这在法国是非常少见的。 比较起来,参赛的三部中国电影表现还不错,台湾导演徐辅军的《梦游夏威夷》获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影片奖——“金荷花”奖,大陆导演贾樟柯的《世界》获得最佳剧本奖,小江的《梦影童年》获得“最受公众欢迎奖”。 “成就奖”星光也暗淡 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利昂内尔·舒沙纳说:“当今经济专家、工业界人士和政治家们都把目光转向‘承载着未来希望’的亚洲国家,有意思的是,这些国家活力的‘先兆’和‘见证’往往是电影。先是昨天的日本和韩国,再是现今的中国或泰国。” 不过,与亚洲一些国家成为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耀眼明星相比,出现在多维尔电影节上的人物就逊色多了。 被第7届法国多维尔电影节致以敬意的是印度尼西亚女演员和制片人克里斯蒂娜·哈基姆。这位48岁的女星虽然做过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但国际影响还是有限。人们以礼貌的掌声而不是以对待明星的热情迎接她,她的台上致辞涉及电影的不多,而是不断感谢法国给与印尼等亚洲海啸灾难国家的援助。 同时被推出的还有日本导演三池崇史,他以神秘、惊悚和恐怖的风格见长,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拍摄了25部影片。同时被推出的还有日本导演三池崇史,他以神秘、惊悚和恐怖的风格见长,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拍摄了25部影片。听到主持人这样的介绍,坐在我身边的一位观众只感叹了一句:“生产机器!” 兴奋的是孩子 虽然多维尔亚洲电影节不尽如人意,但组委会也花费了不少心思。他们尽可能选取更多亚洲国家的电影,希望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多维尔市市长菲利普·奥吉耶认为,凭借着电影的魅力,得益于亚洲电影节这一媒介,多维尔接待着人口最多的中国的代表,发现着那片土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亚洲的电影人士也利用这个机会相互认识和交流。在电影厅、旅馆大堂,你可以听到圈内人用操各种语言谈电影,评论剧本和拍摄技巧。记者初遇参赛的中国导演时,小江一行和徐辅军等人坐在一起,准备大家聚齐后一同赴电影厅。电影节也招来了对亚洲电影感兴趣的片商,这对于欧洲人来说,到这里看片买片显然比到亚洲国家去跑划算得多。 多维尔给了电影人相互切磋,以及了解欧洲观众对亚洲影片反应的机会,真不希望这一亚洲电影在欧洲最大的“窗口”越开越小。更何况电影节还在努力培养小观众(这在其他电影节是不可想像的),开幕第二天一早便为当地儿童办了动画片专场,放映一部日本动画片。学校组织学生们乘坐大客车前来观看,散场后他们兴奋地议论,几步一回头地留恋着电影厅。或许在这些伴随着亚洲电影节成长起来的孩子中间,能够产生出热爱亚洲电影的未来观众。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 ||||||||||